內容簡介
       有人說:《周易》真難懂,買一本看不懂,再買一本還是看不懂……,《北京開放大學經典讀本係列叢書:入門》是作者徐坤多年教學的體會,對《周易》作瞭深入淺齣的講解。
    《周易》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西方人的傢中如果藏有一本中國書籍,那本書是《周易》!《周易》是“五四”以後被誤讀最多的一本書,《北京開放大學經典讀本係列叢書:入門》從探索復雜性世界觀的高度定義《周易》,糾正瞭誤讀與偏見。     
作者簡介
       徐坤,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長期從事周易教學,曾在北京大學國學院、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院、中歐商學院、南開大學講授易經。現任北京師範大學輔仁國學院易經博士班導師。
    擔任北京周易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參加北京周易研究會的創建並主持北京周易研究會日常工作:每周舉辦“周易大講堂”、每年齣版“周易大講堂係列教材”。
    創辦中國本土心理學研究中心,開設“愛心傳遞熱綫——老年人心理危機救助中心”公益項目,將周易文化有生命力的內容發揚光大,服務於人民群眾。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周易是一種世界觀
一、兩幅世界圖景
二、東方智慧的特點
異質類比與“天人閤一”的體係
從現象認識現象
三、東方現象學認識方法——周易主要的幾種探索復雜性認識論方法簡介
遁甲學以“局”為結構的認識論
梅花易術是東方現象學體係
五運六氣——“天人閤一”的認識框架
八卦認識框架
第二章 《易經》的內容
一、《周易》二字的含義
二、《周易》的內容
卦
卦的結構
卦序
卦的起源
卦名
讀卦的方法
三、《周易》從巫術到哲學的演變
占算形式的規範化、簡約化使“易”由占筮術演進為哲學成為現實可能性
西周春鞦時期史官特殊的政治地位和文化職能是“易”由巫術嚮哲學轉化的關鍵環節
春鞦戰國時期儒傢諸子引“易”入論使“易”由巫術嚮哲學轉化的可能性變為現實
第三章 《易傳》的內容和精神
一、《易傳》二字的含義
二、《易傳》的內容
《彖傳》
《象傳》
《文言傳》
《係辭傳》
《說卦》
《序卦》
《雜卦》
三、《易大傳》的人文精神
兼含“三纔”而歸於人學的易道
“崇德廣業”的人生境界
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創業精神
君子以厚德載物的包容精神
憂患意識
中道而行
和閤之道
剛以進取,慎以守身的生活態度
四、《易學》解釋學的發展軌跡
五、附錄《易傳》古文
第四章 易學史
一、漢代易學
京房《易傳》
二、晉唐易學
晉唐義理學派
王弼解經體例
三、宋易中的象數派和義理派
程頤解理體例隨時取義說
硃熹對《周易》經傳的理解
四、易圖學派
韆古不傳之秘宋代易圖學
來知德圓圖反問世的意義
附錄      
精彩書摘
       占算形式的規範化、簡約化使“易”由占筮術演進為哲學成為現實可能性
    殷商時期隻有龜蔔,沒有成熟的蓍筮。《係辭》說:“易之興也,其當於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這一說法反映瞭筮法在商末西周纔逐漸成熟的曆史事實。
    筮法主要是在蔔法的基礎上形成,是蔔官們為瞭簡化龜蔔煩瑣的占算程序,降低龜蔔兆紋的辨析難度的解釋的隨意性而創造的。由商末到西周時《易經》的産生,經曆瞭一個由龜兆到單卦(八卦)、由單卦到重卦(六十四卦)的過程。《易經》的齣現標誌著一種簡約化、規範化的新的占算係統的完成。
    筮法這種新的占算技術基本剋服瞭龜蔔的種種弱點,這體現在其以規範化、標準化的卦畫符號係統取代瞭錯綜難辨的龜兆;以數一象一事相統一的嚴整體係剋服瞭因反常龜兆而産生的解釋的歧義現象;它以占算工具易得(用蓍草)、經營程序簡便而彌補瞭龜蔔占算工具匱乏(用龜甲)、經營煩瑣的缺陷;其易於掌握,便於廣泛流傳,從而剋服瞭龜蔔不易學習、難以普及的弱點。後世的治“易”著作將筮法的這種規範化、簡約化的特點概括為“簡易”,使人“易知”、“易從”,並認為“簡易”是《周易》的主要特點和根本法則。
    從蔔法到筮法的演進不能僅視為巫術迷信的精緻化過程,蔔法的諸多弱點體現瞭一種煩瑣無序的原始思維狀態,而商周先民智力素質上的進步為揚棄這種占算方式提供瞭主觀前提。因此,由蔔法發展到筮法,實際上是從巫術這潭汙水中倒映齣商周先民由經驗上的混亂、無序嚮係統、有序的理性思維進化的過程,是商周先民開始從原始思維狀態提升齣來的重要標識。
    蔔官們所創造的巫法完備瞭占算技術,然而它又派生瞭一個極為重要的副産品,那就是筮法的規範化、簡約化使之産生齣多方麵的遠遠超齣於巫術的哲理因素,正是這些因素使《易經》嚮世俗哲學轉化的抽象可能性轉變為現實可能性。這是蔔官們始料未及的。
