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克平带您足不出户品四方佳肴美馔,开卷有益谈食文化掌故趣闻。食里有乾坤,自乐在其中。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食材妖娆】好食材才有好味道,真材实料带给你舌尖玩美感受。
【四方美馔】带您“走”遍大江南北品尝各地真实、特色的味道。
【寻根溯源】闲谈美食佳酿掌故趣闻,上一道菜,说一个故事。
【谈荤论素】食里自有大乾坤,治大国若烹小鲜。
董克平,《舌尖上的中国》美食顾问,央视《中国味道》总顾问,《上菜》评委,搜狐吃货自媒体联盟会长。美食专栏作家,著名美食评论家。
大足的邮亭鲫鱼
邮亭鲫鱼是重庆大足的名吃。去大足看大足石刻的途中,
我们拐出高速公路,去了“巴渔人家”吃邮亭鲫鱼。邮亭是
个地名,是大足的一个镇。古时候邮传信件文书,走的是驿路,
途中有供人休息的场所,也就是驿站。信使、官差走得累了、
饿了,会在驿站休息一下,喝口茶吃口饭,养足精神继续赶路。
这样的驿站也成为商旅客人歇脚饮茶的地方,邮亭就是这样
一个地方。以驿站的功效得名的邮亭,逐渐发展成一个乡镇。
因为有人驻留,围绕着驿站会附生一些服务行业,酒楼是必
不可少的,邮亭这个地方产鲫鱼,拿来炖煮调味后很受客人
的喜欢,于是便有了以地名命名的大足名吃——邮亭鲫鱼。
邮亭鲫鱼的做法和一般的川菜没什么两样,麻辣当先,
鲜汤随后,还有就是主食材鲫鱼了。如果你人品好又有当地
人带着,大致可以吃到用野生鲫鱼做的邮亭鲫鱼。如果只是
慕名而去,随便找一家做邮亭鲫鱼的馆子,估计用的就是鱼
塘里的鲫鱼了。不过如果你以前没有吃过这道菜,养殖的鲫
鱼做成的味道也是不错的,只是鱼肉的口感要差一些。做邮
亭鲫鱼少不了泡椒、郫县豆瓣、辣椒粉、姜米、花椒等,把
这些原料炒香,待锅中油、汤呈红色时,再下猪骨熬成的鲜汤、
料酒、泡萝卜,一起熬出味道,最后放入煎好的鲫鱼煮熟就
可以上桌食用了。吃的时候夹一条鱼放在小盘里,撒些香葱
碎、芽菜碎、花生碎,再浇上一勺汤汁,才算完成了吃鱼前
的准备工作。汤鲜肉嫩,滋味渗透全鱼,麻辣香浓,越吃越香,
令人欲罢不能。
大足当地朋友带我们去的是一家叫“巴渔人家”的餐厅,
朋友和老板认识,知道他家用的是野生鲫鱼。大大的一盆上
来,香气很是诱人。鲫鱼刺多且小,即使是经常吃鱼的重庆
人,吃鱼的时候也不再说话,专心对付眼前那条不大的鲫鱼
了。邮亭鲫鱼虽然成名已久,但广为人知的时间不过十几年。
1999年前后,重庆突然兴起邮亭鲫鱼热,一时间街上出现了
多家做邮亭鲫鱼的馆子,这股风潮很快传到了重庆周边地区
和四川的一些地方,于是邮亭鲫鱼开始有了全国性的知名度。
这样一来,野生鲫鱼肯定不够吃了,养殖的鲫鱼开始大行其道,
再想吃到用野生鲫鱼做的邮亭鲫鱼,就要看人品以及是否有
当地有影响力的人物带着你了。不过养殖的鲫鱼味道也是不
错的,因为制作步骤、用的调味料都是一样的,只是口感上
有一点差别,麻辣劲儿还没过去,鱼肉已经进肚了,哪还顾
得上是野生的还是养殖的呢。
我真的不是美食家
我这个人是喜欢吃的,老话说就是嘴馋。嘴馋是因为小时
候可吃的、能吃到的东西太少,肚子里缺肉少油,见着什么都
觉得好吃。味道习惯也是有记忆的,小时候熟悉了的味道,就
是记忆中的美食。年纪大了,吃的、见的多了不少,但是在饿
