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图解肺癌诊治照护全书 |
| 作者 | 台北荣民总医院肺癌治疗团队 |
| 定价 | 56.00元 |
| 出版社 |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ISBN | 9787535290113 |
| 出版日期 | 2017-01-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在中国,肺癌是发病率*的肿瘤,也是癌症死因之首。本书由台北荣民总医院肺癌治疗团队执笔,从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肺癌的病因、症状、*诊断方法;解说肺癌的分期与治疗;特别介绍靶向药物的治疗、抗药性及应对方法,详述*代与第二代的靶向药物;提供肺癌定期追踪计划与常见检查项目;治疗肺癌的中医药物常用方剂;如何降低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肺癌晚期患者的安宁缓和治疗等。本书还为读者提供肺癌患者的饮食与日常生活照护、注意事项和常见症状的处理等,可供肺癌患者及家属参考阅读。 |
| 作者简介 | |
| 蔡俊明,曾任台北荣民总医院胸腔部胸腔肿瘤科主任,现任台北荣民总医院胸腔部胸腔肿瘤科特约主治医师、阳明大学内科教授。面对肺癌,他绝不放弃任何一丝希望。 肺癌医师,从事肺癌诊疗30余年,“以有利于患者的治疗”作为优先考虑因素,为患者量身定“治”肺癌诊治与照护计划。 |
| 目录 | |
| 总策划序 我、肺癌和我的病人 个案故事 面对癌症,你绝不孤单 个案一 抗癌生死斗 个案二 放手 PART1 肺癌的基本知识 Q1 肺癌常见的症状是什么? Q2 肺癌会出现咯血症状吗? Q3 肺癌会遗传吗? Q4 戒烟就不会罹患肺癌? Q5 经常下厨又常吸二手烟者,罹患肺癌的概率会比较高吗? Q6 患癌者(癌、大肠癌、食道癌、颈癌)也是肺癌的高危人群吗? Q7 肺癌与饮食有关系吗? Q8 肺癌会传染吗? Q9 肺癌患者的免疫能力较差? Q10 肺部肿瘤不能进行切片检查,否则癌细胞会加速转移? Q11 肺部出现“肺结节”时,应先做切片检查证实癌症再手术?或直接手术切除? Q12 血液肿瘤标记检测是否能诊断肺癌? Q13 不能手术的患者,可以通过哪些检查取得标本做基因检查? Q14 癌症分期及治疗规划是否有一致的准则? Q15 肺癌即便接受治疗,延长生命的效果仍然有限? Q16 肺癌治疗会很痛苦吗? Q17 肺癌患者治疗后是否会再次复发或增加罹患其他癌症的风险? Q18 何谓早期肺癌? Q19 何谓晚期肺癌? Q20 面对媒体报道新治疗方式应如何看待? Q21 肺癌外科手术需住院多久? Q22 肺癌外科手术后应注意的事项? Q23 化学治疗的不良反应很难忍受? Q24 靶向药物对哪些患者有效? Q25 运用靶向药物治疗不良反应较轻?效果较佳? Q26 靶向治疗可以根治肺癌吗? Q27 需在意别人的治疗用药及存活期吗? Q28 肺癌晚期会很痛苦? Q29 肺癌日后追踪与常见检查项目有哪些? Q30 肺癌手术后或接受药物治疗时,需定期接受电脑断层扫描、磁共振或核医学等影像检查吗?其辐射量是否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Q31 肺癌患者能否接种肺炎与流感疫苗? Q32 刚诊断为肺癌,家属及患者需注意的事情有哪些? Q33 家属、朋友至病房探视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Q34 对亲友的关心如何回应? Q35 摄取食物越营养,肿瘤长得越快? Q36 患癌后吃素有益身体健康? Q37 化疗期间不能生食,水果要买可以剥皮的吗? Q38 水果该怎么清洗才算洗干净? Q39 肺癌治疗若能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更能发挥效果? Q40 百合真的具有润肺保肺的功效吗? Q41 据说冬虫夏草、燕窝等可滋阴养肺是真的吗? Q42 有养肺的好食材或保健食品吗? PART2认识呼吸系统 关爱你的呼吸系统 ·人体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健康处方 PART3认识肺癌 解析肺癌 ·肺癌的流行病学 ·肺癌的分类 ·肺癌发生的原因 ·肺癌的筛查 ·肺癌的症状 ·肺癌的转移 ·肺癌的预防 认识肺癌临床分期 ·认识TNM分期 ·肺癌分期表 ·临床分期的意义 PART4 肺癌的检查与诊断 痰液检查 胸部X光检查 支气管镜、自发荧光支气管镜检查 X光、超声波导引支气管内视镜切片检查 胸部电脑断层扫描 低剂量胸部电脑断层扫描 电脑断层引导穿刺活检 胸部、腹部、脑部磁共振造影 正电子扫描 Q1 什么是正电子扫描?