    第一,規範化、標準化的卦畫符號為闡發哲學思想提供瞭適宜的形式。卦象體係的基本符號是陰爻“——”和陽爻“—”,它們是占蔔內容的符號化處理。陰爻、陽爻象徵著存在於天地萬物之中的兩種既相反又相成的屬性和勢力,而由陰爻、陽爻構成的各卦卦象則代錶著這兩種勢力相互作用而産生的事物的不同結果。雖然《易經》尚未明確提齣陰、陽範疇,但是實際上,它已經把陰、陽看作宇宙萬物所普遍具有的基本屬性,將一切變化的原因歸結為陰、陽這兩種勢力在相互作用過程中力量的消長。在“與天地準”、“彌論天地之道”的易理中,最根本的就是陰、陽相互作用和彼此轉化的通理。這個道理在乾卦、坤卦、泰卦、否卦、剝卦、復卦等卦的文辭中都有充分的體現。這種思想實際上是在巫術的外衣下,對宇宙變動原因的哲學思考。《易經》文辭所包含的這種原始的對立統一思想並非完全取決於卦畫形式的規範化,但這種規範的形式無疑對其哲理因素的豐富提供瞭良好的條件,給予其重要的影響。
    ……    
				
 
				
				
					《周易》:東方智慧的基石與人生哲思的指南  《周易》,一部流傳數韆年的東方哲學經典,它不僅僅是一部關於占蔔的古籍,更是一部蘊含著深邃人生智慧、宇宙運行規律的百科全書。韆百年來,無數仁人誌士、文人墨客從中汲取靈感,體悟道法自然,探尋天人之際的奧秘。《周易》以其獨特的象數、義理和卦爻辭,構建瞭一個博大精深的思維體係,影響著中國乃至東亞的文化、思想、藝術、科學以及政治等各個領域。  一、《周易》的形成與核心構成  《周易》的形成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其主體內容可追溯至西周時期,曆經春鞦戰國,最終在漢代形成我們今日所見的《周易》文本,即《易經》與《易傳》。     《易經》: 這是《周易》的核心部分,由六十四卦及其卦辭、爻辭組成。《易經》以八卦為基礎,每卦由六個爻組成。這六十四卦,如同六十四個基本原型,描繪瞭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各種可能齣現的情境和變化。《易經》的卦辭是對整個卦象含義的簡要說明,而爻辭則是對每一爻(即卦中的每一層變化)的具體解讀。這些卦辭和爻辭,語言精練,意蘊豐富,往往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和生活啓示。         八卦與六十四卦: 八卦,即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它們分彆象徵著天、地、雷、風、水、火、山、澤這八種自然現象,並以此為基礎,通過不同的組閤,衍生齣六十四卦。這六十四卦,並非雜亂無章,而是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排列,例如,《周易》開篇的乾卦代錶著創造與剛健,坤卦代錶著承載與柔順,這兩卦被認為是萬物生成的基礎。後續的卦象則展示瞭天地之間的互動、自然界的生滅更替、人類社會的種種活動和變化,從萌芽到發展,從興盛到衰落,構成瞭一個完整的循環。        象數與義理: 《周易》的解讀體係主要圍繞“象”和“數”展開。所謂的“象”,是指卦象所象徵的形象,例如,乾卦的上卦和下卦都是陽爻,形似天,故象徵天。所謂的“數”,則是指卦象中陰陽爻的數量變化,以及與之相關的各種數字概念,例如,一分為二、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等。通過對卦象及其組閤的觀察,可以推演齣事物的某種狀態和發展趨勢。“義理”,則是指卦辭和爻辭中所蘊含的道理和哲學思想。     《易傳》: 又稱“十翼”,是漢代儒傢學者對《易經》的解釋和闡發,包括《彀》、《象》、《說卦》、《文言》、《係辭》上下、《旨》上下、《序卦》、《雜卦》等十篇。這些《易傳》極大地豐富瞭《周易》的思想內涵,將其從一部占蔔之書升華為一部具有係統性哲學思想的經典。《易傳》深入淺齣地闡述瞭《易經》的宇宙觀、人生觀、認識論和方法論,將“易”的學說與儒傢思想融為一體,使其成為儒傢“五經”之一,對中國古代思想産生瞭深遠影響。         《係辭》: 《係辭》被認為是《易傳》中的核心,它係統地闡述瞭《周易》的哲學思想,將“易”與天地萬物的生成變化聯係起來,提齣瞭“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的著名論斷,確立瞭《周易》在中國哲學史上的地位。《係辭》還闡述瞭“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的儒傢核心命題,將《周易》的哲學思想與儒傢倫理道德相結閤。        《象傳》與《說卦傳》: 《象傳》是對每一卦的整體意象及其發展趨勢的解讀,而《說卦傳》則主要解釋八卦的象徵意義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象傳》通過形象的比喻,幫助讀者理解卦象所蘊含的深層含義,例如,乾卦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生動地描繪瞭天的運行規律,並引申齣人應有的品德。        《文言傳》、《旨傳》等: 這些篇章則對乾坤兩卦及其部分卦進行瞭更深入的哲學闡釋,探討瞭君子之道、小人之道,以及道德修養的途徑。  二、《周易》的核心思想與價值  《周易》的思想博大精深,其核心價值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變化觀(易): “易”字本身就代錶著變化、變易。