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建议学习的顺序
给教师的提示
贝拉·巴托克
民间舞曲
歌曲
赫尔曼·贝伦斯
嬉戏
卡尔·车尔尼
摇摆曲
乡村舞曲
安乐·迪亚贝利
小曲
威廉姆·邓肯比
小号的旋律
亚历山大·高耶迪克
俄罗斯舞曲
科内利乌斯·古利特
有人在家吗?
舞曲
伸展
如是说!
德米特里·卡巴列夫斯基
光明与黑暗
小舞曲
小豪猪
旋律
小号与鼓
小号手与回声
路易斯·科勒
小行板
如歌的旋律
旋律
青春圆舞曲
西奥多·奥斯登
春天的喜悦
路德维希·夏特
舞曲
低音歌手
丹尼尔·戈特洛布·蒂尔克
无忧无虑
决定
进行曲
莫里茨·福格尔
勇敢的骑士
《钢琴经典必弹(1)(珍藏版)》收集了适合循序渐进弹奏的,历史上的钢琴作品,同时涵盖了钢琴音乐发展史上四个不同风格的时期。我们选择的是一些精致的并且易于为大家所接受的作品。这些作品可以按照不同的级别顺序进行教学,可以使在学生在练习弹奏这些作品时逐步建立并了解一些音乐观念。
帮助钢琴学生建立良好的乐感和熟练的演奏技术是我们编辑这套系列丛书的核心理念。书中的乐谱文本我们都尽量保持原貌不做改动。我们所增加的一些指法只是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键盘手感。
《钢琴经典必弹(1)(珍藏版)》的一个重要的特色就是:通过练习,学生倾听演奏技巧的能力将会大大提高。在给教师的提示中,编者为每一部作品附加了一些练习指导,帮助学生对《钢琴经典必弹》中的每首作品进行深思熟虑的演奏。
简·玛格瑞博士,钢琴独奏家、教育家和作品诠释专家,现任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钢琴系主任,并在全美音乐教师协会和全美钢琴教育协会中任职。她的出色表现得到世界各地钢琴教师和演奏家的关注和欢迎,曾在四十多个国家演奏和教学。
巨牛图书专营店——专业正版音乐书服务商!
巨牛图书专营店——专业正版音乐书服务商!
我对于这份教材里对“技术难点”的标注方式,感到非常不满意,它流于表面,缺乏真正的洞察力。书里确实标注了大量的指法,这一点值得肯定,但这些指法大多是传统且标准的,很少能看到针对现代钢琴演奏习惯的改良建议。举个例子,在处理某首肖邦练习曲的某些段落时,原谱指法要求我用小指去触碰一个极远的音符,而这本书的注解只是简单地写了“用五指”,完全没有提及可以采用“跨指”或“拇指向内移位”等更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解决方案。这就像是拿着一张上个世纪的地图,去指导现代的登山者一样——虽然方向没错,但路线绝对不是最优的。更不用说,对于那些需要特殊触键力度(如“tenuto”或“marcato”)的表情记号,书上的批注仅仅是简单的中文翻译,根本无法传达出作曲家对音色处理的细微要求。我期待的是,能看到一些专业的演奏家在这些难点上的个人实践经验,而不是这种教科书式的、缺乏温度的“标准答案”。这些被忽略的“演奏智慧”,恰恰是决定一个学生能否真正“弹活”音乐的关键所在。
评分这张附赠的CD内容,虽然曲目覆盖面广,但演奏者的风格统一性实在太差了,听感上完全不像是一个“必弹合集”,更像是一份不同录音棚的“样带汇编”。有的曲子,比如那些比较古典的奏鸣曲片段,演奏者明显偏爱慢速和强调清晰度,每一个音符都像是在做精确的数学计算,缺乏必要的流动性和呼吸感,听起来僵硬得像机器在演奏。而紧接着的一首浪漫主义时期的练习曲,演奏风格却突然变得异常奔放,踏板运用得极其夸张,导致和声部分糊成一片,完全掩盖了旋律线的精致结构。这种风格上的巨大跳跃,对于正在学习模仿和建立自己听觉标准的初学者来说,是一个非常糟糕的示范。他们很难从中提炼出一个统一的、健康的“学习范本”。如果一个教材的配套音频不能提供一个相对稳定和高质量的演奏基准,那么它的指导价值就大打折扣了。我宁愿它只收录一位风格稳定的演奏家的演绎,哪怕曲目少一点,但至少能让学习者有一个清晰的“榜样”去对标和参考,而不是在这几首曲子之间,不断地进行痛苦的风格切换适应。
