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人生活忙碌,常常不是误餐就是三餐总是在外,不仅营养不均衡而且又伤荷包,但忙碌了一天,下班回家如果还要大费周章的煮一桌菜,相信很多上班族都心有余而力不足。本书会告诉读者如何才能在下班后能够短时间吃到热腾腾的餐点!
  
《吃好每天三顿饭》介绍了怎样轻松做简易三餐,让您能够早餐吃得均衡营养、午餐吃得便利、晚餐自己简易搭配家常菜,既能够实时享用,又能够顺便带便当,隔夜依然好吃!每道菜都标明了详细的做法,有些还列出了步骤图,一目了然,即使是新手也能很快上手,为家人作出可口的美味佳肴。
9营养三餐简单做,给你元气满满的每一天
10 加快三餐烹饪便利性的食材处理
14 掌握诀窍,烹饪方便又快速
PART 1活力早餐
16  淘米熬粥有一套
17  三色圆白菜
17  四季豆炒肉丝
17  炒酸菜
18  捏制中式饭团超简单
19  辣菜脯
19  雪里蕻
19  葱花蛋
20  台式咸粥
20  皮蛋瘦肉粥
21  黄金鸡肉粥
21  糙米吻仔鱼粥
22  五谷瘦肉粥
22  绿豆薏仁粥
23  菜脯葱花蛋饭团
23  肉松卤蛋饭团
24  金枪鱼酸菜饭团
24  什锦饭团
25  鸡丝润饼卷
26  蔬菜润饼卷
27  蔬菜米蛋饼
27  蔬菜蛋饼
28  辣金枪鱼刈包
28  葱花煎饼
29  火腿蛋饼
29  中式蛋饼
29  养生番薯卷
30  玉米煎饼
30  蛋饼卷
31  芝麻烧饼奶酪蛋
32  焦糖奶茶
33  柠檬炸虾三明治
33  香料炒薯块
34  香菇嫩鸡卷
34  法国吐司
35  草莓可尔必思
36  薰衣草方块茶
37  意大利乡村烘蛋
37  熏三文鱼汉堡
38  鲜蔬鸡肉堡
38  蔬菜棒
38  培根炒南瓜
39  英式三部曲
40  百汇水果冰茶
41  法式熏鸡镶蔓越莓
41  生菜沙拉
41  太阳蛋
42  美式水果煎饼
42  薯泥
43  美式炒蛋
43  猕猴桃香蕉奶昔
44  总汇三明治
45  水煮鸡肉三明治
46  蔬菜烘蛋三明治
47  法式三明治
47  南瓜吐司比萨
48  冰冻三明治
48  烤火腿三明治
49  苹果焦糖法式面包
50  可乐饼三明治
51  香蕉花生酱吐司
51  全麦水果卷
51  生机三明治
52  蒙布朗三明治
52  虾仁烘蛋贝果
53  纽奥良烤鸡堡
54  坚果鱼堡
54  熏鸡潜艇堡
PART 2营养午餐
56  黄金蛋炒饭
56  香肠蛋炒饭
57  什锦菇炒饭
57  三文鱼炒饭
58  牛丼饭
58  辣炒肉末盖饭
59  牛肉咖喱饭
59  亲子丼
60  糙米薏仁饭
61  上海菜饭
61  竹笋鸡肉饭
62  鲍菇炊饭
62  和风芋香炊饭
63  鲷鱼咸蛋菜饭
63  台式经典炒面
64  牛肉炒面
64  家常炒面
65  什锦炒面
65  日式炒乌冬面
66  台式凉面
66  什锦菇彩椒面
67  西红柿肉酱意大利面
68  海鲜炒乌冬面
68  鸡肉炒面
69  猪肉什锦面
69  蒜香干拌面
70  中式传统凉面
71  四川担担面
71  黑胡椒炒面
72  酱汁猪排
72  水果咖喱炖肉
73  芋头炖肉块
73  辣酒洋葱炖肉条
74  黑胡椒牛柳拌酱
75  胡萝卜洋葱牛肉片
75  牛蒡烩鸡腿
76  照烧鸡块
76  味淋炖嫩鸡
77  黄花菜木耳炖鸡
77  三鲜拌酱
78  浓茄汁鱿鱼煲
78  五色蔬菜鱼块
79  什锦菇拌酱
79  什锦蔬菜烩肉片
80  青柚香茶
81  香煎三文鱼排
81  奶油五谷饭
81  甜豆炒椒条
82  波本香料烤猪排
82  南瓜蔬菜炖饭
83  德国香肠
