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一碗好汤养全家

煲:一碗好汤养全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甘智荣 著
图书标签:
  • 汤品
  • 养生
  • 家常菜
  • 煲汤
  • 食谱
  • 健康饮食
  • 家庭料理
  • 滋补
  • 快手菜
  • 美食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 重庆出版社
ISBN:9787229108168
版次:1
商品编码:1186248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功夫厨房”系列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3-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24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从选料、炊具、火候、配水下功夫,打造味美、滋补的营养靓汤,满足全家人的需要。

食材内容丰富,汤品应有尽有,且每一道汤品都配有二维码视频。

内容简介

玩转厨房,一本书带您轻松掌握“煲汤”功夫!

说到汤,全国各地在选材、煲制功夫上各有千秋,但是中国*正宗的汤品文化还是广东地区的老火汤。广东人所谓的老火汤,特指熬制时间长、火候足,既取药补之效,又取入口之甘甜味的鲜美汤水。另外,他们对炊具的使用也非常讲究,多采用陶煲、砂锅、瓦锅为煲煮容器,延用着传统的独特烹调方法,既保留了食材的原始真味,汤汁也较为浓郁鲜香,滋补身体的同时,又有助于消化吸收。

《煲:一碗好汤养全家》以广东地区煲汤手法为基础,同时考察其他地区的煲汤技艺,特意编写了这本教人煲汤的美食书。本书**章,首先介绍了一些关于煲汤的基础知识,比如煲汤的基本流程、煲汤的器具选择、煲汤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等;第二至七章介绍了各式各样的汤品,如素菜汤、肉汤、禽蛋汤、水产汤、药膳汤、甜汤等,及其详细做法,并配有分步详解图片和对应的二维码视频,让您在家也能轻松煲汤,更让您家的餐桌上每天都能有一碗好汤!


作者简介

甘智荣,国家考评员、中国烹饪大师、名菜品鉴高级顾问、深圳饮食协会名厨委员会专家委员,曾荣获“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大厨奖、“环球厨神·国际挑战赛”银奖。