了的时候,首先想到的还是小时候留在记忆中的食物,而不是
经常可以遇到的什么大菜。
喜欢吃,吃的机会就多一些。在北京,或者出差到外地,
我都想法变着花样找点新奇的东西尝尝。吃喝这东西向来是不
入主流的闲事,也总被那些所谓玩命于事业的人所不屑。我没
有那么崇高,也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能够搞好自己的吃喝,
对我来讲就很不容易了;再者说,喜欢吃喝也是一种情趣,至
少是对生活内容还有所追求。小民无大事,过好自己的日子就
是天大的事情了。过日子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吃吃喝喝,因此
也就不去追求什么远大理想了。
读过几天书,对世俗生活的东西感兴趣,也就愿意写一点
自己的吃喝心得。“食色,性也”,古人的话也就是我对生活
最高的理解和认识,大概此生的追求也就在这里了。吃喝心得
写得多了,有朋友看到后就说你快成美食家了;这样的话听得
多了,有时也觉得自己是个懂吃的人了。至于“美食家”这个
称号,无论如何是不敢应口的。
“美食家”应该是有钱有闲、有知识有文化,还要对吃很
痴迷的人才配得上的称呼。从这几方面看,我是哪点也不够格。
钱、闲不能说没有,但肯定是不够;知识和文化多少有点,但
是距离“家”的程度可谓远矣。这不是谦虚,而是实事求是。
虽然走过的地方挺多,见过的也算不少,但是只能是喜欢吃和
爱吃,这样怎么能成为“家”?
我于“美食家”的称呼一是不愿,二是于实难副。不愿是
因为成为“美食家”后,对食物多少就有了一些挑剔,而我则
是个饿了吃什么都好吃的家伙;二是讲饮、讲食不仅仅是能吃,
还要会吃,还要有些闲钱,还要有些文化,有些修养,有些耐
心,有些细心才行,否则只能是比猪八戒吃人参果进步一些,
也不过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差别。
就我们生活无法离开的盐来说,讲究就多得要命,要想整
明白了,时间、金钱、学识等都不能少,否则还真难搞明白。
盐是有味道差别的。川厨爱用川盐,也就是自贡的井盐,
因为井盐和我们常吃的精制海盐在做菜时产生的味道不一样。
川盐能把川菜的味道调出来,而海盐则不行,用川盐做泡菜味
道就正,海盐味道则苦。盐与盐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在大董先
生那里吃过一道“青柠海盐牛眼肉”的菜品,海盐是颗粒比较
大的那种,但是这种海盐却可以把牛肉的鲜味和汁液完整地激
发出来,而普通的那种食用盐则做不到这一点;日本盐的品牌
很多,有一种伊豆产的“海之精”盐,号称是未经加工的天然
海盐,保存了阳光、海水的精华和营养,而熊本县的“伯方之
盐”用的古法制造,内含矿物质多达八十种;法国的“盐之花”
按照美食家的说法是清脆甘香,我是无论如何也难以从盐中体
会到这样的味道的;南非有一种粗盐,乍尝咸味厚重,余味却
是微微带甘;美国犹他州有一种盐,在食家的口中是“鲜甜得
很”,用于煮食蔬菜最见其鲜甜本色。
上述这些还仅仅是盐之味道的一小部分,在我来讲已经是
匪夷所思了。要想成为一个美食家,连盐都整不清楚,怎敢称
“家”呢?
这本书里的文章,是我平日里吃喝的一些心得,承蒙青岛
出版社不弃,愿意把我这些零碎的浅知陋见汇编成书,在此谢
过了!