83  香苹茶
84  日式抹茶
85  香煎鸡腿排
85  迷迭香烤甜椒
85  炸薯条
86  金枪鱼虾卵饭团
86  和风沙拉
86  玉子烧
87  柚香红茶
88  意式脆薯
88  漂浮红茶
89  西红柿奶酪奥姆蛋
89  意式炒什锦菇
90  熏三文鱼班迪克蛋
90  烤杏鲍菇
91  水果沙拉
91  冰可可
92  柳橙山药沙拉
92  苹果鲜虾沙拉
92  凯撒沙拉
PART 3丰盛晚餐
94  凉拌白菜心
94  XO酱拌黄瓜
95  酸辣绿豆粉块
95  凉拌茄子
96  葱油萝卜丝
96  凉拌黄瓜鸡丝
97  和风芦笋
97  海苔菠萝虾球
98  腐乳拌蕨菜
98  凉拌鸭掌
99  辣味鸡胗
100  香椿豆干丝
100  五味章鱼
101  五味鱿鱼
101  香油黄瓜
102  梅酱芦笋虾
102  泡菜拌牛肉
103  绿豆芽拌肉丝
103  熏鸡丝拌黄瓜
104  西芹拌烧鸭
104  金针菇拌肚丝
105  麻辣耳丝
107  笋丝卤爌肉
107  酱卤娃娃菜
107  香卤竹笋
108  滑蛋虾仁
108  姜丝炒海龙
109  干煸四季豆
109  培根炒圆白菜
110  醋熘圆白菜
110  蒜炒双花
111  辣炒箭笋
111  咸蛋苦瓜
113  咸冬瓜蒸鲜鱼
113  酱冬瓜炖鸡汤
113  咸菠萝烧排骨
114  咸蛋杏鲍菇
114  葱爆香菇
115  姜烧鲜菇
115  雪里蕻炒豆干丁
117  树子蒸鲜鱼
117  白菜卤
117  蟹肉蒸丝瓜
118  酸菜炒面肠
118  酱香豆腐
119  嫩煎黑胡椒豆腐
119  韭菜油豆腐
120  杏鲍菇烘蛋
120  蔬菜蛋卷
121  海鲜蒸蛋
123  糖醋排骨
123  芹菜炒肥肠
123  麻辣鸭血
124  南部卤肉
124  贵妃牛腩
125  瓜仔肉臊
125  鱼香肉臊
126  香葱肉臊
126  豆轮卤肉
127  蒜泥白肉
128  土豆炖鸡肉
129  家常卤肉
129  香菇卤鸡肉
131  肉酱淋青蔬
131  三杯杏鲍菇
131  照烧鸡腿
132  腐乳烧肉
132  豆豉茄子
133  香油青江炒鸡片
133  豆苗虾仁
134  茭白炒蟹味菇
134  玉米笋炒百菇
135  葱爆肉片
136  红烧丸子
137  椒盐鸡腿
137  鱼香茄子
139  泰式绿豆芽烩肉片
139  三丝肉片汤
139  肉片寿喜烧
140  肉片四季豆卷
140  肉酱烧豆腐
141  椒麻猪排
142  烩三鲜
142  咖喱鸡丁
143  蚝汁淋芥蓝
143  照烧肉排
144  老皮嫩肉
144  泰式打抛肉
145  五更肠旺
146  腐皮蒸树子
146  酸白菜炒回锅肉
147  客家菜脯蛋
147  椒麻鸡
148  银鱼豆干
148  红油鱼片
149  宫保虾球
149  豆豉鲜蚵
151  麻婆豆腐
151  肉末时蔬
151  香菇瓜仔肉
152  糖醋里脊
153  蚂蚁上树
153  雪里蕻炒肉末
155  肉酱炒圆白菜
155  苍蝇头
155  宫保鸡丁
156  芹菜炒鸭肠
156  土豆丝炒肉末
157  糙米浆
157  薏仁浆
158  蜂蜜柠檬芦荟饮
158  柚柠香橘汁
158  鲜果冰茶
159  杏仁坚果豆奶
159  晶莹蔬果汁
159  乌龙奶茶
160  养生枸菊茶
160  红茶拿铁
160  热奶茶
附录:健康养生饮料
  PART 1活力早餐
  早餐吃得好,才能补足一整天的元气,让你精力充沛,可同样的东西吃久了又会腻。本书收录了众多的早餐菜品,不论你是想吃中式早餐或是异国早餐,或是在悠闲的假日来一份早午餐,都能让你天天吃到新鲜营养又多变的早餐!
