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粥 疗
定价:18.00元
作者:贺经,程力华
出版社:军事医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0-01
ISBN:978780121564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粥,有人称之为“补人之物”。若适当配以其他食物或中药,则为粥疗。粥疗是养生保健、祛病延年的佳品,人人都可掌握,家家都可作操作。本书介绍了粥疗的一般知识、粥疗的组成、制作和应用,以及常见疾病选用的粥疗。所选的近700个粥疗方均力求取材容易、制作方便、营养丰富、安全味美、疗效快速。在编著过程中还注意了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是广大家庭、医护人员及保健食品企业工作者的重要参考书。
目录
粥疗基本知识
什么是粥疗
粥疗的起源和发展
粥疗的原料
粥疗的作用
粥疗的特点
粥疗的性能
粥疗的选用
粥疗的宜与不宜
怎样熬出美味的粥
粥疗应注意的问题
病症选粥举例
一、身体虚弱
二、美容保健
三、内科病症
感冒
风温
暑温
咳嗽
呕吐、呃逆
胃痛
消化不良
泄泻
水肿
便秘
心悸、失眠
哮喘
高血压病
糖尿病
高血脂
冠心病
肝炎
腰腿病
阳痿
遗精、早泄
……
常用粥疗方
粥方索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读完这本书,我深刻体会到了一种对生活态度的转变,它提供的不仅仅是食谱,更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生活哲学。作者通过对粥这种最简单、最基础的食物的深度挖掘,引导读者重新审视我们与食物、与自然的关系。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习惯了即食、速食,往往忽略了食物本身所蕴含的“慢工出细活”的智慧。这本书却反复强调,最好的滋养,往往来自于最朴素的坚持和最耐心的等待。它教会我,熬粥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冥想和疗愈,是与自我内心对话的宝贵时间。书中提及的许多药食同源的理念,都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我对日常饮食的看法,让我开始注重食材的新鲜度、季节性以及彼此的搭配协调。它倡导的是一种“治未病”的预防性健康观,而不是等身体出现问题才去寻求快速解决之道。合上书本时,感觉不仅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粥方,更重要的是,收获了一份对待健康和生活更加从容、审慎的态度。
评分这本书的配图风格,我必须着重提一下,这绝对是市面上同类书籍中的一股清流。它没有采用那种常见的高饱和度、过度美化的食物摄影,而是走了一种更为素雅、写实的艺术路线。所有的食材和最终成品图,都像是用传统水墨或工笔画的技法重新描绘过一般,色彩沉稳、光影柔和,透露着一股禅意。尤其是那些药材的特写,线条精准,形态逼真,即便是对草药不甚了解的读者,也能通过这些精美的图画,对原料有一个直观的印象。这种视觉上的处理,极大地提升了整本书的格调,它不仅仅是一本教人做粥的书,更像是一本关于“食材美学”的图册。在阅读到某个养生粥方时,搭配着与之对应的精致插图,那种身心愉悦感是双重的,仿佛在进行一场视觉与味觉的双重修行。这种对审美体验的重视,使得即便是偶尔翻阅,也能让人感到心境平和,是对“慢生活”理念的一种深度诠释。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选用的那种温润的米黄色,触感上带着一丝粗粝的质感,仿佛能从指尖感受到食物的本真。设计上采用了非常古典的留白布局,中间的主标题“粥”字,用了一种手写体的书法字体,墨色深沉又不失灵动,旁边配着几笔写意的水墨写意图,几片竹叶,几滴水珠,瞬间就把人带入了一种宁静、平和的氛围中。翻开内页,纸张的厚度和韧性都恰到好处,油墨的印刷清晰细腻,即便是那些复杂的中草药配图,也能看得出清晰的纹理和色彩层次。这绝不是那种速成、敷衍的平装书,看得出来出版社在制作过程中投入了极大的心力,这对于一本承载着传统食疗智慧的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特别喜欢它内页的排版风格,正文和注释的字体区分得很有层次感,阅读起来毫不费力,让人愿意静下心来,慢慢品味其中的每一个字句。这种对细节的打磨,体现了出版人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尊重和敬畏,拿在手里,就觉得沉甸甸的,不是重量上的,而是那种文化积淀的厚重感。即便是作为一本工具书,它也拥有了收藏的价值,放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线,让人忍不住想时不时地去触摸和翻阅,感受那种来自古老智慧的温度。
评分这本书在系统性上的构建,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多年的临床经验积累,这一点非常难得。它并非零散地罗列各种粥品,而是建立了一个清晰、严谨的理论框架。开篇部分对“粥”在中国传统医学体系中的地位进行了详尽的论述,从“五谷为养”的基本原则出发,逐步深入到不同米类的性味归经分析,这为后续的食疗方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随着章节的推进,结构安排也体现了极强的逻辑性,从基础的健脾和胃粥,过渡到针对特定病症的调理粥,再到根据不同年龄段(如儿童、老年人)的需求定制的特殊粥品,层层递进,脉络清晰。更值得称赞的是,它并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非常务实地提供了大量“实操”建议,比如如何判断火候的掌握,米水比例的最佳实践,以及如何处理食材的预处理步骤,这些都是在一般理论书籍中难以寻觅的宝贵经验。这种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写作手法,使得这本书既能满足专业人士的参考需求,也足以指导普通家庭进行日常的健康管理。
评分初次捧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它的叙事口吻极其亲切自然,完全没有一般养生书籍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更像是邻家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坐在炕头上,手里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粥,娓娓道来那些关于滋补调理的方方面面。作者在阐述复杂的药理知识时,没有堆砌艰涩的术语,而是巧妙地将其融入到日常的烹饪场景中,比如如何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食材,如何针对不同体质的人群选择不同的米种和配料。语言的运用极其讲究,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烟火气,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会心一笑。它不是那种生硬的食谱罗列,而是在讲解“为什么”要这么做,背后的原理是什么,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极大地降低了普通读者学习食疗的门槛。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介绍每一种粥方时,都会附带一小段关于该食材的“小故事”或者“小贴士”,这些片段往往是点睛之笔,让原本枯燥的食谱变得有血有肉,充满了人情味。读完一章,常常会有种强烈的冲动,想立刻起身去厨房,尝试着熬一锅,与家人朋友分享这份温暖的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