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味中药补养速查 蔡向红 9787533770785

单味中药补养速查 蔡向红 9787533770785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蔡向红 著
图书标签:
  • 中药
  • 单味中药
  • 养生
  • 保健
  • 速查
  • 中医
  • 蔡向红
  • 药物
  • 健康
  • 传统医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智博天恒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3770785
商品编码:29516287520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3-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单味中药补养速查
作者 蔡向红
定价 25.80元
出版社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 9787533770785
出版日期 2017-03-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古人将单味中药治病称作“奇方”,由于药物单 一,每有奇效,所以是中医药的一大特色。蔡向红编 写的《单味中药补养速查》收录了历代名医的宝贵经 验和临床常用单味中药的治病之法,以服务于读者为 宗旨,详细叙述了中药治病、养生、美容三方面的内 容,*加贴合读者的需求。

   作者简介

   目录
章 中药概述——解说中药养生的奥秘 节 中药的起源与分类 中药的起源 中药的类别 第二节 中药的特点与应用 中药的性能 中药的配伍 中药的服用 中药的禁忌第二章 中药治病——气血冲和,百病不生 节 内科疾病 感冒 板蓝根 麻黄 慢性支气管炎 川贝母 桔梗 ……第三章 中药养生——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第四章 中药美容——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编辑推荐

   文摘

   序言

《单味中药补养速查 蔡向红 9787533770785》是一本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便捷、实用的中药补养知识的工具书。本书由知名中医药专家蔡向红教授倾力编著,汇集了大量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力求将深奥的中医药理论以最直观、最易懂的方式呈现给读者。 本书的独特之处与价值 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速查”的定位。不同于浩瀚的中医药典籍,也不同于系统阐述理论的学术著作,《单味中药补养速查》聚焦于“单味中药”和“补养”这两个核心概念,通过精炼的文字、清晰的条目和实用的指导,帮助读者快速找到所需的中药信息,并掌握其补养应用的方法。 1. 聚焦单味中药,精简高效: 传统的中药学著作往往包含大量复方、辨证论治等内容,对于初学者或希望快速了解某味中药基本信息、补养功效的读者来说,会显得过于庞杂。《单味中药补养速查》则回归本源,专注于每一味单独的中药材。本书精选了临床常用且具有显著补养作用的单味中药,对每一味药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梳理,避免了繁琐的枝蔓,让读者能够迅速抓住重点。 2. 突出补养功效,实用性强: 补养是中医药重要的治疗和保健范畴,涵盖了对人体气、血、阴、阳的滋养和调理,对于延缓衰老、增强体质、改善亚健康状态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书紧紧围绕“补养”这一主题,系统地介绍了各类单味中药的补养特性,包括其补益气血、滋补肝肾、益精填髓、安神定志等具体功效。对于希望通过食疗、药膳或简单药材调理身体的读者,本书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3. “速查”设计,一目了然: 为实现“速查”的目标,本书在版式设计和内容组织上做了精心安排。每一味中药都按照统一的格式进行介绍,包括药材名称、别名、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食用禁忌、现代研究等关键信息。这种结构化的呈现方式,使得读者在翻阅过程中能够迅速定位到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大大提高了查阅效率。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当出现某些身体不适需要寻求温和的食疗或药膳时,本书的“速查”功能将尤为突出。 4. 权威专家编著,科学严谨: 本书由蔡向红教授主编,蔡教授在中医药领域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本书的内容不仅基于传统中医理论,还融入了作者的临床实践心得和对现代药理学研究的理解,确保了信息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读者可以通过本书获得可靠、权威的中药补养指导。 5. 面向广大读者,易于理解: 尽管中医药理论博大精深,但《单味中药补养速查》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阐述,避免过多的专业术语,使非专业人士也能够轻松理解和运用。书中对药材的性味、功效等描述,均以读者最关心的方面为切入点,力求让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 本书将为你解答的疑惑 哪些单味中药具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的功效? 本书会详细列举具有不同补益方向的单味中药,并深入解析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人群。 如何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补养? 书中提供了针对不同体质、不同症状的选方指导,帮助读者做出明智的选择。 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单味中药? 本书会详细介绍各种中药的用法用量,以及炮制方法、食用禁忌等,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除了直接煎服,这些中药还有哪些有趣的食用方法? 本书将介绍一些经典的药膳、食疗方,将中药的补养功效融入日常饮食,让养生变得简单美味。 某味中药的现代科学研究进展如何? 书中也会适当地引入一些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从科学角度解读中药的功效机制,增强读者信心。 哪些情况不适合服用某种中药? 本书会特别强调禁忌症,提醒读者在特定情况下慎用,保障健康安全。 本书的适用人群 注重养生保健的健康人群: 希望通过天然、温和的方式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 亚健康人群: 存在精力不足、易疲劳、失眠多梦、食欲不振等轻度不适,希望通过中药调理改善。 中医药爱好者: 对中医药文化感兴趣,希望系统了解单味中药的补养应用。 初学者: 想要入门中医药,但又觉得传统典籍过于晦涩难懂。 家庭常备: 希望在家庭中储备一些基本的药材知识,以便不时之需,进行日常的保健调理。 养生指导从业者: 希望快速查阅和参考单味中药的补养信息,为客户提供更专业的建议。 《单味中药补养速查》是一本集知识性、实用性、科学性于一体的案头必备工具书。它以其精炼的内容、清晰的结构和权威的指导,将成为您在中医药补养领域的得力助手,助您开启健康、活力的生活。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查阅资料的书籍,更是一扇通往中华传统养生智慧的大门,让您在领略中医药魅力的同时,也能切实地感受到它为身体带来的积极改变。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索引和检索系统做得非常人性化,这对于一本需要高频查阅的工具书来说至关重要。我测试了查找功能,无论是通过拼音首字母,还是通过功效关键词,都能迅速定位到目标内容,效率极高。很多时候,时间就是一切,尤其是在需要快速做出判断的时候。这种细致入微的设计,体现了作者对目标读者的深刻理解——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需要的是获取知识的便捷性。翻阅过程中,我发现一些交叉引用的设计也做得很好,当你查阅一味药时,它会巧妙地提示你与此药性相近或相反的另一种药材,极大地拓宽了我的知识网络,让人在查找一个点的时候,不知不觉间学到了更多相关联的知识点。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着实让人眼前一亮,纸张的质感摸上去挺舒服的,不是那种廉价的摸上去有点滑腻的纸张,而是略带纹理的哑光纸,阅读体验一下子就提升了不少。而且装订得非常牢固,翻页的时候感觉很踏实,不用担心书页会松脱。作者在章节的划分上看得出是下了不少心思的,逻辑脉络清晰,从基础的理论知识到具体的应用,层层递进,即使是初次接触这个领域的人,也能比较顺畅地跟上思路。我尤其欣赏它在细节的处理上,比如那些图示和表格,绘制得非常精美清晰,很多复杂的概念通过这些视觉辅助一下子就变得直观易懂了。整体来说,这本册子设计得非常用心,让人感觉拿到手的就是一本精心制作的工具书,而不是匆忙赶工出来的产品,对得起它所承载的知识分量。