医师安排正电子扫描检查,对于肺癌有什么帮助? Q2 接受正电子扫描检查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Q3 “老烟枪”是否应该定期接受正电子扫描检查肺部状况呢? Q4 X光检查发现肺部有阴影,是不是该接受正电子扫描检查呢? Q5 肺癌经手术切除已满1周年,除了在门诊接受定期复查,是否也应该定期接受正电子扫描检查呢?此外,在接受肺癌治疗疗程(化学或放射线治疗)过程中,是否也需要接受正电子扫描检查确认治疗效果呢? 骨扫描 Q1 接受骨扫描需要注意的事项? Q2 骨扫描的安全性? Q3 骨扫描的优点与缺点? 血液肿瘤标记检查 ·肿瘤标记与肺癌——肿瘤标记异常不代表罹患肺癌 PART5肺癌的病理与分子诊断 了解分子病理检查的重要性 ·肺癌病理组织分类 ·肺癌的病理学诊断 ·认识肺癌分子病理诊断 ·病理诊断流程 PART6 肺癌的分期与治疗 如何与医师讨论病情 ·当医师告知罹患肺癌时 ·当医师提供治疗选择时 ·与医师讨论手术方式时 ·如何告知医师个人的需求 ·面对另类疗法时 了解肺癌的治疗方式 ·肺癌治疗的进步 ·认识个人化医疗照护 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原则 ·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常见问题 Q1 小细胞肺癌可以手术切除吗? Q2 小细胞肺癌目前有效的治疗方式是什么? Q3 小细胞肺癌在不同期别治疗效果如何? Q4 小细胞肺癌可以用放射线治疗吗? Q5 小细胞肺癌有何常见的“伴癌症综合征”? Q6 小细胞肺癌可以存活多久? Q7 小细胞肺癌何时会复发?会转移到哪些器官? Q8 如何治疗复发或转移的小细胞肺癌? Q9 目前有无进行新药临床试验? Q10 小细胞肺癌有靶向药物可以使用吗? Q11 小细胞肺癌若对线化疗有效,能使用维持性化疗吗? Q12 预防性的脑部放射线治疗有何好处? Q13 小细胞肺癌转移或恶化时有无指标为依据?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原则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目的 ·外科手术切除原则 ·术前注意事宜 ·常见手术切除方式 ·个人化的治疗方法 肺癌手术治疗的过去与未来 ·整体存活率持续改善中 ·近30年肺癌手术患者临床病理因子分布的变化 ·胸腔镜手术及机器手臂辅助胸腔镜手术 ·肺癌分子生物标记的进展 ·肺癌手术治疗的未来展望 微创性局部灭除治疗 放射线治疗 早期肺癌的立体定位放射线治疗现况 新式放射线治疗技术 伽马刀治疗 ·肺癌脑转移 ·认识伽马刀放射手术治疗 ·伽马刀放射手术与传统全脑放射线治疗的差异 质子与重粒子治疗 药物治疗 ·肺癌治疗药物分口服型与注射剂型 ·认识肺癌静脉注射用药 ·认识肺癌口服用药 ·毒性不良反应分级表 ·靶向药物不良反应的照护 靶向治疗 ·成功的靶向治疗 ·认识代与第二代靶向药物 免疫治疗 脑部转移治疗 骨转移治疗 ·麻醉性镇痛剂的使用原则 中医辅助疗法 ·中医在癌症治疗中扮演的角色 ·中医看肿瘤 ·咨询医师,获得好的治疗方法 西医谈中草药 ·抗癌药物需经过严谨的临床试验 ·草药选用煎熬服食者为佳 ·勿轻易放弃疗效确定的既有治疗 安宁缓和医疗 ·认识缓和治疗 ·安宁缓和共同照护项目 PART7 肺癌治疗期间的生活照护 患者与家属如何面对癌症 ·如果你是患者家属,请试着这么做 ·患者及家属的舒压小贴士 复健治疗计划 ·术前复健运动计划 ·住院期间复健运动计划 Q 刚接受肺癌手术身上还有引流管,是否要一直卧床休息? ·出院后的复健运动计划 ·治疗期间运动计划注意事宜 Q1 肺癌患者正接受化疗,体力衰弱,应多卧床休养吗? Q2 肺癌患者正接受化疗及放射线治疗,可做什么运动? Q3 肺癌骨转移,正在接受放射线治疗,运动时应注意什么? Q4 肺癌脑部转移,正接受脑部放射线治疗,运动时应注意哪些事宜? 