内页插图

目录

PART 1 百食汤为先

002 / 饭前喝汤养胃又减肥

003 / 实用“煲具”大公开

004 / 煲汤的原则

006 / 避免踏入煲汤误区

007 / 煲汤的南北差异

008 / 如何煲出美味鲜汤

010 / 营养煲汤“增味”小技法

PART 2 清爽可口素菜汤

014 / 白菜冬瓜汤

015 / 包菜菠菜汤

017 / 萝卜瘦身汤

018 / 胡萝卜西红柿汤

019 / 枸杞红枣芹菜汤

021 / 香菇白菜黄豆汤

022 / 西红柿洋葱汤

023 / 佛手胡萝卜马蹄汤

025 / 翠衣冬瓜葫芦汤

026 / 莲藕海带汤

027 / 莲藕海藻红豆汤

029 / 丝瓜豆腐汤

030 / 慈姑蔬菜汤

031 / 慈姑花菜汤

033 / 南瓜绿豆汤

034 / 苦瓜豆腐汤

035 / 山药冬瓜汤

037 / 香菇丝瓜汤

038 / 节瓜西红柿汤

039 / 土豆疙瘩汤

041 / 金针菇蔬菜汤

042 / 香菇魔芋汤

043 / 菌菇豆腐汤

045 / 姜葱淡豆豉豆腐汤

PART 3 浓香醇美畜肉汤

048 / 山楂黑豆瘦肉汤

049 / 猴头菇山楂瘦肉汤

051 / 丝瓜肉片汤

052 / 蚕豆瘦肉汤

053 / 芥菜瘦肉豆腐汤

055 / 腊肉萝卜汤

056 / 葛根猪骨汤

057 / 雪莲果猪骨汤

059 / 腰豆莲藕猪骨汤

060 / 枸杞黑豆煲猪骨

061 / 芦荟猪骨汤

063 / 西红柿苦瓜排骨汤

064 / 萝卜排骨汤

065 / 胡椒猪肚芸豆汤

067 / 腐竹栗子猪肚汤

068 / 淮山胡椒猪肚汤

069 / 红枣白萝卜猪蹄汤

071 / 川味蹄花汤

072 / 淮山板栗猪蹄汤

073 / 花生眉豆猪蹄汤

075 / 胡萝卜猪蹄汤

076 / 丝瓜虾皮猪肝汤

077 / 红枣猪肝冬菇汤

079 / 芸豆羊肉汤

080 / 南瓜豌豆牛肉汤

081 / 牛肉蔬菜汤

083 / 芸豆平菇牛肉汤

PART 4 软滑营养禽蛋汤

086 / 猴头菇煲鸡汤

087 / 山药麦芽鸡汤

089 / 黑豆莲藕鸡汤

090 / 花生鸡爪节瓜汤

091 / 青橄榄鸡汤

093 / 黑豆乌鸡汤

094 / 仙人掌乌鸡汤

095 / 滑子菇乌鸡汤

097 / 枸杞木耳乌鸡汤

098 / 黑蒜鸡汤

099 / 菠萝苦瓜鸡块汤

101 / 酸萝卜老鸭汤

102 / 黄豆马蹄鸭肉汤

103 / 红豆鸭汤

105 / 鲜蔬腊鸭汤

106 / 菌菇冬笋鹅肉汤

107 / 薄荷水鸭汤

109 / 菌菇鸽子汤

110 / 胡萝卜鹌鹑汤

111 / 干贝冬瓜煲鸭汤

113 / 橄榄栗子鹌鹑

114 / 苋菜豆腐鹌鹑蛋汤

115 / 鹌鹑蛋鸡肝汤

117 / 马齿苋蒜头皮蛋汤

118 / 黄花菜鸡蛋汤

119 / 紫菜萝卜蛋汤

121 / 西红柿紫菜蛋花汤

……

前言/序言

总序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工作之余越来越渴望美食的慰藉。如果您是在职场中打拼的上班族,无论是下班后疲惫不堪地走进家门,还是周末偶有闲暇希望犒劳一下辛苦的自己时,该如何烹制出美味可口而又营养健康的美食呢?或者,您是一位有厨艺基础的美食达人,又如何实现厨艺不断精进,烹制出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不断赢得家人朋友的赞誉呢?当然,如果家里有一位精通烹饪的“食神”那就太好了!然而,作为普通百姓,延请“食神”下厨,那不现实。这该如何是好呢?尽管“食神”难请,但“食神”的技能您可以轻松拥有。求人不如求己,哪怕学到一招半式,记住烹饪秘诀,也能轻松烹制一日三餐,并不断提升厨艺,成为自家的“食神”了。

  为此,我们决心打造一套涵盖各种烹饪技法的“功夫厨房”菜谱书。本套书的内容由名家指导编写,旨在教会大家用基本的烹饪技法来烹制各大菜系的美食。这套丛书包括《炒:有滋有味幸福长》《蒸:健康美味营养足》《拌:快手美味轻松享》《炖:静心慢火岁月长》《煲:一碗好汤养全家》《烤:喷香滋味绕齿间》六个分册,依次介绍了烹调技巧、食材选取、营养搭配、菜品做法、饮食常识等在内的各种基本功夫,配以精美的图片,所选的菜品均简单易学,符合家常口味。本套书在烹饪方式的选择上力求实用、广泛、多元,从最省时省力的炒、蒸、拌,到慢火出营养的炖、煲,再到充分体现烹饪乐趣的烤,必能满足各类厨艺爱好者的需求。

  该套丛书区别于以往的“功夫”系列菜谱,在于书中所介绍的每道菜品都配有名厨示范的高清视频,并以二维码的形式附在菜品旁,只需打开手机扫一扫,就能立即跟随大厨学做此菜,从食材的刀工处理到菜品最终完成,所有步骤均简单易学,堪称一步到位。只希望用我们的心意为您带来最实惠的便利!