董克平
2016年4月于北京
最近读到一本关于美食的书,虽然我还不确定具体的书名,但我被它所传递的那种轻松愉悦的生活态度深深吸引。书里描绘的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更多的是食物背后承载的情感和回忆。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将那些寻常的食材,通过烹饪变成了一道道充满故事的佳肴。我仿佛能看到作者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也能感受到他对于美食的热爱和专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经常会回想起自己在家乡吃过的那些味道,那些伴随我成长的美味,让我想起小时候母亲做的菜,想起与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的温暖场景。这本书让我明白,美食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更是一种生活仪式,一种与亲人朋友连接的方式。它提醒我,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要停下脚步,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去品味那些被忽略的细节。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本书的更多内容,相信它一定会带给我更多的惊喜和启迪。
评分我最近读了一本关于吃的书,作者的文字非常有力量,能让人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沉淀多年的智慧。书里讲述的不仅仅是菜肴的做法,更多的是作者对食物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他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将最平凡的食材,描述得活色生香,充满生命力。我尤其喜欢他对于“匠心”的解读,他认为真正的美味,不仅仅在于食材的优劣,更在于制作者的心意和技艺。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对品质的严苛要求,让我受益匪浅。在如今这个充斥着速食和快餐的时代,这种对“慢”的坚持,对“精”的追求,显得尤为可贵。读这本书,我仿佛也在进行一场心灵的洗礼,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与食物的关系,与生活的关系。
评分我最近偶然翻阅了一本关于饮食的书,虽然还未深入阅读,但书中的某些片段已经让我对作者的见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者似乎不拘泥于传统的菜谱,而是将个人经历、文化感悟融入到对食物的探讨中。这种视角非常新颖,让我看到了饮食文化更深层次的意义。我尤其对其中关于“寻常”与“不凡”的对比印象深刻,作者似乎在强调,即便是最普通的食材,也能通过精心的烹饪和用心的对待,焕发出令人惊艳的光彩。这让我想起很多在街边小店吃到的美味,它们没有华丽的外表,没有昂贵的食材,却有着让人难以忘怀的味道。这种“大道至简”的哲学,在饮食上也同样适用,让我不禁思考,我们是否也应该用同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其他事物。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吸引人,不似教条式的烹饪指南,更像是一次心与心的交流,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食的敬畏。
评分我最近在书店看到一本关于吃的书,被它封面上的一个词深深吸引:“趣儿”。这让我想起自己曾经对食物的好奇心,对各种新奇口味的探索。我一直觉得,吃不仅仅是生存的必需,更是一种充满乐趣的体验。我喜欢尝试不同的食材,喜欢研究不同的烹饪方法,更喜欢把做好的食物分享给我的朋友们,看他们脸上满足的笑容。这本书似乎也传达了类似的理念,作者将美食的探索过程描述得生动有趣,充满人情味。我仿佛能从文字中感受到他对每一次烹饪的投入,对每一次品尝的惊喜。这种对生活的热情,对细节的关注,正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忽略的。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带我进入一个全新的美食世界,让我重新发现烹饪的乐趣,重新点燃我对生活的热情。
评分我最近在图书馆里看到一本关于饮食的书,书名很有意思,带着一股浓浓的个人色彩。我还没来得及仔细阅读,但从作者的笔触中,我能感受到他是一个非常有生活情趣的人。他似乎能从日常的饮食中挖掘出无穷的乐趣,将平淡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菜谱,更像是一本生活随笔,作者用他的视角,记录了他与食物的点点滴滴。我喜欢这种不设限的表达方式,喜欢这种自由自在的写作风格。它让我觉得,生活中的美好,往往就藏在这些不经意的瞬间里,等待我们去发现,去品味。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带给我更多惊喜,让我学会如何用更轻松、更快乐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评分脚后跟分局局长说了那边是早晨
评分还没看,希望不让我失望
评分好书,学习到很多知识。
评分吃货喜欢看的书
评分挺好看的,我喜欢
评分书不错,今天收到的,挺满意的,纸张的字清晰,下次继续购买!
评分好好好 信赖京东
评分觉得真心一般的书,不是作家的名号,或许根本就不去买了,通篇都是对一些大饭店老板的褒奖,似乎是植入广告一般,让人看了觉得有些些失望,一声叹息……
评分看老董辛苦,捧捧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