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餐桌上的中——人参
售价:22.00元
作者:叶锦先,史翔 编著
出版社:金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08297613
字数:
页码:17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基本信息
书名:餐桌上的中——人参
售价:22.00元
作者:叶锦先,史翔 编著
出版社:金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08297613
字数:
页码:17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内容提要
本书为《餐桌上的中》系列,人参有“草之王”的称号,驰名中外、老少皆知的名贵材,应用历史悠久。本书简单介绍了人参的基础常识,括人参的加工、使用、选购、贮藏,以及人参的营养成分与功效、理作用与用经验等。
文摘
暂无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
编辑推荐
暂无相关内容
目录
章 认识人参
形态特征
生长习性
神话传说
历史文化
人参的种类
炮制同参的种类
主要成分
营养功效
临床应用
人参作用的双向性
配伍附子
配伍阿胶
配伍雄黄
配伍白术
配伍五味子
配伍石菖蒲、莲子
配伍当归
配伍龙骨
配伍磁石
配伍枇杷叶
配伍黄芪
配伍茯苓
配伍蛤蚧
配伍三七
配伍生石膏
配伍牛地黄
配伍升麻
配伍木香
配伍诃子
配伍丹参
配伍鹿茸
配伍莲子
配伍黄连
配伍十姜
配伍紫苏、前胡
配伍大黄
配伍大花、淮山
配伍黄芪、甘草
配伍酸枣仁、黄芪
配伍胡桃肉
配伍熟地、麦冬
第二章 养生人参佳肴
第三章 妙用人参调理身体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
编辑推荐
暂无相关内容
目录
章 认识人参
形态特征
生长习性
神话传说
历史文化
人参的种类
炮制同参的种类
主要成分
营养功效
临床应用
人参作用的双向性
配伍附子
配伍阿胶
配伍雄黄
配伍白术
配伍五味子
配伍石菖蒲、莲子
配伍当归
配伍龙骨
配伍磁石
配伍枇杷叶
配伍黄芪
配伍茯苓
配伍蛤蚧
配伍三七
配伍生石膏
配伍牛地黄
配伍升麻
配伍木香
配伍诃子
配伍丹参
配伍鹿茸
配伍莲子
配伍黄连
配伍十姜
配伍紫苏、前胡
配伍大黄
配伍大花、淮山
配伍黄芪、甘草
配伍酸枣仁、黄芪
配伍胡桃肉
配伍熟地、麦冬
第二章 养生人参佳肴
第三章 妙用人参调理身体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似乎陷入了一种过于学术化的泥潭,让“餐桌”这个充满烟火气的词汇显得有些疏离。比如,书中用了大量的篇幅去考证人参在古代医籍中的不同名称演变,以及不同产地人参在炮制工艺上的细微差别,这些内容无疑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识,但对于我这个普通消费者而言,阅读体验有点像是被迫参加了一场高强度的专业研讨会。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作者能用更贴近生活的语言,讲述人参如何从深山被采摘,经过怎样的加工最终进入我们的厨房。书中的配图也大多是古籍的摹本或者抽象的理论图示,缺乏那种让人食指大动的、色彩鲜艳的成品药膳照片,这使得“餐桌”的意象始终未能真正立起来。总而言之,这本书的知识密度很高,但可操作性很低,就像一个理论教授在讲解如何做一道菜,所有的理论都讲透了,但就是没有告诉你火候该开多大,盐该放多少。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过于古奥和书面化,读起来颇有些费劲,完全没有“餐桌”所应有的那种亲切感和温暖感。作者似乎更倾向于使用严谨的学术术语和典故,每一个论断都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中医药背景知识才能完全领会。举个例子,书中描述人参的“益气固脱”功效时,引用了大量的古代医案和晦涩的文言文,如果能用一句现代人能立刻理解的话来解释,比如“当你感到极度疲惫,气力不济时,它能帮你迅速恢复活力”,效果会不会更好?我希望这本书能扮演“餐桌上的引路人”,用温暖、鼓励的语气,引导新手走进人参的世界,而不是像一位严厉的考官,要求读者先通过中医药学的基础考试。阅读的愉悦感因此大打折扣,我不得不经常停下来查阅一些陌生的专业词汇,这完全打断了品读药膳乐趣的想象过程。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很有吸引力,感觉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传统智慧的大门,但翻开后我发现,它似乎更侧重于宏观的视角,对具体如何“运用”中药——尤其是像人参这样重要的药材——在日常饮食中进行调理和保健,着墨不多。我原本期待能读到一些具体的食谱、药膳搭配的详尽说明,或者针对不同体质人群如何科学地将人参融入餐桌的实用指南。然而,这本书的叙事线索更像是在描绘中医药文化的一幅广阔的画卷,探讨了其历史渊源、哲学基础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它花了大量的篇幅去构建中医药的理论体系,比如阴阳五行、藏象学说等,这些知识固然重要,对于理解中医药的底层逻辑很有帮助,但对于一个急切想知道“我今天晚餐该怎么加点人参来补补气”的读者来说,这种理论上的深度略显空泛。我希望能看到更多像“文火慢炖的黄芪炖鸡中,人参的放置时机和用量”这种手把手的操作细节,而不是停留在对人参药性“温补元气”的反复强调。感觉这本书更像是一部中药文化史或理论导论,而不是一本实用的“餐桌指南”。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令我有些摸不着头脑。它一会儿讲人参的药理作用,一会儿又跳到古代文人雅士饮茶的场景描绘,再穿插一些对现代食品工业的批判。这种跳跃性使得阅读的连贯性大打折扣,读到后面感觉内容非常零散,不像是一本围绕“餐桌”主题精心编排的指南。我本来以为会看到一个清晰的脉络,比如第一部分讲人参的选购与鉴别,第二部分是针对不同病症的食疗方,第三部分是常见误区。结果,内容仿佛是作者多年来积累的笔记的随意汇编,虽然每一小段都有其价值,但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核心主线来串联。特别是关于“餐桌”的部分,我几乎找不到几页是专门讨论如何在日常三餐中轻松、安全地添加人参的。如果作者能将重点聚焦在“如何让中药融入日常烹饪美学”这一核心上,这本书的价值会提升一大截。目前的形态,更像是一本分散的、关于人参的百科全书的节选。
评分从装帧和设计上看,这本书试图营造一种古典的氛围,但最终效果却略显沉闷。封面设计和内页排版都偏向于传统的古籍风格,这或许是为了衬托“中药”的厚重历史感。然而,与“餐桌”这个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我们谈论餐桌上的食物,自然会期待一些明亮、诱人的视觉元素,能激发我们对美食的渴望。这本书里缺乏那种能让人联想到“美味”和“健康搭配”的色彩和布局。内容上,虽然强调了人参的药用价值,但在如何通过烹饪技巧来最大程度地保留其有效成分、或者如何通过调味来平衡其略带苦涩的口感等“厨房实战”问题上,着墨极少。它更像是在讲述“人参是什么”,而不是“人参怎么吃”。对于追求生活品质和健康饮食的现代读者来说,这本书更像是一份严肃的理论参考资料,而不是一本可以随时翻阅、即刻下厨的实用手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