前言

汤膳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古人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宁可食无馔,不可饭无汤。”当夜色降临,天色渐晚,鸟儿归巢,人们回家,家家户户亮起灯,主妇们拎着刚买回来的菜,洗菜,开火,在厨房里煲上一锅香浓的汤,这是多么能够抚慰人心的温暖。春天一碗健脾祛湿的山药汤,夏天一碗消暑解渴的绿豆汤,秋天一碗滋阴润燥的银耳汤,冬天一碗暖心暖胃的羊肉汤,这永远都是餐桌上永恒不变的吸引力。

说到汤,全国各地在选材、煲制功夫上各有千秋,但是中国最正宗的汤品文化还是广东地区的老火汤。广东人所谓的老火汤,特指熬制时间长、火候足,既取药补之效,又取入口之甘甜味的鲜美汤水。另外,他们对炊具的使用也非常讲究,多采用陶煲、砂锅、瓦锅为煲煮容器,延用着传统的独特烹调方法,既保留了食材的原始真味,汤汁也较为浓郁鲜香,滋补身体的同时,又有助于消化吸收。

本书就是一本教您煲汤的书。首先,第一章中我们先为您介绍一些关于煲汤的基础知识,包括煲汤的原则、煲汤基本流程、煲汤器具的选择和煲汤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希望这些内容能够为您煲出一锅好汤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在第二章到第七章中,我们挑选了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汤品,按照素菜汤、畜肉汤、禽蛋汤、水产汤、药膳汤、甜汤的分类为您呈现,让您有更多的选择。如果您的家里有孩子,可以经常煲一些健脑益智、增高助长的汤给孩子喝;如果家里有长辈,可以煲一些补钙、易于消化的汤给长辈喝;男性工作压力大,可以喝一些减压、强身健体的汤;女性可常喝一些补血养颜、润泽肌肤的汤。

