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格局文库:管好员工就靠这几招

思维格局文库:管好员工就靠这几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思维格局文库”编委会 编
图书标签:
  • 管理
  • 领导力
  • 员工管理
  • 团队建设
  • 职场技能
  • 沟通技巧
  • 激励
  • 高效工作
  • 思维模式
  • 实用指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3553395
版次:1
商品编码:1213911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思维格局文库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02
字数:3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管理人员不仅要学会识人、善于用人,更要懂得如何管人。善于统御 人才,人才才会有高产出。能否管好下属是判断管理者优秀与否的关键所 在。管人的关键在于经营者自己独特的方法和技巧,因事制宜、因地制宜、 因人制宜,这些都是管人的艺术。

内容简介

  身在江湖,你用什么招数独步武林?身在企业,你用什么方法管好员工?
  是否正在迷茫,是否正在彷徨?学会这几招,让你轻松应对,成为一位出色的管理者不再是梦想。

目录

招数一 用制度管理好员工合理的制度是基础 / 003

制度比说教更有用 / 005

群体活动需要用规则来约束和协调 / 006

好的制度在于执行 / 009

落实就要有具体的落实指标 / 011

铁的纪律是组织成长的保证 / 014

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 016

领导者要带头执行 / 018

有好的制度也要有好的监督机制 / 020

招数二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先做个内行领导 / 025

律人必先律己 / 026

以“高人一筹”的标准要求自己 / 029

做一个强势的领导 / 032

切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034

用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修炼自己 / 036

领导者要有干练的工作作风 / 039

用身先士卒去赢得人心 / 040

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员工 / 043

招数三 先识人,才能用好人从日常谈话中鉴别人才 / 049

跟曾国藩学习怎样识人、察人 / 051

什么马配什么鞍 / 053

“尊贤重能”是用人的绝佳手段 / 056

“台塑”的用人之法 / 058

用人避免“灯下黑”/ 060

用兵在精不在多 / 061

忌只看学历文凭,不注重实际能力 / 062

用好“三种人”/ 065

挖出内部潜藏的“诸葛亮”/ 067

知遇之恩是可以“策划”的 / 069

先把“贤士”逼到墙角,然后再拉上船 / 072

招数四 留人育人发展人留人首先要留心 / 077

以宽容赢得人心 / 078

不纠缠小过失 / 080

善于说“你对了”/ 083

做出让步,留住进取心强的人才 / 086

留住知识型员工有妙招 / 089

忠诚是双向的 / 091

鼓励新员工担当大任 / 092

教会员工最佳的工作方法 / 094

培训是最好的投资 / 096

坚持正确的培训方式 / 099

巩固培训的效果 / 101

招数五 左手物质,右手精神你满足他的需求,他才给你干活 / 107

薪酬是员工的基本动力 / 109

了解员工对工资的期望 / 111

