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代数学 9787515341873 中国青年出版社

趣味代数学 9787515341873 中国青年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别莱利曼 著
图书标签:
  • 代数
  • 趣味数学
  • 数学普及
  • 青少年读物
  • 学习辅导
  • 初中数学
  • 数学思维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9787515341873
  • 数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花晨月夕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ISBN:9787515341873
商品编码:29914475306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趣味代数学

定价:22.00元

作者:别莱利曼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15341873

字数:

页码:

版次:5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中国青年出版社于20世纪50年始引进别莱利曼的系列作品。早期出版的系列作品影响了几代读者,广受好评,多次获奖,长销不衰。然而,近年来,市场中也出现了别莱利曼作品多种多样的“翻刻版”,甚至是“改写版”,这样的读物破坏了作品的逻辑性、准确性和流畅,对学习者来说是有害无益的。为满足读者对高品质图书的需要,中国青年出版社重新修订已出版的系列作品内容,全面整理、甄选别莱利曼的其他作品,组织翻译了《趣味数学世界》等作品,还特别收录了《趣味迷宫》《趣味七巧板》等单行专辑——这些趣味无穷的学习单元是与中国读者见面。经过重新改版整理的“别莱利曼趣味科学作品全集”,共11册,分为三卷:物理卷、数学卷、天文卷。现在将*为、准确、全面的“别莱利曼趣味科学作品全集”奉献给读者,希望大家能在这位科普大师的引导下轻松跨入科学之门。

内容提要


《趣味代数学》是俄罗斯科普作家别莱利曼百余部作品之一。本书的目标一方面是帮助读者搞清、重温并且巩固已掌握的但却不“连贯”和不“牢固”的知识,另一方面还是重点培养读者对代数学的兴趣。书中回避了枯燥的说教,而是与读者分享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数学史上的难题,把一些普通代数学知识和许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了起来,一起讨论其中的代数学知识。作者在本书中所做的所有尝试与努力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他相信:读者一旦对于一门学科发生兴趣,就会加倍注意,也就能够自觉地去深入探索与学习;在兴趣的引导下所学到知识才更加“牢固”。

目录


作者介绍


雅科夫·伊西达洛维奇·别莱利曼(Я. И. Перельман,1882~1942)是一个不能用“学者”本意来诠释的学者。别莱利曼既没有过科学发现,也没有什么称号,但是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作家,但是他的作品的印刷量足以让任何一个成功的作家艳羡不已。
别莱利曼诞生于俄国格罗德诺省别洛斯托克市。他17岁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1909年毕业于圣彼得堡林学院,之后便全力从事教学与科学写作。1913~1916年完成《趣味物理学》,这为他后来创作的一系列趣味科学读物奠定了基础。1919~1923年,他创办了苏联份科普杂志《在大自然的工坊里》,并任主编。1925~1932年,他担任时代出版社理事,组织出版大量趣味科普图书。1935年,别莱利曼创办并运营列宁格勒(圣彼得堡)“趣味科学之家”博物馆,开展了广泛的少年科学活动。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别莱利曼仍然坚持为苏联军人举办军事科普讲座,但这也是他几十年科普生涯的后奉献。在德国侵略军围困列宁格勒期间,这位对世界科普事业做出非凡贡献的趣味科学大师不幸于1942年3月16日辞世。
别莱利曼一生写了105本书,大部分是趣味科学读物。他的作品中很多部已经再版几十次,被翻译成多国语言,至今依然在全球范围再版发行,深受全世界读者的喜爱。
凡是读过别莱利曼的趣味科学读物的人,无不为他作品的优美、流畅、充实和趣味化而倾倒。他将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完全结合,将生活实际与科学理论巧妙联系:把一个问题、一个原理叙述得简洁生动而又十分准确、妙趣横生——使人忘记了自己是在读书、学习,而倒像是在听什么新奇的故事。
1959年苏联发射的无人月球探测器“月球3号”传回了人类历史上张月球背面照片,人们将照片中的一个月球环形山命名为“别莱利曼”环形山,以纪念这位的科普大师。