《周易》的核心思想在於認識和把握事物的變化規律。它認為宇宙萬物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之中,沒有永恒不變的事物。而這種變化並非雜亂無章,而是遵循著一定的規律,即“吉凶悔吝,生乎動者也”。理解並順應這些變化,是實現事物發展和避免災禍的關鍵。    陰陽互根、相濟的辯證思想: 《周易》將世界萬物都視為陰陽兩個基本要素的相互作用和轉化。陽代錶剛健、主動、積極,陰代錶柔順、被動、消極。陰陽並非對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相互製約的關係。例如,白天(陽)與黑夜(陰)、男性(陽)與女性(陰)、積極(陽)與消極(陰),它們在不斷地互動中共同構成世界。這種陰陽學說,是中國古代辯證法思想的源頭。    天人閤一的哲學觀: 《周易》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它認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的變化規律也體現在人類社會之中。通過體悟天地之道,人可以提升自身的品德,達到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境界。這種思想深刻影響瞭中國傳統文化中對人與自然關係的認知。    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處世智慧: 《周易》的卦辭和爻辭中,充滿瞭對未來可能齣現的各種情境的預警和指導。它教導人們在順境時要看到潛在的危機,在逆境時要看到轉機的可能。這種“居安思危”、“防微杜漸”的思想,是指導人們趨吉避凶、穩健前行的重要方法。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 乾卦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和坤卦的“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是《周易》中最膾炙人口的詩句,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體現。前者鼓勵人們要像天體運行一樣剛健有力,不斷進取;後者則倡導人們要像大地一樣寬厚仁愛,包容萬物。這兩種精神的結閤,構成瞭中華民族積極嚮上、寬厚待人的基本品格。    人生哲學的啓示: 《周易》並非僅僅是關於宏觀宇宙的學說,它也為個人的人生提供瞭深刻的指導。通過對卦象的解讀,人們可以瞭解自己在不同時期的處境、可能麵臨的挑戰以及應對之道。例如,當遇到睏境時,《周易》會提示我們如何“睏而學之”,如何在逆境中尋找齣路;當取得成就時,《周易》會警示我們“滿招損,謙受益”,要保持謙虛謹慎。  三、《周易》的價值與當代意義  《周易》的價值絕不僅僅局限於古代,它對當代社會依然具有重要的啓示意義:     認識復雜世界的思維工具: 在信息爆炸、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周易》所揭示的“變”是永恒的主題,以及事物相互聯係、相互轉化的辯證思想,能夠幫助我們更深刻地理解和應對復雜多變的局麵,避免片麵化和絕對化的思維。    提升人生智慧與修養: 《周易》中關於道德修養、處世之道、應對挑戰的智慧,對於現代人構建積極健康的人生觀、價值觀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它提醒我們保持謙遜、勇於擔當、順應變化、尋求平衡。    文化傳承與身份認同: 作為中華文明的瑰寶,《周易》承載著深厚的民族文化基因。學習和理解《周易》,有助於我們更好地認識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和民族認同感。    跨學科研究的啓示: 《周易》的象數思維、係統觀等,在現代科學研究中也展現齣一定的啓發性,例如在復雜係統科學、信息論、人工智能等領域,都能找到《周易》思想的影子。  四、如何學習《周易》  學習《周易》需要耐心和方法。     從基礎入手: 瞭解八卦的含義、乾坤兩卦的基本象徵意義,以及六十四卦的基本結構。    結閤《易傳》解讀: 《易傳》是理解《易經》卦辭爻辭的關鍵。重點學習《係辭》等篇章,把握其哲學思想。    循序漸進,反復體悟: 《周易》的內涵深邃,需要反復閱讀、思考和實踐,纔能逐漸領悟其中的精髓。可以從自己關心的卦象入手,結閤具體情境進行理解。    結閤傳統文化背景: 瞭解《周易》産生的曆史背景和所處的文化環境,有助於更準確地把握其思想。  《周易》是一部永恒的經典,它所蘊含的智慧,如同浩瀚的星空,等待著我們去探索和發現。它不僅是一門古老的學問,更是一種認識世界、認識人生、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徑。通過對《周易》的學習,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自身,更好地與世界相處,從而活齣更加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