制定科学健全的薪酬制度 / 113

工资应不应该透明 / 115

下功夫强化福利的激励作用 / 117

切实关注员工的利益 / 119

让员工的努力及时得到回报 / 121

理解是管理人的根本 / 123

为员工做个远期规划 / 126

一分关怀,十分回报 / 128

招数六 “给我干”不如“一起干”善于管理,善于授权 / 133

让员工参与管理 / 134

授权是提高领导工作效率的好方法 / 136

合理的人选是授权的前提 / 138

掌握授权的三大步骤 / 140

莫将“放任”当“放权”/ 142

让员工责权集于一身独立处理问题 / 144

追求无为而治的管理境界 / 145

放手让员工去做 / 148

培养员工的成就感 / 149

帮助员工建立安全感 / 151

招数七 沟通是桥梁,企业离不了及时疏导,决不让泥沙阻塞了河道 / 155

微笑是沟通的第一步 / 158

听有时比说更重要 / 161

别让批评的雨水从背后流走 / 164

反面意见更要听 / 166

如何说服下属 / 168

不用家庭式指责法 / 171

学学周总理的沟通艺术 / 172

尝试锯掉经理的椅子靠背 / 177

与员工分享快乐 / 178

到生产一线去探望你的员工 / 181

招数八 请将不如激将榜样的激励作用不可忽视 / 187

有效引入竞争机制 / 188

立下军令状 / 191

唤起下属的危机感 / 192

情感激励的巨大力量 / 193

诱导比强迫好 / 195

实施内部创业 / 196

给精明强干的员工压担子 / 198

关键人物更需要“紧箍咒”/ 199

招数九 用好绩效这把尺揭开绩效考核的面纱 / 205

考核员工要实事求是 / 208

发扬“绩效精神”/ 211

奖与罚都应以业绩考评为依据 / 217

绩效考核“三级跳”/ 219

不做变色龙,一碗水端平 / 222

不能令出多门和朝令夕改 / 223

让下属明确自己的任务与角色 / 226

让下属自己建立目标与计划 / 229

大张旗鼓重赏有功者 / 231

招数十 管好员工奖罚要分明有功即赏,有过即罚 / 237

要制定明确的奖惩规则 / 238

表扬员工的原则 / 240

表扬与批评六四开 / 244

巧用批评的艺术 / 246

批评员工要抓实质 / 249

批评要对事不对人 / 251

关键是批评后说什么 / 253

给灰心者以鼓励 / 255

坚决抛弃法不责众的思维定式 / 257

招数十一 独有的企业文化不能缺树立一个共同的目标 / 261

落实力源于良好的文化理念 / 263

让企业中充满人情味 / 264

让大家在精神上有依靠 / 266

让员工认同企业文化 / 268

优秀的企业文化也是一种待遇 / 271

企业文化的精髓 / 272

招数十二 打造有战斗力的团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 279

以团队精神引导竞争 / 281

以团队的眼光看待员工 / 285

最有效的工具是团队章程 / 288

招数十三 及时熄灭内部冲突的大火消极情绪会传染,不能不防 / 293

将小牢骚扼杀在“摇篮”里 / 295

不要轻易接受下属踢给你的任务 / 298

对待员工的加薪要求要三思 / 299

如何打击员工的傲气 / 301

精彩书摘

什么是企业的本质?它的本质就是管理者按照市场需求设定一个目标, 然后组织别人对目标进行操作实现。再简单一点儿地说,企业的本质就是“执 行”。显然,在目标——执行——结果这一企业的基本过程中,目标是高层在“很 久很久以前”就制定好的 ;而是否达到结果,那也是“很久很久以后”才能 确定的事。但在一年当中的每一天,企业所有的员工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 了企业的目标而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完成企业的任务,这才是企业生机勃勃 的原因。所以,一个企业实际上就是一个执行团队。