  淘米熬粥有一套
  虽然粥的种类有百种,但基本功还是必须从淘米做起,且熬粥底不外乎使用三种方式,分别是以生米、熟饭及冷饭慢慢熬成粥,不论是采用哪种方式都可以煮出美味的粥品,只是口感上略有不同。但可别小看这三种熬粥方式的重要性喔,因为不论生米、熟饭或冷饭,熬成粥的过程中都会胀大,因此分量和水量的拿捏可要特别小心,下面先让你了解三种不同的煮法和煮粥零失败的小秘诀。
  淘米做法
  1将水和米粒放入容器内。
  2先以画圈的方式快速淘洗,再用手轻轻略微揉搓米粒。
  3洗米水会渐渐呈现出白色混浊状。
  4慢慢倒出白色混浊的洗米水,以上步骤重复3次。
  5最后,将米粒和适量的水一同静置浸泡约15分钟即可。
  生米慢熬成粥
  材料
  生米1杯,水8杯
  做法
  将生米洗净后,把生米和水放入汤锅内,以中火煮滚后再转小火煮45分钟。
  精准破解煮粥的三大关键任务
  时间的掌控。熬煮的时间也会依照生米、熟饭、冷饭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所以在熬煮粥的时候,必须考虑自己的时间状况来选用不同的饭粒熬煮。
  水量多少要掌控。 不论是利用生米、熟饭或冷饭来熬粥,当你放入水熬煮时,水的比例要掌握好,过少的水量可能会导致粘锅现象,因此在熬煮过程中要随时留意锅内的水量是否足够。
  火候的掌控。先用中火将水煮开后,再转小火慢慢熬煮,千万别心急一路全采用大火或中火来熬制,否则锅里的饭粒溢满出来,可就让人大伤脑筋了。
  搭配小菜
  四季豆炒肉丝
  材料
  四季豆80克,猪肉丝30克,蒜3瓣,红辣椒丝、食用油各适量
  调料
  盐1小匙,鸡精1小匙,米酒1大匙
  腌料
  盐少许,淀粉1小匙
  做法
  1猪肉丝加入所有腌料拌匀,腌约5分钟备用。
  2四季豆洗净,撕去头尾和老筋,切段;蒜切末,备用。
  3热油锅,小火爆香蒜末,加入四季豆,中火炒至变色,加入猪肉丝和所有调料炒至熟透,再加入红辣椒丝拌炒一下即可。
  炒酸菜
  材料
  酸菜200克,红辣椒1个,姜15克,白糖1大匙,食用油适量
  做法
  1酸菜切细条状,略冲水后入锅汆烫,再捞起沥干;姜、辣椒
  切细条状,备用。
  2 锅烧热,酸菜放入炒除水分后盛起,原锅倒入适量油,将姜丝放
  入炒香,再将白糖、酸菜、辣椒丝炒匀入味即可。
  三色圆白菜
  材料
  圆白菜100克,胡萝卜、黄甜椒、黑木耳各5克,食用油适量
  调料
  盐1小匙,水3大匙
  做法
  1剥下圆白菜叶片洗净切条,胡萝卜切丝,黄甜椒切丝,黑木耳切丝,备用。
  2 热锅倒入适量油烧热,放入胡萝卜丝、黄甜椒丝、黑木耳丝中火炒香,再加入圆白菜条及所有调料翻炒至熟即可。
  捏制中式饭团超简单
  想要有一个紧实瓷实的好吃饭团,包卷技巧可不能轻易就忽视了喔!米饭该怎么平铺?饭团该怎么包卷?力气该怎么施压?这些不起眼的小动作,却攸关着一个完美饭团的成品效果,稍一不小心,你的饭团可是会露馅,而米饭可是会遭到分解的惨况命运喔!