评分这本书在乐理知识的穿插讲解上,处理得简直是一塌糊涂,完全没有体现出“经典必弹”应有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它似乎把各种零散的技巧要点,东拼西凑地塞到了各个曲目之间的空白处,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递进关系。比如,第一课还在讲简单的全音符和二分音符,紧接着的下一页,突然冒出了一段关于“琶音的快速指法变化”的讨论,内容深奥晦涩,却没有任何铺垫性的练习来支撑。这对于一个刚接触钢琴的新手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挫败感来源。他们会发现,自己还搞不懂什么是高音谱号,却被要求去理解复杂的三连音节奏型。教材的编写者似乎默认了读者已经具备了某个前置知识体系,但既然定位是“入门级”的必弹教材,就应该做到知识点的最小化、最大化吸收。我希望能看到的是,每学完一个新技巧,比如“附点音符”,立刻就有一组专门针对这个难点的变奏练习,而不是让学习者在攻克一首完整曲目的同时,还要分神去解析那些散落在角落里的理论小纸条。这种“撒胡椒面”式的教学法,最终只会让学习者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学曲子,还是在学理论。
评分这本《钢琴经典必弹1》的CD光盘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爱的是它收录的曲目确实是钢琴学习者绕不开的“必经之路”,从巴赫的小步舞曲到车尔尼的小练习,每首都带着一种时代的印记和技术的奠基意义。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把CD里的每一首曲子都放在钢琴上试弹了一遍,那种感觉就像是走进了无数钢琴大师的练习室。然而,恨的是,这张光盘的音质处理得实在有些粗糙,尤其是在高频部分,总感觉有点“毛刺感”,稍微大声一点,声音就会显得有些失真,这对于我们这些追求细腻触感的学习者来说,无疑是一种折磨。更别提,有些曲目的版本选择也显得有些保守,少了一些现代演绎的活力和对速度的灵活处理,对于已经有一定基础,想追求更高演奏层次的琴友来说,可能会觉得略显单调乏味。如果能配上一个讲解更深入的配套视频,或者提供更高规格的数字音频文件,那这张专辑的价值将提升不止一个档次。现在看来,它更像是一个合格的“参考工具盘”,而非一个可以让人沉醉其中的“艺术品收藏碟”,对于那些对音色有洁癖的演奏者,可能需要多花些心思去适应它的局限性了。我倒是希望,下一版能请一位音响工程师重新混音,把那份沉淀多年的经典,用更清澈的现代声音重现出来。
评分我对这本教材的排版设计真是感到有些摸不着头脑,它似乎是为“视觉系”的初学者准备的,但对于我们这些老乐谱阅读者来说,却显得过于“花哨”了。色彩运用上,设计师似乎用尽了彩虹的所有颜色,每一页的背景色、谱号的颜色、甚至连指法标记都有不同的明度,这使得眼睛在快速扫视谱面时,注意力总是被那些不必要的装饰性元素分散。我常常需要眯起眼睛,才能从那一片五颜六色的“背景”中,准确地捕捉到那些黑白分明的音符。更别提那字体的选择了,有些小节标题竟然用了那种手写体的衬线字体,在快速阅读时,某些音符的形态都快要被挤压变形了。而且,谱子的装订方式也让人捏了一把汗,那种胶装的处理方式,一旦你想要把书本完全摊开平放在钢琴架上时,中间的跨页部分就会立刻拱起来,搞得我必须用两个沉甸甸的镇纸压住,生怕一不小心,谱子就滑到了键盘上。我明白出版方是想让教材看起来“不那么枯燥”,但音乐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感染力,何必用这种略显稚嫩的设计手法来“强行可爱”呢?它更像是为少年儿童准备的涂色本,而不是一个严谨的钢琴学习资料,这对培养成熟的音乐审美,实在是有碍无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