前言/序言

作为一个管理者,你是不是会为这样的情况感到头疼 : 为什么员工流失严重?为什么不能留下优秀的人才,而留下的员工又消极怠工?为什么下属工作效率低下,让你恨不得一个人做完所有工作? 为什么员工目标不清,责权不明,漏洞百出?为什么管理者工作繁杂,四 处救火,身心俱疲?答案只有一个 :你不会管理员工! 现代企业的竞争通常是由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源所决定的。因此,人才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他们是一个企业的标尺,是企业发展 的基石。目前,管人、管物和管事是企业管理的三大课题,其中以管人为 最难、最复杂。大公司管人,小公司管事,二者各有不同,却理脉相通。 无论是大公司经理人还是小公司经营者,在管理上都需要利用实战而得的 “游戏规则”,去理清各自企业问题的根结所在,使自己的管理工作具体、 到位、高效,并在收益上得到回报。一位著名企业家曾说过 :“管理者必须学会慧眼识人,人才不仅要有 才干,更要品德好。有才有德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 有才无德是毒品。”因此,寻找到人品好、技术好、身体好的“三好员工” 是经营者首先要学会的。管理人员不仅要学会识人、善于用人,更要懂得如何管人。善于统御 人才,人才才会有高产出。能否管好下属是判断管理者优秀与否的关键所 在。管人的关键在于经营者自己独特的方法和技巧,因事制宜、因地制宜、 因人制宜,这些都是管人的艺术。《管好员工就靠这几招》从多个方面介绍了员工管理的实用方法,指 明管理实践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性纲领及其实践应用方法,旨在帮助管理者 提高管人的能力和水平,以便更好地驾驭人才,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工 作业绩。这是一本企业管理者管理员工的必读、必备图书。本书定位清晰,内容简洁易懂,非常适合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参考阅 读。同时,全书在每个理论讲解中配上了具体案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 可操作性。它不仅告诉你应该如何管理员工,还告诉你该怎样突破自我, 这给初创业者和从事管理的人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对管理者的管理活动具 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指导价值。由于编写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掌控人心,激发潜能:现代管理者必备的领导智慧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商业时代,企业能否持续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领导者能否有效地管理团队,激发员工的潜能,并最终实现组织目标。然而,“管好员工”并非易事,它涉及到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对团队 dynamics 的精准把握,以及对管理策略的灵活运用。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这一复杂而至关重要的议题,为有志于成为卓越领导者的管理者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思路和实用的方法。 一、 理解员工:看见“人”的重要性 首先,管理者必须认识到,员工不仅仅是完成任务的工具,他们是活生生的人,拥有各自的情感、需求、价值观和职业抱负。理解员工是有效管理的基础,这意味着: 洞察个体差异: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在性格、能力、动机、学习方式、压力承受能力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成功的管理者能够敏锐地察觉并尊重这些差异,而不是试图将所有人塑造成同一个模子。例如,有些人天生就更具创造性和独立性,适合赋予更大的自主权;有些人则更喜欢明确的指导和结构化的任务,需要更细致的流程。 发掘内在动机: 外部奖励(如薪资、奖金)固然重要,但真正驱动员工长期投入的往往是内在动机,包括成就感、成长机会、价值感、自主性以及归属感。管理者需要深入了解什么能点燃员工的热情。是认可他们的辛勤付出?是提供学习新技能的机会?是让他们参与到重要的决策中?还是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和对公司的贡献? 建立信任与安全感: 信任是高效团队的基石。当员工感到被信任时,他们更愿意承担责任,冒适当的风险,并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顾虑。安全感则意味着员工不必担心因为犯错而受到严厉的惩罚,而是能够从错误中学习和成长。管理者可以通过公开透明的沟通、信守承诺、公平对待以及在员工遇到困难时提供支持来逐步建立这种信任和安全感。 关注员工福祉: 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和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不仅是人道主义的体现,也是提升工作效率和降低流失率的有效途径。过度的压力、长时间的工作、缺乏休息都会导致员工倦怠和效率下降。管理者可以鼓励健康的工作习惯,提供灵活的工作安排,并关注员工的情绪状态,及时提供帮助。 二、 明确目标与期望:指引方向,避免迷茫 模糊的目标和含糊的期望是导致员工工作不积极、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清晰的目标和明确的期望能够为员工提供方向感,让他们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以及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设定 SMART 原则的目标: 目标应具体(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可达成(Achievable)、相关性(Relevant)和有时限(Time-bound)。这样的目标清晰明了,易于理解和执行,并且可以有效地追踪进展。例如,与其说“提高销售额”,不如说“在第三季度将 X 产品的销售额提高 15%”。 清晰传达任务与职责: 每一项任务、每一个项目都应明确分配给责任人,并详细说明其职责范围、预期成果以及完成时间。管理者需要确保员工理解自己在这个工作中的角色和责任,以及他们的工作如何与团队和公司的整体目标联系起来。 设定可衡量的绩效指标: 为员工设定清晰的绩效指标,并定期进行评估。这些指标应该与他们的职责和目标相对应,并且是公平、客观的。通过量化的指标,管理者可以准确地了解员工的表现,并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 提供清晰的反馈机制: 定期的、建设性的反馈至关重要。反馈不应仅仅是事后评估,更应该贯穿于工作的整个过程。管理者应及时肯定员工的优点和进步,指出不足之处,并提供改进建议。反馈应该是双向的,鼓励员工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需求。 三、 有效沟通:架起理解的桥梁 沟通是连接管理者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最重要的纽带。有效的沟通能够消除误解、增进理解、促进协作,并解决潜在的冲突。 