饮食原则 ·注意体重的变化 ·营养均衡且热量足够的饮食 ·每日饮食建议 治疗期间的营养照护 ·预防体重下降 ·常见症状的饮食对策 营养品的选择原则 ·均衡营养品(管灌饮食) ·蛋白质 ·氨基酸 治疗结束时的饮食原则 日常生活照顾 ·遵守医嘱—就医、追踪、用药 ·规律生活—饮食、运动、睡眠、禁忌及其他 肺癌晚期患者的照顾 ·不适症状的缓解照护 ·肺癌晚期患者常见的误区 Q1 医师放弃了我,才建议我接受安宁缓和医疗照护? Q2 住到安宁病房没有医疗,就是等待死亡? Q3 当医师建议转安宁病房时,患者仍觉得有治疗的机会,家属该如何做? Q4 面对隔壁病床患者的离世,患者及其家属该如何做? Q5 不想转安宁病房,也有机会获得安宁缓和医疗照护? Q6 肺癌晚期者出现胃口不好、吃不下等情况,要插鼻胃管灌食? Q7 当呼吸困难时要插管? Q8 发生呼吸困难或全身疼痛时,要尽量忍耐,避免使用止痛药及,以免缩短寿命或上瘾? 特别收录 高龄者治疗法 认识临床试验 认识肺癌治疗的趋势 ·基因检测对肺癌治疗的影响 ·靶向治疗与新靶向药物 Q1 肺腺癌有新的化学、靶向治疗,肺鳞状细胞癌呢? Q2 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有很大的进步? Q3 针对关键性靶点给予有效的靶向治疗是肺癌治疗的新里程碑? -size:11.0pt;font-family:宋体;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font-kerning:1.0pt;mso-ansi-language:ZH-;mso-fareast-language:ZH-;mso-bidi-language:AR-SA'> |
| 编辑推荐 | |
| ★ 在中国,肺癌是发病率*的肿瘤,也是癌症死因之首。据统计,中国每年有超过60万人死于肺癌,即有60万个以上的家庭因此大受打击。 ★ 台北荣民总医院胸腔肿瘤科主任蔡俊明:肺癌已进入由组织型态与基因变异来决定治疗方式、策略和选择,肺癌是不是“晚期”不再那么重要,“有效的治疗才是关键”。 ★ 本书荣获优良健康读物“癌症防治类”推荐奖 ★ 了解肺癌,勇敢面对,把握治疗时机,战胜肺癌! ★ 分析肺癌的*诊断法及各项检查,分期与治疗,饮食与日常生活照护。 ★ 介绍靶向药物的治疗、抗药性及应对方法,详述*代与第二代的靶向药物。 ★ 提供肺癌定期追踪计划与常见检查项目,及早探测疾病复发,提高治愈率。 ★ 详细介绍治疗肺癌的中医药物常用方剂 |
| 文摘 | |
| 序言 | |
从书名来看,“诊治照护全书”这个定位非常宏大,涵盖了从诊断到后期照护的全周期。我个人非常看重“照护”这一环节。很多医学书往往将笔墨集中在治疗的“硬核”部分,比如手术技巧、放化疗方案等,而对于患者和家属日常生活中最迫切需要知道的“软性支持”则着墨不多。比如,如何管理治疗带来的副作用,比如长期的咳嗽、呼吸困难、食欲不振,甚至是心理上的焦虑和抑郁。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非常实用的、可操作的建议,比如饮食营养的调整指南,如何在家中进行呼吸康复训练的小技巧,以及如何与医疗团队建立有效的沟通桥梁。一个成功的治疗不仅是指标值的改善,更是生活质量的提升。如果这本书能在提升患者尊严和减轻家属照护负担这两个维度上给出真知灼见,那它的价值就远远超出了单纯的医学教科书范畴,更像是一位贴心的、全天候的健康顾问。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有意思,配色上选择了比较沉稳的蓝灰色调,给人一种专业又不失亲切的感觉。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读内容,但光是看到“图解”这两个字,我就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总觉得,医学类的书籍如果能配上清晰直观的图示,对非专业人士来说简直是福音。