评分

我刚开始翻阅这本书时,最深刻的感受就是作者对知识的梳理达到了一个近乎苛刻的程度。很多同类型的书籍往往只是简单罗列功效,而这本书则是在阐述“为什么有效”和“如何精确使用”上下了真功夫。它并没有把那些晦涩难懂的古籍原话直接搬过来堆砌篇幅,而是用现代人更容易接受的语言进行了解读和重构,同时又保留了原著的精神内核。那种严谨的考据态度,让人觉得作者不是在“写书”,而是在做一项严谨的学术整理工作。比如,在讨论某些药材的药性时,会引用不同流派的观点进行对比分析,而不是简单地给出一个标准答案,这种多维度的视角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理解,让我不再满足于停留在表面的认知。

评分

说实话,这本书的实用价值远超我的预期。我购买它原本是想作为案头的快速参考,但使用过程中发现,它更像是一个可以随时翻阅的“思维导图”。很多我在实际操作中会犹豫的地方,比如不同体质的个体在剂量上的微调,或者与其他常见食材搭配时的禁忌,书里都有非常明确的指引。它不像那些高深的理论专著那样高高在上,而是非常接地气,仿佛身边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行家在耳提面命。我尝试按照书中的某些建议进行调整,效果立竿见影,这才是真正好书的标准——它能切实地帮助读者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停留在纸上谈兵。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我非常喜欢,它有一种老派文人的沉稳和内敛,但同时又充满了现代的求知欲。阅读起来是一种享受,因为它避免了那种生硬的、教科书式的陈述,更多地体现出一种娓娓道来的叙事感。作者在描述药材特性时,用词精准到位,既有专业性,又不失文学美感。比如描述某味药的“入肝经”作用时,那种细腻的文笔,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药力在体内流转的微妙变化。这种兼具学术深度与阅读愉悦度的文字表达,在工具书中是比较少见的,它让我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了文字本身的魅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