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美国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文森特佩尔西凯蒂的《二十世纪和声学——原创样式与应用》,是对二十世纪前60年欧美作曲家的和声实践进行总结的教科书,也是当下美国许多音乐院校正在使用的和声教材。本译著是其 第 I 个完整的中文译本,可作为我国音乐家的参考书,以及音乐院校现代和声课程的学习用书.亦可供音乐爱好者自学之用。
与其他市面上动辄堆砌术语、故作高深的乐理书相比,这本书展现出一种难能可贵的“实用主义”精神。它没有将自己定位成一个纯粹的学术论文集,而是真正对得起“教程”二字。当我尝试将书中所学的理论应用到我的编曲软件中进行试验时,发现书中的方法论指导非常具有操作性。例如,书中关于“音高类集合”如何构建一个全新的、具有内在逻辑的调性系统,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定义上,还给出了如何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来验证其听觉效果的思路。这对于当代音乐创作者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讨论不同流派冲突与融合时所持的中立和客观态度,它没有强行推销某一种理论的绝对优越性,而是引导读者去理解每一种音乐语言诞生的必然性及其在特定语境下的有效性。这使得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了开放的心态,而不是陷入教条主义的泥潭。
评分初次翻开这本音乐理论著作时,就被其严谨的结构和深刻的洞察力所吸引。它并非仅仅罗列枯燥的规则,而是将复杂的二十世纪和声概念,如十二音技法、序列主义的演变以及新的调性与无调性实践,通过清晰的图表和详实的案例进行了庖丁解牛般的剖析。作者在阐述这些前沿理论时,没有陷入晦涩难懂的象牙塔,反而巧妙地融入了历史背景的梳理,让我们能理解这些“新”和声是如何从传统中涅槃而生的。特别是关于拉赫玛尼诺夫后期作品的和声语言与斯特拉文斯基在不同创作阶段的和声实验对比分析,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本。我尤其欣赏其中对“原创样式与应用”这一核心理念的贯彻,它鼓励读者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辨识层面,更要思考如何将这些工具融入到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去,书中提供的习题和分析任务,极大地拓宽了我的思维边界,使得原本遥不可及的现代音乐听感,变得可以被逻辑和情感双重把握。这本书无疑为所有致力于深入研究二十世纪音乐语言的学者和实践者,提供了一个坚实而富有启发性的基石。
评分阅读这本书,就像是进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音乐史考察,它不仅教授“如何做和声”,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为何要如此做和声”。作者在开篇部分对二十世纪初欧洲社会思潮与音乐变革之间的互动关系的描绘,极富感染力。他没有将音乐孤立看待,而是将其置于整个艺术和哲学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比如,在谈到勋伯格的突破时,不仅仅分析了十二音体系的数学结构,更深入探讨了其背后对传统“中心”的解构,以及这种解构如何呼应了当时哲学界对形而上学的反思。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单纯的技能传授。它激发了我对音乐本体论的思考:当音乐不再被传统的调性框架所束缚时,它的意义和情感表达的载体究竟在哪里?这种思辨性的引导,让我的音乐理解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不再满足于表面的悦耳或不和谐,而是开始追问声音背后的哲学意图。
评分这本书在对一些相对小众但影响深远的音乐流派的处理上,展现了其编辑团队的专业度和广阔的视野。市面上许多教材往往将重点集中在维也纳学派或极简主义上,而对如法国具体音乐、偶然音乐中的结构性尝试,或者一些区域性的现代作曲手法,常常一笔带过。然而,这本教程却为这些“边缘”但重要的领域留出了相当的篇幅,并且提供了详细的分析案例。例如,对皮埃尔·布列兹的复调密度处理和对斯托克豪森的“场域”概念的解释,都做到了深入浅出,丝毫不含糊。这种全面性和平衡性,确保了读者能够构建一个完整、无偏见的二十世纪和声图景。它真正做到了“博采众长”,让读者在学习过程中,不会因为某个流派的相对冷门而错过重要的理论创新。这本书的广度,足以让人在接下来的数年内,都有源源不断的学习素材和研究方向。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给我的阅读体验增添了许多乐趣。纸张的质感上乘,印刷清晰,即便是那些复杂的五线谱示例和大量的和弦图示,也丝毫没有出现模糊或重叠的情况。我一直认为,一本优秀的乐理教材,其视觉呈现同样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率和心情。而这本教材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出色,它有效地平衡了学术的严谨与阅读的舒适性。我注意到作者在对特定和声进行分析时,总会配上那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作品的片段,比如对德彪西和声色彩的讨论,直接引用了《牧神午后前奏曲》中的某个乐句进行拆解,这种“所见即所得”的学习方式,大大降低了抽象理论的理解门槛。更让人称赞的是,书后的索引做得异常详尽,即便是需要快速查阅某个特定的音高集合理论或某个作曲家的特定手法时,也能迅速定位,体现出编辑团队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这本书的物理形态本身,就是一件值得珍藏的音乐工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