我过去看一些医学科普读物时,常常因为晦涩的文字描述而感到理解困难,希望这本能真正做到“一图胜千言”。特别是涉及到像肺癌这样复杂的疾病,如果能通过图解的方式把病理机制、诊断流程和治疗方案梳理得井井有条,那将极大地降低读者的学习门槛。我尤其关注它在病程不同阶段的照护建议部分,希望它能详细描绘出从初步筛查到确诊、治疗直至康复管理的全景图。毕竟,面对这样一种重症,家属和患者需要的不仅仅是冰冷的医学数据,更需要一个清晰的路线图来指导接下来的每一步行动,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和迷茫。这本书的厚度看起来适中,希望它在保持专业性的同时,没有为了追求大而全而牺牲了重点的阐述深度。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方是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这让我对它的出版质量和内容的严谨性有了一定的信心基础。科学技术出版社通常意味着他们对内容的审核流程比较规范。不过,我也略微好奇,一本聚焦于肺癌诊治的书籍,如果它背后有台北荣民总医院这样资深医疗机构的背景支持,那么它在内容上可能会体现出与大陆地区一些主流指南不同的视角或实践经验。我非常期待看到这种跨区域的医疗知识融合会带来什么样的火花。这可能意味着在某些诊断标准的解读、特定并发症的处理流程,或是长期随访模式上,能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国际化的视野。对于我们这些希望全面了解各种治疗路径的读者来说,这种多元化的信息输入是非常宝贵的,它避免了信息来源的单一化,有助于我们形成更全面、更平衡的认知体系,从而更好地与自己的主治医生进行有质量的讨论。
评分坦白说,选择一本关于重症的书籍,阅读的初衷往往带着一丝沉重和焦虑。因此,书籍的排版和用词风格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文字过于学术化、术语堆砌,只会加剧读者的无助感。我希望这本“图解”的书籍在文字表达上,能够做到既专业精准又不失温度。我想象着它可能采用了大量的流程图、对比表格,甚至是一些患者的心路历程插画,这些视觉元素能帮助我消化那些原本可能令人望而生畏的医学名词。一个好的医学科普读物,应该像一个沉稳可靠的向导,在你迷失方向时,用清晰的灯塔光芒指引前路,而不是用复杂的地图把你绕得更晕。这本书如果能在保持高度学术权威性的前提下,成功地将这种“安抚人心”的力量融入到阅读体验中,那它绝对是一本值得所有肺癌患者家庭珍藏的宝贵资源。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关注一些关于现代肿瘤治疗进展的科普读物,发现很多书籍在介绍最新的靶向药和免疫疗法时,往往会陷入技术细节的泥潭,让普通读者望而却步。我期待这本书在介绍这些前沿技术时,能够保持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感。不是那种只罗列药物名称和适应症的说明书式叙述,而是能深入浅出地解释这些疗法背后的作用机制,比如它们是如何精准打击癌细胞,又如何尽量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更重要的是,我非常关心它对“个体化治疗”的阐述。肺癌的类型千差万别,每位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也各不相同,成功的治疗往往依赖于精细的匹配。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些案例分析或者流程图,展示医生是如何根据具体的分子标志物来制定最佳治疗策略的,那对于准备进行基因检测或者正在考虑靶向治疗方案的读者来说,无疑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我希望它能帮助读者理解,为什么A患者用这个药有效,而B患者可能需要换另一种方案,这种“为什么”的解释至关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