倾听比诉说更重要: 真正的沟通是双向的。管理者需要培养积极倾听的习惯,认真听取员工的想法、意见、担忧和建议,并适当地做出回应。通过提问、总结和复述,确保自己准确理解了对方的意思。 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 不同的情境需要不同的沟通方式。面对面的交流、电话、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以及团队会议,各有其优势。管理者需要根据沟通的内容、紧迫性和复杂性选择最有效的方式。 保持开放和透明: 在适当的范围内,保持信息的公开透明,让员工了解公司的发展状况、战略方向、政策变化等,能够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参与感。避免信息孤岛和不必要的猜测。 建设性地处理冲突: 冲突在团队中是不可避免的。成功的管理者能够将冲突视为解决问题的机会,而不是需要回避的麻烦。他们会鼓励员工理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寻找共同点,并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四、 赋能与授权:激发自主,培养责任感 赋能和授权并非简单地将任务交给下属,而是通过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和自主权,让员工能够独立地完成工作,并从中获得成长。 给予必要的资源与支持: 员工需要完成工作所需的工具、信息、培训和支持。管理者应该确保员工拥有完成任务所需的一切,并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提供及时的帮助。 适度授权,循序渐进: 授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管理者需要根据员工的能力和经验,逐步赋予他们更多的责任和决策权。从小的、低风险的任务开始,随着员工能力的提升,再逐步扩大授权范围。 鼓励创新与试错: 创造力和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驱动力。管理者应该营造一个鼓励员工尝试新方法、提出新想法的环境,并允许他们犯错。关键在于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不是过度惩罚。 提供成长机会: 员工渴望发展和进步。管理者可以通过提供培训、轮岗、参与挑战性项目等方式,为员工创造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让他们看到在组织中的发展前景。 五、 激励与认可:点燃激情,持续前进 有效的激励能够点燃员工的工作热情,提升其士气,并鼓励他们持续贡献。认可则是对员工付出的肯定,能够增强他们的价值感和归属感。 多样的激励方式: 除了薪酬福利,管理者还可以采用多种激励方式,如公开表扬、荣誉奖励、晋升机会、培训机会、灵活的工作安排、参与决策等。了解员工的个体需求,并提供个性化的激励措施。 及时而具体的认可: 认可不应等到年终总结才进行。当员工取得成绩或做出贡献时,应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这种认可应该是具体的,让员工知道自己是因为什么而得到肯定。 创造积极的团队氛围: 良好的团队氛围能够极大地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和工作效率。管理者可以通过鼓励合作、支持、尊重和包容,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工作环境。 关注长期发展: 激励不应仅仅关注眼前的任务,更应着眼于员工的长期发展。帮助员工设定职业目标,并提供支持,让他们看到自己在组织中的成长路径,能够增强他们的忠诚度和投入度。 结论 “管好员工”是一个持续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它要求管理者具备同理心,懂得倾听,善于沟通,并能灵活运用各种管理工具和方法。通过深入理解员工的需求,设定清晰的目标,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并积极赋能与激励,管理者可以逐步建立起一支高效率、高满意度、充满活力的团队,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不仅仅是关于“管”,更是关于“引”,是关于如何激发每个人的最大潜能,共同创造更大的价值。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简直就是职场中的“及时雨”,我最近在管理团队上遇到了瓶颈,很多小问题日积月累,搞得整个团队氛围都有些压抑。翻开这本书,我像是找到了救星。它没有讲那些虚头巴脑的理论,而是直击痛点,用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教你如何“看透”员工,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逻辑。比如,它提到要学会区分员工的“不作为”和“不愿为”,这一点我之前总是混淆,导致很多时候对员工的批评都有些冤枉。书中还给出了很多实操性极强的技巧,像是如何进行有效的绩效沟通,如何识别和培养团队中的“潜力股”,以及如何处理那些“刺头”员工,都写得条条是道,而且案例丰富,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更重要的是,它不是告诉你“应该怎么做”,而是让你思考“为什么这么做”,引导你去建立自己的管理思维框架。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管理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是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状态,而是能从更宏观的角度去审视和解决问题。那些曾经让我头疼不已的员工管理难题,现在似乎都有了清晰的解决思路。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跟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聊天,他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分享了他几十年管理生涯中的宝贵经验。书中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术语,也没有空洞的理论模型,而是充满了真枪实弹的案例和 actionable advice。我最欣赏的是它对于“知人善任”的深入剖析。作者通过各种生动的故事,讲述了如何去识别不同类型员工的特质,如何将他们安排到最适合的岗位上,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员工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这让我意识到,管理并非“一刀切”,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因材施教”。书中还提到了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不仅仅是物质奖励,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过去的管理方式,发现了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团队的“诊断”能力和“治疗”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不再会因为管理上的难题而感到束手无策。

