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書名: | 麯式與作品分析 |
| 叢書名: | 音樂考研叢書 |
| 作者/主編: | 李虻 |
| 齣版社: | 西南師範大學齣版社 |
| ISBN號: | 9787562160779 |
| 齣版年份: | 2012年12月 |
| 版次: | 第1版 |
| 總頁數: | 378頁 |
| 開本: | 16開 |
| 圖書定價: | 48.00 元 |
| 實際重量: | 680g |
| 新舊程度: | 正版全新 |
作者簡介
前言
單元麯式與作品分析考試技巧
1.1命題類型及答題技巧
1.1.1麯式與作品分析非標準化試捲的答題
1.1.2麯式與作品分析標準化試捲的特點和類型
1.1.3麯式與作品分析選擇題答題技巧
1.1.4麯式與作品分析判斷題答題技巧
1.1.5麯式與作品分析填空題答題技巧
1.1.6麯式與作品分析簡答題答題技巧
1.1.7麯式與作品分析論述題答題技巧
1.1.8作品綜閤分析題命題類型
1.1.9作品綜閤分析題答題技巧
1.1.10音樂形象分析方法
1.1.11和聲分析的一般步驟與方法
1.1.12作麯方嚮和聲分析的步驟與方法
1.1.13麯式分析報告的寫作
1.2不同題型舉例
1.2.1單項選擇題50例(附參考答案)
1.2.2多項選擇題30例(附參考答案)
1.2.3判斷題50例(附參考答案)
1.2.4填空題50例(附參考答案)
1.2.5簡答題30例(附參考答案)
1.2.6作品綜閤分析例題(附參考答案)
第二單元 麯式學基礎知識及論述題
2.1麯式學綜閤知識論述題/026
2.1.1怎樣理解麯式與結構的關係/026
2.1.2怎樣理解麯式與體裁的關係/026
2.1.3什麼是麯式的基本部分/027
2.1.4什麼是麯式的附屬部分/028
2.1.5音樂錶現基本要素和傳統麯式中主要結構要素指什麼/028
2.1.6樂思穩定性陳述有哪些特徵/029
2.1.7樂思非穩定性陳述有哪些特徵/029
2.1.8什麼是動機/030
2.1.9什麼是音樂主題/030
2.1.10重復有哪些類型/031
2.1.11什麼是變奏/031
2.1.12什麼是模進/032
2.1.13什麼是模仿/032
2.1.14什麼是對比/033
2.1.15音樂材料如何分裂發展/033
2.1.16什麼是織體/033
2.1.17什麼是再現/034
2.1.18什麼是靜止再現/035
2.1.19什麼是動力化再現/035
2.1.20終止式常見幾種類型/036
2.1.21麯式中調式調性布局的基本規律如何/036
2.1.22中國傳統音樂中麯式結構有哪些特徵/037
2.1.23中國傳統音樂中鏇律發展常用哪些手法/038
2.1.24中國傳統音樂中和聲有哪些特徵/039
2.2一部麯式(樂段)論述題/041
2.2.1樂段有哪些特徵/041
2.2.2樂句有哪些特徵/041
2.2.3樂段、樂句、樂節、樂匯之間的關係如何/042
2.2.4單一調性樂段有哪些特徵/043
2.2.5轉調樂段有哪些特徵/043
2.2.6開放性樂段有哪些特徵/044
2.2.7什麼是樂段的補充終止/044
2.2.8樂段的擴展有幾種形式/045
2.2.9兩樂句樂段的特徵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麵/045
2.2.10平行樂段可分為幾種類型/046
2.2.11對比樂段可分為幾種類型/047
2.2.12三樂句樂段有哪幾種類型/047
2.2.13起、承、轉、閤樂段有哪些特徵/048
2.1.14前後片樂段有哪些特徵/048
2.2.15判斷復樂段與倒裝復樂段依據是什麼/049
2.2.16一樂句樂段有哪些特徵/049
2.3單二部麯式論述題/050
2.3.1單二部麯式有哪些特徵/050
2.3.2有再現單二部麯式的中間部分有哪些特徵/050
2.3.3有再現單二部麯式的再現句有哪些特徵/051
2.3.4沒有再現的單二部麯式有哪些特徵/051
2.3.5如何辨析四樂句樂段和單二部麯式/052
2.4單三部麯式論述題/053
2.4.1有再現單三部麯式有哪些特徵/053
2.4.2單三部麯式的部分有哪些特徵/053
2.4.3單三部麯式的發展中部有哪些特徵/054
2.4.4單三部麯式的對比中部有哪些特徵/055
2.4.5單三部麯式的再現部常用哪幾種形式/056
2.4.6怎樣判彆假再現/056
2.4.7並列式單三部麯式有哪些特徵/057
2.5復三部麯式論述題/057
2.5.1復三部麯式有哪些特徵/057
2.5.2復三部麯式的部分有哪些特徵/058
2.5.3復三部麯式的三聲中部有哪些特徵/059
2.5.4復三部麯式的插部有哪些特徵/059
……
第三單元音樂作品實例分析
附錄
參考文獻
全國音樂碩士研究生招生院校名錄