  1用饭匙挖取适量的米饭放在棉布袋上。
  2 使用饭匙将米饭轻轻地压整均匀成一薄层。
  3 将炒过的萝卜干、酸菜依序放在铺好的米饭上,并将馅料平摊均匀。
  4 接着再放入肉松,最后再将油条排入。
  5 将包好的半成品朝左右两侧向内挤压并包卷在一起。
  6 再将半成品转换方向后,朝左右两侧向内挤压包卷,让馅料可以完全包进米饭中。
  7 再连同米饭和棉布袋一起向内包卷,并略施力气将米饭压卷紧实。
  8 取出压制紧实的米饭放进塑料袋中,再用手稍加捏制成椭圆形即可。
  营养三餐简单做,给你元气满满的每一天
  现代人生活忙碌,常常不是误餐就是三餐总是在外解决,不仅营养不均衡而且又伤荷包,但忙碌了一天,下班回家如果还要大费周折地煮一桌菜,相信很多上班族都心有余而力不足。究竟要如何做才能在下班后能够短时间就吃到热腾腾的餐点?本书要教您轻松做简易三餐,让您能够早餐吃得均衡营养、午餐吃得便利、晚餐自己简易搭配家常菜,既能够实时享用,又能够顺便带便当。只要利用假日事先准备好食材,平日再花一些时间就可以做好三餐,不必担心做早餐或便当需要很多时间。既省钱又不影响美味,也不用担心长期外食,菜肴中的高油高盐带来的健康隐患。
我最近翻阅的《吃好每天三顿饭》,给我的感觉非常像是在聆听一位资深的生活家分享她的经验。她的文字没有那种刻意追求华丽辞藻的痕迹,反而有一种质朴而真诚的力量,直击人心。我之所以会被这本书吸引,是因为它提到了“三顿饭”,这三个字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太熟悉了,但我们往往却忽略了它们背后的深意。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却又至关重要的细节。我个人觉得,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心灵食谱”,它不仅仅教你吃什么,更教你“如何”去吃,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吃。 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食物的来源”的讨论。作者并没有一味地鼓吹有机或者昂贵的食材,而是强调了“认识你的食物”的重要性。她鼓励读者去了解自己所吃的食物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去关注那些辛勤耕耘的农民,去体会食物从土地到餐桌的整个过程。这种对食物来源的关注,让我联想到很多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也让我开始更加珍惜每一份来之不易的食物。我试着去了解一些我常吃的食材的产地,甚至去家附近的农贸市场,和摊主聊聊天,这种过程让我对食物有了更深的感知。 书中有不少关于“调整饮食结构”的建议,但它并不是那种一刀切的“你应该吃”或者“你不应该吃”的论断。作者更多的是引导读者去倾听自己身体的声音,去感受不同食物对身体的影响。比如,她会提到,有些人可能对某些食物比较敏感,即使这些食物看起来很健康,但吃了之后身体会感到不适。这时候,就不应该强迫自己去吃。这种“个体化”的建议,让我觉得非常实用和人性化。我以前总觉得养生就是要遵循一套固定的模式,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每个人的身体都是独一无二的,需要用更个性化的方式去对待。 我还注意到,书中对于“食物的浪费”有很深刻的批判。作者认为,随意丢弃食物,是对大自然的馈赠的一种亵渎,也是对生命的不尊重。她提倡大家要学会合理规划,珍惜食物,将每一份食物都物尽其用。这一点让我反思了很多,我确实在生活中会时不时地丢弃一些没吃完的食物,现在想来,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这本书就像是给我敲响了警钟,让我开始有意识地去减少食物的浪费,比如,我会更 careful 地去购买食材,也会尝试去利用剩菜剩饭,制作新的美味。 总的来说,《吃好每天三顿饭》是一本充满了智慧和温度的书。它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为我们揭示了食物与生活之间深刻的联系。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饮食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热爱生活,如何关爱自己的书。我从这本书中获得的,不仅仅是关于如何吃得更健康,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用一种更积极、更感恩的心态去面对每一顿饭,以及对待生命中的点点滴滴。这本书就像一位老朋友,每次翻阅,都能从中获得新的感悟和力量。