评分

这本书带来的最大改变,是让我从一个“执行者”逐渐转变为一个真正的“管理者”。我之前常常陷入到事务性的工作中,觉得事情必须亲力亲为才能放心。但这本书让我明白,有效的管理,是懂得如何“借力”。它详细地阐述了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和授权,让团队成员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共同完成目标。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目标设定”和“过程管控”的章节,作者给出了非常清晰的指引,如何设定 SMART 的目标,以及如何在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支持,而不是一味地去指责和追究。这本书也让我深刻认识到,管理者的心态非常重要,要学会保持耐心和同理心,理解员工的处境和需求。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身上的“微管理”倾向得到了很大的遏制,并且能够更从容地去应对团队中的各种挑战,最终实现了个人和团队的双重成长。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虽然看起来像是“秘籍”,但内容却非常实在,充满了智慧和洞察力。它给我最大的启发在于,真正有效的员工管理,其实是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作者非常擅长用生动的语言,剥离出那些复杂的管理情境,然后精准地指出问题的核心。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授权”那一章的论述,它不像很多书里那样简单地告诉你“要授权”,而是深入分析了为什么很多管理者不敢授权,以及如何才能做到有效的授权,让员工既有发挥的空间,又能保证工作的质量。书中还强调了“激励”的重要性,但并非是物质上的简单激励,而是更多地从精神层面,比如认可、成长、归属感等方面去入手,这与我平时的一些管理心得不谋而合,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方向。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管理不仅仅是安排任务,更是搭建一个平台,让员工能够在这个平台上充分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也能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管理功力又上了一个台阶,对团队的掌控力也更强了。

评分

我一直认为,一个好的管理者,就像一位优秀的园丁,懂得如何去呵护、修剪,让每一株植物都能健康成长。这本书无疑给了我很多“园艺”的绝妙技巧。它不是那种教你如何“压制”员工的书,而是告诉你如何“赋能”员工。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反馈”的论述,作者给出了非常具体的方法,比如如何给予建设性的批评,如何肯定员工的努力,以及如何让反馈成为一种促进成长的动力,而不是打击积极性的工具。这些细节的处理,往往是很多管理者容易忽略的,但恰恰是这些细节,决定了管理的效果。书中还提到了如何建立一种开放、信任的沟通文化,让员工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使是不同的意见,也能得到尊重。这对于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创新力至关重要。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领导力”的理解更加深刻了,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发号施令,而是成为团队中那个能够引领大家朝着共同目标前进的“引路人”。

评分

很好的一本书 喜欢

评分

评分

质量不错,纸质很好。内容设计得很好。

评分

评分

不错

评分

不错

评分

不错,精华

评分

评分

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