文摘



序言



奇妙的数字世界:代数思维的探索与应用 导读: 代数,这门数学分支,常被认为是通往更深层次逻辑思维和抽象推理的桥梁。它不仅是科学、工程、经济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工具,更是培养我们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基石。本书旨在带领读者,循着清晰的脉络,深入浅出地探索代数的核心概念、演变历程及其在现实世界中的广泛应用,开启一段令人着迷的数学旅程。 第一部分:代数之源——从算术到符号的飞跃 本部分将追溯代数的历史足迹,探讨人类是如何从依赖具体数字的算术,逐步过渡到使用符号进行抽象运算的。 第一章:早期的数字与计数系统 泥板上的秘密: 考察古巴比伦文明如何通过楔形文字记录和解决简单的线性方程。 埃及的“若”: 了解古埃及人在处理分数和未知量时所采用的独特方法。 欧几里得的几何代数: 探讨古希腊数学家如何用几何图形来“证明”代数关系,这种几何化的思维如何影响了后世的代数发展。 第二章:阿拉伯的智慧与代数命名 花拉子米的贡献: 重点介绍波斯数学家穆罕默德·伊本·穆萨·花拉子米(Al-Khwarizmi)如何系统化地阐述了“al-jabr”(还原与平衡)的原理,并正式确立了代数这门学科的名称和基本框架。 代数方程的分类: 初步介绍了一次方程、二次方程以及更高次方程的雏形,以及早期求解方法(如配方法、开方法)的局限性。 第三章:文艺复兴的曙光与方程的征服 意大利代数学派的辉煌: 详细剖析塔尔塔利亚、卡尔达诺和费拉里在三次和四次方程求解上的突破性工作。这些发现不仅是数学史上的里程碑,也展现了人类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 符号系统的完善: 介绍笛卡尔引入的坐标系概念,以及韦达对代数符号(如使用字母代表未知数和系数)的规范化,使得代数表达更加简洁和通用。 第二部分:核心概念的深度剖析 本部分聚焦于代数学习中最为关键的基础概念,为后续的高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章:数域的扩展与数的本质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巩固对整数、分数以及负数概念的理解,探讨它们在代数运算中的意义。 无理数与超越数: 深入探讨 $sqrt{2}$、 $pi$ 等无理数的特性,以及它们如何迫使数学家重新定义“数”的概念。 复数的诞生与几何意义: 介绍虚数单位 $i$ 的引入,并从几何角度(复平面)解释复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其在解决特定代数问题中的强大能力。 第五章:代数表达式的精妙艺术 多项式的运算与分解: 系统讲解多项式的加减乘除、因式分解的常用技巧(如提取公因式、平方差、十字相乘法等),强调分解在简化复杂表达式中的作用。 分式与有理表达式: 探讨如何处理包含变量的分式,以及对表达式进行通分、约分的操作,注意定义域的限制。 第六章:方程与不等式的王国 线性方程组的解法: 详细阐述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并引入矩阵思想的初步概念,用于处理多变量问题。 二次方程的全面解析: 深入探讨判别式(Delta)的意义,它如何决定了方程解的性质(实数解、复数解)。展示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 不等式的逻辑: 学习如何解一元和二元不等式,理解区间表示法,以及在求解过程中保持不等式方向不变的原则。 第三部分:代数在结构中的体现 代数并不仅限于求解 $x$ 的值,它更关乎结构、关系和变换。 第七章:函数——关系的抽象表达 函数的定义与特性: 明确函数的“输入-输出”关系,掌握定义域、值域的概念。 初等函数图谱: 详细描绘和分析一次函数(直线)、二次函数(抛物线)的图像特征、顶点坐标和对称轴,理解参数变化对图像的影响。 反函数与复合函数: 探讨函数之间的反演关系,以及将多个函数串联起来形成新函数的方法,理解其在建模中的应用。 第八章:数列与级数——无限的规律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介绍这两种最基本的数列结构,掌握它们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 级数的收敛与发散: 引入无限求和的概念,探讨无穷等比级数在特定条件下的求和,体会“无限”概念的精确处理。 第九章:矩阵代数初探 矩阵的诞生与表示: 介绍矩阵作为一种组织大量数据的工具,以及如何进行矩阵的加减和乘法运算。 行列式的初步应用: 探讨行列式在判断二元线性方程组解的唯一性中的作用,为线性代数打下直观基础。 第四部分:代数思维的应用与拓展 代数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利器。本部分将展示代数思维如何渗透到不同领域。 第十章:建模:从现实到方程 应用题的转化: 教授如何识别应用题中的已知量、未知量和数量关系,并将其转化为代数方程。 经济学中的代数: 模拟简单的供需关系模型,解析成本、收入和利润之间的线性关系。 物理学中的应用: 利用位移、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演示如何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自由落体等经典物理问题。 第十一章:密码学与代数 模运算与同余关系: 介绍数论中的基础概念,解释模运算如何成为现代密码学(如RSA算法)的基础。 置换与加密: 简要说明如何使用简单的代数变换来实现信息的混淆与解密。 结语:代数之美与未来展望 代数不仅仅是一套计算规则,它是一种看待世界、分析结构、进行逻辑推理的强大思维模式。掌握了代数,就如同拥有了一把万能钥匙,可以开启科学、技术乃至艺术领域中更深层次的奥秘。本书的结束,是读者探索更广阔的数学世界的开始。 --- 本书特色: 循序渐进: 从历史回顾到核心概念,再到高阶应用,确保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概念清晰: 避免晦涩的术语堆砌,力求用最直观的方式解释抽象的数学原理。 强调理解: 不满足于公式的罗列,注重公式背后的逻辑推导和几何直观性解释。 丰富的实例: 每个章节均配有精心设计的例题和思考题,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知识。