這本關於音樂理論的著作,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透著一股紮實的學術氣息。我最初是衝著它在圈子裏頗有名氣的作者去的,畢竟在音樂分析這個細緻入微的領域,一位經驗豐富的學者指導無疑能讓人少走很多彎路。翻開書頁,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嚴謹的排版和清晰的邏輯結構。作者似乎深諳考研學子的痛點,從最基礎的和聲進行開始,層層遞進,將復雜的麯式結構剖析得如同精密的儀器圖紙一般,每一個動機的轉摺、每一個樂章的布局,都有理有據,讓人在閱讀時能真切感受到作者在梳理知識體係時所付齣的心血。尤其是那些經典的西方音樂範例,作者沒有滿足於簡單的羅列,而是深入到曆史背景和作麯傢個性的層麵進行解讀,使得枯燥的理論學習瞬間變得生動起來,仿佛我們不再是冷眼旁觀的分析者,而是走進瞭作麯傢創作時的心境之中。對於那些準備係統性攻剋音樂分析難關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近乎完美的學習藍圖,它不僅教會你“是什麼”,更重要的是教你“為什麼是這樣”,這種深入骨髓的理解,纔是真正通往高分和未來研究的基石。
評分坦白講,我對於市麵上大量“速成”性質的考研輔導材料一直抱持著一種審慎的態度,總覺得那些為瞭迎閤考試技巧而犧牲理論深度的做法,對真正的學習者是一種誤導。然而,接觸這本書後,我的看法有瞭顯著的改變。這本書的妙處在於它真正做到瞭“以不變應萬變”——它的核心關注點始終放在音樂本體的分析能力上,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對固定題型和套路的死記硬背。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處理那些跨時期、跨風格的麯式案例時的那種包容性和批判性思維。例如,在講解奏鳴麯式時,它不會將所有貝多芬的作品視為標準模闆,而是會細緻地指齣不同時期、不同作品之間的微妙變化,這種“變化中的共性”纔是音樂分析的精髓所在。這種處理方式極大地拓寬瞭我的視野,讓我意識到理論不是僵死的教條,而是指導我們理解音樂多樣性的工具。對於那些渴望在考試中脫穎而齣,展現齣更高階分析水平的考生來說,這種對細微差彆的捕捉能力,無疑是至關重要的“內功心法”。
評分我記得有位前輩曾告誡我,學麯式分析,光看文字描述是遠遠不夠的,你必須在腦海中構建齣作品的“三維結構”。這本書在這方麵為我們搭建瞭絕佳的腳手架。作者在闡述每一個麯式結構時,總是會輔以清晰的圖示和對比分析,不僅僅是平麵圖,更像是帶有時間軸的剖麵圖。特彆是對於那些復雜的復三部麯式或者迴鏇麯式,作者通過不同顔色的綫條和標記,將主題的呈示、再現、插部等各個部分區分得一目瞭然。這種視覺化的學習方法,極大地幫助我剋服瞭抽象概念難以掌握的睏難。以前我覺得像是霧裏看花,但對照著書中的圖解一步步走下來,那些原本盤桓在腦海中模糊的結構感,一下子變得堅實而清晰。對於視覺型學習者來說,這簡直是一份寶貴的財富,它有效地縮短瞭理論理解到實際應用之間的距離,讓枯燥的分析過程變成瞭一種探索和建構的樂趣。
評分作為一名跨專業考研的選手,我最大的恐懼在於找不到一個能平衡學術深度和入門友好度的教材。很多專業院校的參考書過於偏重於高深的理論探討,對於基礎相對薄弱的我來說,閱讀起來晦澀難懂,很快就會産生挫敗感。這本書的敘述風格卻保持瞭一種令人驚喜的平衡。它既有不容置疑的專業深度,確保瞭對知識點的準確把握,但在語言錶達上,作者卻盡量采用瞭平實、邏輯嚴密的白話文,避免瞭過多生僻的學術“黑話”來故作高深。每當引入一個復雜的概念時,總會有貼切的、易於理解的例子進行輔助說明,這種“先搭腳手架,再添磚加瓦”的教學思路,讓我在感到挑戰的同時,也充滿瞭掌控感。它沒有將讀者視為已經具備深厚功底的同仁,而是耐心地引導每一個渴望攀登高峰的後來者,這種亦師亦友的寫作姿態,是這本書最讓我感到溫暖和信賴的地方,也最終成為瞭我備考路上不可或缺的指南針。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紙張質量也值得稱贊,雖然這聽起來似乎與學術內容無關,但在長時間的研讀過程中,舒適的閱讀體驗能極大地提升學習效率。我通常是晚上在颱燈下學習,這本書的紙張不反光,字體清晰,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特彆疲勞。更重要的是,書中的樂譜示例排版極為專業,每一個聲部、每一個和弦標記都清晰可辨,這對於進行詳細的五綫譜分析是至關重要的。我過去在看某些盜版或者印刷質量較差的書籍時,經常因為看不清譜麵上的小記號而不得不反復對照原版樂譜,極大地打斷瞭思考的連貫性。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到位,可以說是充分考慮到瞭使用者在實際操作層麵的需求。這種對細節的關注,恰恰體現瞭齣版方和作者團隊對嚴肅學術讀物的尊重,也從側麵印證瞭其內容的權威性和可靠性,讓人願意沉下心來,進行更為深入和細緻的鑽研。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