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家庭护理常识:农村版
定价:18.00元
作者:刘燕华,李澍晔著
出版社:京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6-01
ISBN:978780724568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俗话说“病是三分治,七分护理”。健康的个人,来自健康的家庭,在农村的每一个家庭里,无论是谁的身体健康出了问题,肯定会影响其他人的生活秩序。
过去,在农村很多家庭有了病人。更多的是“形式”上的护理.给病人做些好吃的,帮助病人料理生活,就认为是护理了。由于缺少“实质”上的护理,护理水平一直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
现代护理学认为:家庭护理应该是全方位、多层次、连续持久的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内容丰富,关联性强。主要包括护理理论、护理知识、护理道德、护理技巧、护理卫生和心理护理、康复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环境护理等。要求家庭护理人员不仅要有较高的文化知识、熟练的护理技术,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一系列的护理努力,不断增强患者的体质。焕发病人的精神斗志。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调动病人战胜疾病的内因,树立信心,早日康复。因此,做好家庭护理工作意义重大。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目录
农村家庭病房的建立
家庭成员要掌握的急救常识
农村家庭常见病的护理
家庭护理与保健的要求与技术
心理护理与心理治疗
一、护理人员的心理准备
二、全面了解病人的心理特点
三、心理护理与心理疗法
特殊病患的预防与护理
一、关注农村病人节日里的护理与保健
二、病人智力衰退的原因与预防
三、病人意外事故的预防
四、病人隐含疾病的预防与护理
科学恢复性锻炼
科学地为病人进行饮食调理
农村家庭护理的发展趋势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作者在处理一些涉及到紧急情况和慢性病管理的建议时,表现出了极强的责任心和审慎态度。他们似乎非常清楚,对于农村地区的读者来说,获取专业医疗资源的难度是远高于城市的。因此,书中对于“什么时候必须立刻送医”的判断标准,划分得极其清晰和保守。它不会轻易推荐读者自行处理高风险情况,而是会反复强调识别“危险信号”的重要性。例如,对于老年人跌倒后的处理,书里不仅教了如何进行初步的固定和观察,更重要的是,它用了很大量的篇幅来描述哪些症状(如持续性头晕、意识模糊)是绝对不容许在家中拖延的。这种对生命安全的极端重视,让我对作者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深感敬佩。这不仅仅是一本“教你怎么做”的书,更是一本“教你怎么判断风险”的书,这种风险意识的建立,对于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来说,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充满了泥土的芬芳和质朴的气息,色彩搭配上选择了那种让人感觉非常亲切的暖色调,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本书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著作,而是实实在在面向普通大众的实用指南。从纸张的触感到油墨的印刷质量,都能感受到出版社在制作这本书时所倾注的心血,没有任何廉价感,反而透着一种经久耐用的踏实感。装帧设计上没有花里胡哨的装饰,非常简洁明了,重点突出,直奔主题,这对于目标读者群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们需要的是清晰、直接的信息,而不是复杂的视觉干扰。尤其是封面上那几行小字,字体选择得非常讲究,既有足够的易读性,又带着一种老一辈人熟悉的排版风格,让人在拿起书本的一瞬间,就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人情味的乡间小院,心头涌起一股亲近感。这本书的实体感非常棒,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让人觉得内容一定很充实,绝对不是那种只靠标题吸引人的“水分书”。整体来看,这本书从外观上就成功地建立了一种信任感和实用性的初步印象,这是它能够被乡村家庭广泛接受的第一步。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中穿插了一些非常精妙的图示和插画,这些视觉辅助材料的使用是它区别于其他同类书籍的关键点。这些插画的画风非常写实,不是那种卡通化的、失真的图像,而是尽可能贴近农村家庭中实际会遇到的物品和场景。比如,在讲解如何正确使用家庭常备的体温计或血压计时,插画会将操作的每一个手势、每一个刻度的读取都清晰地描绘出来,几乎不需要文字的过多解释就能理解。更妙的是,有些插画甚至会用红圈或箭头来突出需要特别注意的细节,比如消毒液的稀释比例标识、或者包扎伤口时线头的方向。这些细致入微的视觉引导,极大地弥补了部分读者可能存在的文化水平差异带来的理解障碍,让护理知识的“落地”变得更为顺畅和可靠。可以说,这些图文结合的部分,是这本书真正实现“普及”目标的核心利器,体现了编撰者对目标受众的深刻理解和无微不至的关怀。
评分我最近在整理家里的旧书堆时,偶然翻到了这本,第一眼就被它的章节划分方式吸引住了。它没有采用那种晦涩难懂的医学术语堆砌,而是完全站在一个初次接触护理知识的普通人的角度来构建内容框架的。比如,它不是简单地罗列疾病名称,而是会根据日常生活中最常遇到的场景来设置章节,例如“老人突发呼吸困难怎么办?”或者“孩子发烧的家庭物理降温法”。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组织结构,使得读者在需要查找特定信息时,能够极其高效地定位到相关内容,大大提高了阅读的效率和针对性。而且,在每一个关键操作步骤的描述上,作者都用了非常精炼的语言,力求用最朴实的方言和日常用词来解释复杂的护理流程,这一点尤其难得。想象一下,在紧急情况下,谁有时间去啃那些长篇大论的专业解释?这本书的叙述方式就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邻居在手把手地指导你,每一步都交代得清清楚楚,让你心里有底。这种接地气的编排,才是真正体现了“常识”二字的精髓所在。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它完美地平衡了知识的准确性和表达的通俗性。在很多关于卫生习惯和疾病预防的部分,作者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生活实例来阐述道理。我记得有一段讲到饮用水卫生时,它没有用枯燥的细菌学知识,而是引用了村里过去因为水质不好导致集体生病的例子,这种叙事方式的冲击力远远大于冷冰冰的数据报告。此外,书中对于一些传统习俗的辨析也非常到位,它既尊重了农村地区长期形成的某些生活习惯,又温和而坚定地指出了其中潜在的健康风险,并给出了科学的替代方案。这种“不批判,只引导”的态度,让读者在接受新知识时心理上的阻力非常小。我可以想象,如果这本书的语言过于书面化或者带有强烈的“教育”口吻,很可能在实际推广中会遇到阻力。但它采用了对话式的、充满人文关怀的语气,使得阅读过程变成了一种平等的交流,让人心甘情愿地去学习和采纳书中的建议,这才是真正有效的知识传播之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