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301健康科普丛书--肝癌 |
| 作者 | 董家鸿 |
| 定价 | 25.00元 |
| 出版社 |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516303955 |
| 出版日期 | 2014-05-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由解放军总医院享誉海内外的肝胆外科的中青年专家亲自执笔,采用问答的形式对肝癌的基本知识、先进的防治理念、成熟的诊治方法进行了阐述,语言精练,内容重点突出,可供肝癌患者及其家属阅读,也可供临床医生参考。 |
| 作者简介 | |
| 董家鸿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副所长。美国外科学院院士、法国外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消化外科学会执行委员、国际胃肠消化肿瘤协会执行委员、国家卫生部*移植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外科学会常务委员、中华器官移植学会常务委员、中华外科学会胆道外科学组组长、全军肝胆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担任《中华消化外科杂志》总编辑,《中华外科杂志》等核心期刊的主编或编委。在移植及肝胆胰肿瘤、胆管结石及狭窄、胆管损伤、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急性和慢性肝功能衰竭的外科治疗领域卓有建树;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军队及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人选;全国百名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解放军总后勤部科技银星等殊荣。 赵向前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从事肝胆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主要研究肝胆胰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对肝胆胰肿瘤、胆管结石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擅长技术。发表文章30余篇,参编著作4部。 |
| 目录 | |
| 篇 认识肝癌 1.在人体的什么位置? 2.的解剖结构是什么样的? 3.有哪些功能? 4.什么是肝癌?肝癌包括哪几种? 5.肝癌是怎么得的? 6.乙肝、丙肝是怎么得的? 7.肝硬化是什么意思? 8.乙肝患者一定会得肝癌吗? 9.肝硬化患者一定会得肝癌吗? 10.脂肪肝患者会得肝癌吗? 11.肝癌发病男女有区别吗? 12.肝癌会遗传吗? 13.肝癌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14.高危人群为什么要定期检查? 15.肝癌的常见症状是什么? 16.确诊肝癌需要检查哪些项目? 17.穿刺活检会引起肝癌种植吗?会加快肿瘤生长吗? 18.PET-CT是什么? 19.什么叫占位性病变? 20.什么是甲胎蛋白?常说的胎甲球是什么? 21.甲胎蛋白高就一定有肝癌吗? 22.甲胎蛋白不高就没有肝癌吗? 23.得了肝癌怎么办? 24.什么是小肝癌?什么是大肝癌? 25.肝癌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是什么意思? 26.肝癌会自己破裂吗? 27.肝癌破裂的表现是什么? 28.肝癌破裂后怎么办? 29.肝癌会转移吗?常见的转移部位有哪些? 30.肝癌发生转移后怎么治疗? 31.得了肝癌会痛吗? 32.患者疼痛难忍怎么办? 33.家里有肝癌患者,家人要注意什么? 34.肝癌患者术后应如何调养? 35.什么是转移性肝癌?什么肿瘤容易转移至? 36.怀孕后发现肝癌怎么办?怀孕会促进肝癌生长吗? 37.如何预防肝癌? 38.肝癌能治愈吗? 第二篇 就医指导 …… 第三篇 肝癌治疗 第四篇 日常保健 第五篇 饮食保健 附录 英文简写对照 |
| 编辑推荐 | |
| 本书是解放军总医院董家鸿主任团队的一部力作,他是一位科学家式的外科医生,更是美国外科院院士。书中他以普通患者的身份,从患者*想了解的角度讲述了肝癌的相关知识,将深奥的专业知识转化为了通俗的语言,非常容易理解,相信患者读了以后能获取相关的内容。 |
| 文摘 | |
| 暂无相关内容 |
| 序言 | |
| 暂无相关内容 |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实在是太有“呼吸感”了,这绝对是专业设计师操刀的结果。大量留白的使用,让每一段文字都像拥有了自己的独立空间,阅读的节奏感一下子就被拉长了,不会产生信息过载的压迫感。而且,书中穿插了许多高质量的示意图和流程图,这些图表的设计理念非常现代化,色彩搭配柔和却不失重点突出,那些复杂的生物学过程,通过这些图形化表达,瞬间就变得可视化了。我尤其注意到,图注和正文的衔接非常自然,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插图,而是真正起到了辅助理解的作用。很多科普书要么图文分离,要么插图质量低下,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堪称典范,让原本枯燥的医学信息,仿佛变成了一场视觉和认知的双重盛宴,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门槛。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是基于一个非常现实的考量:我身边有一位亲戚最近体检时发现了一些指标异常,全家人都心急如焚,急需一本可靠的指南来帮助我们了解情况,并制定下一步的应对策略。这本书的结构安排简直是为我们这种“新手家属”量身定做的。它没有直接跳到晚期治疗,而是花了很大篇幅讲解了早期筛查的重要性、各种检查指标背后的含义,甚至连不同检查方法的优缺点都对比得清清楚楚。我特别欣赏它在“预防与早筛”部分的处理,信息密度适中,逻辑链条清晰。读完这一部分,我心中的迷雾基本消散了,对接下来和医生沟通时应该关注的重点也心里有数了。它不是那种只给结论的书,而是教会你如何去“思考”和“提问”的工具书,这对于提升家庭应对健康风险的能力,价值无法估量。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对这类科普读物总是抱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总觉得里面充斥着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读起来就像在啃石头。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的叙事方式极其生动,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作者仿佛一位经验丰富、和蔼可亲的邻家长辈,用大白话把复杂的生理机制和病理变化娓娓道来。我记得有一部分是讲到细胞周期的异常增殖,本来以为要拿出笔记本记下来,结果作者竟然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就像一个失控的交通信号灯,一下子就让人豁然开朗。更难能可贵的是,它不是那种一味堆砌事实的百科全书,而是充满了人文关怀。它探讨了患者在面对疾病时的心理调适,提供了很多实用的生活建议,这种“接地气”的处理方式,让知识不再冰冷,而是变得有温度、有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太棒了,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是那种用心制作的精品。封面那种淡雅的蓝色调,配上简洁的排版,瞬间就给人一种专业、可靠的感觉。我特别喜欢它内页的纸张选择,那种微微泛黄的米白色,阅读起来眼睛一点都不累,即使长时间盯着看,也不会觉得刺眼。而且,文字的印刷清晰度非常高,字号也恰到好处,对于我这种稍微有点老花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装订工艺也看得出来很讲究,书脊处理得很平整,翻页的时候非常顺滑,一点都没有那种廉价书籍生硬的感觉。这本书的开本大小也很适中,无论是放在书架上陈列,还是随身携带,都显得恰如其分。光是这份对实体书的尊重和对细节的打磨,就足以让人感受到出版方对读者的诚意,让人在阅读知识之前,就已经被这份匠心所折服。这种实体书的质感,是任何电子阅读器都无法替代的,真正让人愿意珍藏。
评分坦白讲,我是一个非常注重知识来源可靠性的读者。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本医学科普读物如果不能提供扎实的证据链和权威的背书,那跟随便上网搜一搜的结果没什么区别。这本书在这方面的严谨程度,让我感到非常安心。翻到扉页和致谢部分,可以看到作者团队的专业背景介绍,以及他们引用的最新研究文献列表。更关键的是,书中在阐述每一个关键观点时,常常会用“根据某某权威指南……”或者“多项临床试验表明……”这样的表述来支撑,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贯穿始终。它不是在贩卖焦虑,也不是在提供未经证实的偏方,而是在传授经过科学验证的知识体系。这种基于事实的、有据可查的科普风格,让我彻底放下了对“伪科学”的担忧,真正相信自己获取到的信息是可靠且具有指导意义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