评分我的书架上最近添了一本名叫《吃好每天三顿饭》的书,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与其说是一本关于饮食的指南,不如说是一部关于“生活哲学”的随笔。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充满了对生活细微之处的观察和感悟。我之所以会被它吸引,是因为书名本身就带着一种朴实无华的力量,仿佛在提醒我们,最基本的事情,往往也最容易被我们忽略。这本书没有那些激进的健康理念,也没有要求我们做出颠覆性的改变,而是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我们去重新认识“吃”这件事。 书中对于“食物的生命力”的解读,令我印象深刻。作者不仅仅将食物看作是提供能量的物质,更是将其视为具有生命力的存在。她会谈到,食材的生长环境、采摘方式,甚至是如何被烹饪,都蕴含着能量的传递。她鼓励读者去选择那些充满“生命力”的食物,去感受它们带来的活力。这一点,让我联想到很多关于“能量疗法”的说法,虽然听起来有些玄乎,但在作者的笔下,却显得非常自然和接地气。我开始尝试去选择那些看起来更有“生机”的食材,比如颜色鲜艳的蔬菜,或者新鲜捕捞的鱼类,感觉身体确实有了一些积极的反馈。 而且,这本书在关于“消化与吸收”的原理上,也做了一些非常浅显易懂的解释。它并没有使用复杂的生理学术语,而是用一些生活化的比喻,来帮助读者理解食物在身体里的转化过程。比如,作者会把胃比作一个“搅拌机”,把肠道比作一个“输送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消化吸收的每一个环节。这让我对自己的身体运作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也更能理解为什么有时候吃得不合适,身体会出现不适。这种“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让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健康知识。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倾听身体信号”的部分。作者反复强调,我们应该学会去感受身体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地遵循外界的“标准”。有时候,我们身体可能需要补充一些水分,而不是食物;有时候,我们可能只是感到疲惫,需要休息,而不是通过进食来“慰藉”。这种回归内在的指引,让我开始更加关注自己身体发出的细微信号。我尝试着在感到饥饿时,先问问自己,是真的饿了,还是只是习惯性地想吃东西。这种自我觉察的过程,让我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更深的了解和尊重。 总而言之,《吃好每天三顿饭》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它不仅仅是关于如何吃得更健康,更是关于如何通过“吃”,去连接自己的身体,去理解生活,去提升生命的品质。作者用她独特的视角和温和的笔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更美好生活的大门。我从中获得的,不仅仅是关于饮食的知识,更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态度,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这本书就像一位智者,用最简单的话语,讲述着最深刻的道理。
评分这本《吃好每天三顿饭》给我的感觉,与其说是一本食谱或者养生指南,不如说更像是一本关于“生活态度”的教科书。作者并没有直接告诉你“早上要吃什么,中午要吃什么”,而是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去引导你去思考“为什么”要好好吃饭,以及“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我特别欣赏的是,书中没有使用任何强制性的命令语气,而是用一种非常温和、循序渐进的方式,一点点地渗透进读者的认知里。比如,它会用一些小故事,或者引用一些古老的智慧,来佐证自己的一些观点。我读的时候,常常会停下来,反思自己过去的一些饮食习惯,并且开始尝试做出一些微小的改变。 书中关于“仪式感”的部分,对我触动很深。我们常常会把吃饭这件事,做得非常随意,甚至是在匆忙中完成。但作者提出,为每顿饭注入一些仪式感,可以极大地提升用餐的体验,从而也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有多么丰盛的菜肴,或者多么复杂的烹饪过程。它可以是,在吃饭前,先洗干净手,然后端坐在餐桌前,静静地享受食物的香气;也可以是,在用餐时,点上一盏柔和的灯光,或者播放一段舒缓的音乐。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能让原本单调的进食过程,变得充满情趣和意义。我开始尝试在晚餐时,给自己营造一点点仪式感,虽然只是点了一支香薰蜡烛,但感觉整个人的状态都变得不一样了。 另外,这本书对于“食物的能量”的探讨,也让我耳目一新。它不仅仅是关注食物的营养成分,更是强调食物所蕴含的生命力和它对我们身体产生的“能量”。