希望在您和家人的餐桌上,每天都有一碗好汤。



《百味人间:一席家宴的温情与智慧》 (字数:约1500字) 引言:烟火气中的哲思 人的一生,行囊中装满了酸甜苦辣,但最能抚慰灵魂的,莫过于那一蔬一饭间的烟火气息。我们寻常百姓家,柴米油盐,锅碗瓢盆,构筑了一个个温暖的领地。这不是高堂之上摆放的精致菜肴,而是炉火旁升腾的真实生活。《百味人间:一席家宴的温情与智慧》,并非一本探讨食材科学或养生奥秘的专业书籍,它更像是一本带着温度的家庭生活切片,一卷描绘寻常日子里蕴含的哲理画轴。 本书以“一席家宴”为核心载体,串联起三代人的生活轨迹、情感纠葛与文化传承。它探讨的不是如何炖出一碗“最好的汤”,而是“为什么”我们要围坐在餐桌旁,在彼此的陪伴中卸下白日的伪装。 第一章:老灶台上的时光回响 这一章,我们将目光投向“老灶台”。它不是冰冷的烹饪工具,而是记忆的容器。作者追忆了祖母掌勺的年代,那个物资相对匮乏,却充满了“珍惜”二字的厨房。 一、光阴的刻度:从粗茶淡饭到精打细算 书中细致描绘了那个年代的食材处理方式——如何将边角料物尽其用,如何通过慢火熬煮将普通食材的潜力激发到极致。这不是为了省钱,而是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劳动的尊重。比如,对于一根老萝卜的运用,可以从腌渍到入汤,每一步都蕴含着母亲那一代人与土地的对话。 二、集体记忆的共振:那碗“味道不对”的饭 家宴的意义,往往在于“熟悉”。但有趣的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标准味道”。本书探讨了家庭成员对于同一道菜(如红烧肉或清炒时蔬)因成长环境和口味偏好差异而产生的微妙分歧。这些分歧,恰恰是家庭成员独立人格的体现,是温和碰撞的开始。一个家庭的和谐,不是要求口味完全统一,而是学会欣赏彼此味蕾上的差异。 三、传承的无声密码:手感的重量 很多传统手艺,是无法用精确的克数和火候来衡量的。书中详细记录了祖辈做饭时那些“凭感觉”的瞬间:舀油的幅度,揉面的力度,收汁的时机。这些“无声的密码”,是血脉相连的具象化表现。我们继承的不仅是菜谱,更是那种面对生活、认真对待每一件事的态度。 第二章:餐桌上的权力与和解 餐桌,是家庭的缩影,也是权力的微观展示场。它既是展示地位、分配资源的地方,也是化解矛盾、进行情感交流的“中立地带”。 一、座次的学问:谁坐主位? 本书剖析了传统的餐桌礼仪,以及在新一代家庭中,这些礼仪如何被解构与重塑。是长者居中,还是轮流坐庄?这种座次的变迁,映射着家庭权力结构的悄然转移,从绝对权威到协商共治。 二、饭桌上的“禁谈话题” 为什么有些家庭的饭桌上,总是避免谈论工作压力、财务状况或教育分歧?作者认为,家宴是心灵的“避风港”,人们下意识地希望在这段时间内保持轻松与愉快。但这是否会演变成逃避问题?书中通过几个充满张力的家庭场景,探讨了“沉默的爱”与“坦诚的沟通”之间的平衡艺术。真正的和解,或许不是在饭桌上爆发争吵后立刻解决,而是在共同进食的宁静中,让情绪自然冷却。 三、“剩菜”的哲学:不浪费即是美德 关于“剩菜”的讨论,是本书社会观察的一部分。在光盘行动的背景下,如何处理前一天的菜肴?是掩盖其“二手”的身份,还是坦然地将其重新塑造成一道新菜?这反映了一个家庭对待“资源”和“体面”的态度。将剩菜做出新意,需要的不仅仅是烹饪技巧,更是打破固有观念的勇气。 第三章:从“家宴”到“生活”的延伸 家宴并非孤立事件,它是家庭价值观向外辐射的基点。本章探讨了如何将餐桌上学到的“合作”与“共享”精神,融入到更广阔的生活领域。 一、味觉的地图:旅行与归属感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外就餐或购买预制菜。本书反思了这种便利性对“家的味道”的侵蚀。作者鼓励读者将旅行中尝到的异域风情,以家庭成员都能接受的方式,融入到日常烹饪中,使家宴成为一个动态的、不断接收新信息的开放系统。家的味道,不应是停滞不前的怀旧,而是不断融合的创造力。 二、食物背后的故事:食材的社会责任 不再局限于自家厨房,本书将视角转向食材的来源。有机耕种、本地采购、季节性饮食——这些选择背后,是家庭对环境、对生产者的一种承诺。我们吃下的每一口,都连接着更广阔的农业生态系统。一顿“负责任的”家宴,是家庭教育中关于社会责任感的生动一课。 三、慢工出细活:生活节奏的调整 在效率至上的时代,愿意花时间为家人做一顿饭,本身就是一种奢侈的表达。本书推崇“慢”的哲学。这种“慢”,体现在选菜时的耐心、洗菜时的专注、等待汤汁沸腾时的宁静。它提醒我们,真正的生活品质,不在于我们拥有多少物质,而在于我们愿意投入多少“在场感”给身边的人和事。 结语:这碗饭,是给自己的交代 《百味人间:一席家宴的温情与智慧》的最终落点,回归到每一个个体。那不是一碗汤的配方,而是我们如何面对生活中的不完美、如何在平凡中寻找意义的答案。每一顿饭,都是对自我生活态度的确认。当你拿起筷子,与家人共享这片刻的安宁时,你不仅仅是在满足生理需求,更是在履行与生活达成的,最深沉的盟约。这是一场关于“活着”的,有滋有味的哲学探讨。

用户评价

评分

《煲:一碗好汤养全家》这本书,可以说是意外的收获,却又恰恰填补了我长久以来的一个“盲点”。一直以来,我总觉得养生是件很复杂的事情,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昂贵的食材,普通家庭很难做到。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作者用一种非常生活化、却又充满智慧的方式,将“煲汤”这件看似小事,提升到了“养全家”的高度。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食材搭配”的细致讲解,很多经典的搭配背后的道理,作者都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清楚了,比如为什么山药和芡实一起煲会更好,或者为什么有些食材不宜同食。这些知识点,让我觉得每次煲汤都更加“有章可循”,不再是凭感觉乱来。我尝试了书中“润肺止咳汤”的配方,家里老人最近嗓子不舒服,喝了这个汤之后,咳嗽情况明显缓解,这让我打心底里感到高兴。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养生,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最日常的厨房里。它教会我如何用最简单、最经济的方式,为家人打造一份健康的保障,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关爱,才是最珍贵的。