用户评价

评分

终于拿到这本《趣味代数学》了,包装得挺严实,书的质感也很好,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很有分量。我一直对数学,尤其是代数,抱有一种又爱又怕的情感。爱它逻辑严谨,充满智慧,怕它抽象枯燥,难以捉摸。最近总觉得大脑有点生锈,想找点能激发思维的书来读读。在书店里翻阅的时候,无意间被这本书的书名吸引住了,觉得“趣味”二字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像它的名字一样,让我重新找回对数学的兴趣,不再把它当成考试科目,而是当作一种探索世界的工具。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解释一些初中高中阶段我没完全理解透彻的概念,比如那个困扰我多年的“负负得正”到底是怎么来的,还有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方程组,背后有没有什么更巧妙的解法。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不再对代数式感到头疼,而是能用一种轻松愉快的态度去面对它们,甚至从中发现数学的艺术之美。这本书是否能做到这点,我拭目以待。

评分

拿到《趣味代数学》后,我最期待的是它能否帮助我摆脱对代数题的“恐惧症”。我总是在解题的时候,看到复杂的代数式就头晕,不知道从何下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独特的解题思路和技巧,让我能够用一种更加灵活和创新的方式去解决代数问题。比如说,会不会介绍一些“以退为进”的解题方法,或者一些“巧用对称性”的技巧?我也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有趣的代数谜题和挑战,让我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我的代数思维能力。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让我在面对各种代数问题时,都能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评分

拿到《趣味代数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的排版很舒服,字体大小适中,不会觉得压抑。我一直认为,好的科普读物不应该只是枯燥的公式堆砌,而应该有故事、有温度。我希望这本书能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将抽象的代数概念具象化。比如说,它会不会用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来解释变量和方程的含义?又或者,会不会讲一些数学家们在探索代数过程中遇到的趣闻轶事,让我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的逻辑性,还在于它背后的人文精神?我特别想知道,代数最早是怎么产生的?是谁第一个想到用字母来表示未知数?这些问题的答案,我想一定能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更加投入,也更能体会到代数学的博大精深。我期待这本书能给我带来惊喜,让我不再觉得代数是冷冰冰的数字游戏,而是充满生命力的智慧探索。

评分

我一直对数学史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代数学作为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发展历程充满了传奇色彩。我希望《趣味代数学》这本书能够给我讲述代数发展过程中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我想知道,古代的数学家们是如何在没有现代符号和工具的情况下,一步步摸索出代数的基本原理的?他们是如何克服研究中的重重困难,最终建立起如此庞大而精密的数学体系的?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介绍一些伟大的代数学家,比如印度数学家婆罗摩笈多、阿拉伯数学家花剌子米,以及后来欧洲的笛卡尔、牛顿等人。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和学术贡献,我相信会让我更加敬佩数学的魅力,也更能体会到知识传承的珍贵。

评分

不得不说,《趣味代数学》这本书的设计风格我很喜欢。封面虽然简洁,但却透露着一种现代感和探索欲。我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我一直觉得,数学,尤其是代数,是理解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基础。无论是物理学、工程学,还是计算机科学,都离不开代数的概念。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一个更加扎实的代数基础,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那些更高级的科学理论。我希望书中能够循序渐进地讲解,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逐步深入。我特别好奇,书中会不会涉及到一些关于代数在现代科技中的具体应用?比如,如何用代数来模拟一个物体的运动轨迹,或者如何用代数来加密信息?如果能看到这些内容,我相信我的学习兴趣会更加浓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