作者会提到,选择新鲜、天然的食材,能够带给我们更积极的能量,而那些经过过度加工、充满添加剂的食物,则可能让我们变得迟钝和疲惫。这种从“能量”的角度来理解食物,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视角。我以前只关注卡路里和蛋白质,现在则开始更多地去思考,我吃进去的这些食物,是否能为我带来积极的活力,是否能滋养我的身体和心灵。这种转变,让我对食物的选择有了更深的考量。 这本书还提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饮食中的体现。它强调,顺应自然的规律,选择当季的食材,就是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比如说,春天的时候,大地回春,万物复苏,这时候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能够帮助身体排出冬天的囤积物,迎接新的生机。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身体容易出汗,这时候可以多吃一些清淡、消暑的食物,比如瓜果类。这种与自然节律相呼应的饮食方式,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与整个宇宙息息相关的存在。这种感觉,非常有疗愈作用,也让我对“吃”这件事有了更深的敬畏感。 总的来说,《吃好每天三顿饭》是一本能够触及灵魂的书。它不仅仅是关于如何“吃”,更是关于如何“生活”。它引导我们去关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去感受食物带来的美好,去与自然建立更深的连接。我从这本书中获得的,不仅仅是关于饮食的知识,更是一种更健康、更积极的生活哲学。它就像一位温柔的向导,带领我走进一个全新的生活世界,让我学会如何用更美好的方式,去对待自己,对待食物,对待生命。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那些正在寻找生活灵感,或者想要提升生活品质的朋友们。
评分我最近刚读完《吃好每天三顿饭》,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一场精心策划的、充满惊喜的味蕾旅行。作者并没有用枯燥的理论来“教育”读者,而是用一种非常生动、画面感极强的文字,将我们带入一个个关于食物的故事里。我最欣赏的是,它并没有教我们多么复杂的烹饪技巧,也没有要求我们去吃多么“网红”的食物,而是回归到最本质的“吃好每天三顿饭”这个主题上,去挖掘其中的奥秘和乐趣。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能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就对食物产生一种新的认识和期待。 书中关于“食材的天然本味”的论述,让我深受启发。作者强调,很多时候,我们过度地依赖各种调味品,反而掩盖了食材本身最原始、最纯粹的味道。她鼓励读者去尝试用最简单的烹饪方式,去品味食材的“真面目”。比如,一道蒸鱼,用最简单的葱姜、少许盐和酱油,就能尝到鱼肉本身的鲜美。一道烤蔬菜,仅仅撒上一点橄榄油和黑胡椒,就能感受到蔬菜在火光中释放出的香甜。这种对“原味”的追求,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烹饪习惯,也让我对食物本身有了更深的敬意。我尝试着在家里做饭时,减少调味品的使用,结果发现,很多食材的真实味道,真的比我想象中要美妙得多。 而且,这本书在关于“人与食物的情感连接”的描写上,也特别打动我。作者认为,食物不仅仅是满足生理需求,更是承载着我们的情感、记忆和文化。一碗热汤,可能勾起童年时外婆的味道;一道家乡菜,可能承载着对故土的思念。这些情感的融入,让“吃”这件事,变得不再是机械的进食,而是充满了人情味和故事感。我读到书中关于“妈妈的味道”的章节时,眼眶都湿润了,因为那也勾起了我无数关于家庭和亲情的温暖回忆。这种情感层面的共鸣,是很多其他书籍所无法给予的。 此外,书中还谈到了“食物与健康”的辨证关系。作者并不是一味地强调“吃素”或者“吃肉”,而是提倡一种平衡、适度的饮食方式。她会分析不同食物对身体可能产生的影响,并给出一些非常中肯的建议。她认为,健康饮食的关键在于“多样性”和“适量”。过犹不及,任何一种极端的方式,都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这种理性的分析,让我觉得非常有说服力,也更容易去接受和实践。我不再纠结于“该吃什么”和“不该吃什么”,而是更注重整体的平衡和身体的感受。 总体而言,《吃好每天三顿饭》是一本能够让你重新审视“吃”这件小事的书。它用充满艺术感的文字,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关于食物的美妙世界。它不仅仅是关于如何吃得健康,更是关于如何通过“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去连接情感,去与世界建立更深的联系。我非常享受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感觉就像是在进行一场心灵的洗礼,也让我对未来的每一顿饭,都充满了期待。