评分

这本《煲:一碗好汤养全家》真是解了我多年的燃眉之急!作为一个常年在外工作的上班族,回家做饭总是匆匆忙忙,食材搭配更是头疼,更别提什么“养生”了,能吃饱就不错了。每次看到市面上各种养生书籍,要么是图文并茂但操作复杂,要么是文字枯燥晦涩,实在提不起兴趣。但这本书不一样,它的封面就透着一股温暖和实在,里面的内容更是如其名,直击“好汤”的核心。我特别喜欢它关于食材选择的部分,讲得特别细致,比如不同季节适合煲什么汤,每种食材的功效、属性,还有如何挑选新鲜的食材,这些都是我以前完全不会注意到的细节,但读完之后豁然开朗。而且,书中介绍的汤方,大部分都是我平时就能买到的常见食材,不会有太多稀奇古怪的配料,这大大降低了实践的难度。我试着做了几款,比如给孩子煲的“元气满满鸡汤”,味道鲜美,连平时不爱喝汤的他都多喝了好几碗;还有给家里老人煲的“舒缓关节汤”,老人家喝了之后说感觉轻松了不少。这本书真的让我觉得,煲汤不再是一件难事,而是一种可以融入日常生活的关爱方式。它教会我如何用最简单的方式,为家人带来最健康的滋养,这种成就感和幸福感是无与伦比的。

评分

读完《煲:一碗好汤养全家》,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煲汤可以这么简单有趣!”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厨房小白,对煲汤的概念停留在“放点料,加水,慢慢炖”的层面,总觉得需要很多技巧和经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用一种非常生活化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煲汤的原理,从火候的控制,到调味的技巧,再到食材的搭配禁忌,都讲得非常清楚明白,而且非常接地气。我最喜欢的是它里面列举的各种“小窍门”,比如如何让汤色更浓郁,如何去除肉类的腥味,这些都是非常实用的干货,不是那些空洞的理论。我尝试了书中的“暖身驱寒汤”,感觉效果立竿见影,尤其是在天气转凉的时候,喝一碗热乎乎的汤,整个人都暖和起来了。而且,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图片清晰,步骤明了,即使是第一次尝试煲汤的人,也能轻松上手。它不仅仅是一本菜谱,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辈在手把手教你如何做出一碗有温度、有营养的好汤。我感觉自己越来越爱上煲汤这件事了,也越来越有信心为家人煲出更多美味健康的汤品。

评分

作为一位对健康饮食有着不懈追求的家庭主妇,《煲:一碗好汤养全家》这本书给了我巨大的惊喜和启发。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了一堆汤谱,它更像是一本关于“用爱煲汤”的生活指南。作者在书中不仅分享了各种实用美味的汤品,更重要的是,她传递了一种“慢生活”、“用心关爱家人”的理念。我非常喜欢书中关于食材“时令性”的解读,让我明白了为什么不同季节的汤品会有所不同,以及如何根据季节的变化来调整食材,达到最佳的养生效果。我尝试了书中推荐的“健脾开胃汤”,特别适合那些食欲不振的家人,我女儿最近食欲不振,喝了这个汤之后,胃口明显好转,这让我欣喜不已。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朴实真诚,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家人深深的爱意,读起来让人倍感温暖。我不再仅仅把煲汤看作是完成一项任务,而是把它当作是一种与家人沟通、表达爱的方式。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厨房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坚信,一碗好汤,真的可以滋养全家人的身心。

评分

《煲:一碗好汤养全家》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厨房新手”量身定做的!一直以来,我对煲汤都抱着一种敬畏的态度,觉得那是一门高深的学问,需要天赋和经验。但这本书的出现,完全打破了我的固有观念。作者的文字风格非常亲切,就像一位老朋友在跟你分享秘籍,没有那些复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最直白的语言,告诉你煲汤的每一个细节。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循序渐进”的理念,它没有一开始就教你多么复杂的汤品,而是从最基础的食材处理、火候掌握开始,一步步引导读者建立信心。我试着做了书里推荐的“清肝明目汤”,没想到效果这么好,我平时经常用眼过度,喝完之后感觉眼睛舒服了很多,而且汤的味道也特别清淡鲜美,一点也不油腻。最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煲汤并不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相反,它可以是一种放松心情、享受生活的方式。每天下班后,为家人煲上一碗汤,看着他们喝下去时满足的表情,那种幸福感是金钱买不到的。这本书让我找到了在家也能轻松养生的方法,感觉自己离“健康生活”又近了一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