评分我最近读了一本关于饮食的书,名字叫《吃好每天三顿饭》。这本书的作者,我不太清楚他/她具体的名字,但从文字中能感受到他/她是一个非常有生活经验和智慧的人。我被这本书吸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它的名字非常朴实,而且直接点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最核心、最基础的一部分——每天的三顿饭。我一直觉得,好好吃饭,不仅仅是填饱肚子,更是一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一种自我关怀的体现。这本书的整体风格,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位知心长辈在娓娓道来,没有那些枯燥的科学术语,也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烹饪技巧,更多的是一些非常接地气的生活哲学和实用建议。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慢食”的论述。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常常把吃饭变成了一件应付差事的事情。午餐总是匆匆忙忙地解决,晚餐也常常被手机或者电脑占据。但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吃饭这件事的意义。它强调,吃饭不应该仅仅是身体的需要,更应该是心灵的享受。细嚼慢咽,用心去感受食物的味道,去体会食物带给身体的温暖,这本身就是一种放松和疗愈。我试着在最近几天的午餐时间,放下手机,专心吃饭,真的感觉到了不同。食物的味道似乎更浓郁了,身体也感觉更舒服了,甚至连心情都变得平和了一些。这种“慢”下来的感觉,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是很难得的,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契机去实践。 而且,这本书在关于如何选择食材的部分,也给了我不少启发。它并没有列出一些很难买到的“超级食物”,而是强调了季节性、本地化和天然的原则。比如说,它会提到春天的时候,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比如春笋、菠菜,它们富含维生素,有助于身体的排毒。秋天的时候,则要多吃一些温补的食物,比如梨、莲藕,滋润肺部。这些建议都非常符合中医的养生理念,而且也容易在生活中实践。我以前总觉得养生需要很多特殊的食材和方法,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其实最简单的,最符合自然规律的,才是最适合我们的。我开始尝试在购买食材时,多关注一下季节性,也更愿意去尝试一些本地的特色食材,感觉身体也吸收到了更纯粹的能量。 这本书还花了很大的篇幅来讨论“情绪与饮食”的关系。我之前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原来我们不开心的时候,会特别想吃一些甜食或者油炸食品,而当我们开心的时候,则会更愿意吃一些清淡健康的食物。作者用了很多生动的例子,比如一个人因为工作压力大,每天晚上都要吃很多零食来缓解焦虑,结果导致体重超标,身体也越来越差。这让我联想到自己,有时候心情不好,确实会不自觉地去寻找一些“安慰食物”,但这些食物带来的短暂满足感之后,往往是更大的失落感和身体的不适。这本书教会我,要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并且用更健康的方式去应对,而不是把情绪的出口寄托在食物上。这种意识上的觉醒,对我来说意义重大。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本书虽然是以“吃”为主题,但它所传达的,远不止于此。它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一种对健康的珍视,一种对自我的关怀。作者通过分享关于三顿饭的点点滴滴,让我们重新认识到,生活的美好,往往就藏在这些最平凡的细节里。好好吃饭,不仅仅是身体的需要,更是心灵的滋养。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被更多的人读到,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吃好每天三顿饭,真的可以改变我们的人生。它不是一本快速见效的减肥秘籍,也不是一本高深的养生宝典,它只是一本关于如何好好生活的书,一本关于如何善待自己的书。我非常推荐这本书给所有想要过上更健康、更快乐生活的朋友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