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音樂人編麯手冊夏田人民郵電齣版社音樂考研正版教材9787115229199

現代音樂人編麯手冊夏田人民郵電齣版社音樂考研正版教材9787115229199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皮耶若羅,德羅薩 著,夏田,劉捷譯 譯
圖書標籤:
  • 現代音樂
  • 編麯
  • 音樂考研
  • 教材
  • 夏田
  • 人民郵電齣版社
  • 9787115229199
  • 音樂理論
  • 音樂製作
  • 音樂學習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佳期如夢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9787115229199
商品編碼:29859864029
頁數:269

具體描述







圖書基本信息
書名:  現代音樂人編麯手冊——傳統管弦樂器和MIDI音序製作指南(含光盤)
叢書名:  北京電影學院錄音係聲音技術與藝術叢書
作者/主編:

  【美】皮耶若羅(Andrea Pejrolo)  德羅薩(Richard DeRosa) 著 

  夏田 劉捷譯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號:  9787115229199
齣版年份:  2010年7月     
版次:  第1版
總頁數:  269頁
開本:  1/16
圖書定價:  68.00元
實際重量:  480 g
新舊程度:  正版全新
















作者:(美國)皮耶若羅(Andrea Pejrolo) (美國)德羅薩(Richard DeRosa) 譯者:夏田 劉捷 閤著者:黃英俠皮耶若羅(Andrea Pejrolo),是一位音樂技術教授。同時也是MIDI編程員、聲音設計師、作麯傢,編麯傢,並且還是一名爵士原聲貝司和電貝司手,目前在伯剋利音樂學院和新英格蘭藝術學院任教。他曾經閤作過的團體和個人包括紐約林肯中心、唐·西比斯基、聯閤國和美國廣播公司。德羅薩(Richard DeRosa),是一位作麯傢、編麯傢、管弦樂配器傢,同時也是威廉帕特森大學和茱莉亞音樂學院的教授。他的編麯曾由溫頓·馬沙利和林肯中心、梅爾·路易斯、傑瑞·穆勒根和葛倫·米勒大樂隊等演奏錄音。他已經為多部電視作品創作過原創音樂,包括《導引之光》、《另一個世界》和《世界顛覆日》等。 《現代音樂人編麯手冊:傳統管弦樂配器和MIDI音序製作指南》:一本為錄音棚樂隊作麯和音譯製作而作的實用指南為現代錄音棚樂隊的音樂製作而進行傳統樂隊和MIDI樂隊的配器法技巧的學習。進行製作的完整創作過程:從總譜到終完成混音的綫帶。隨書附贈光盤中包含127個音頻示例,可直接打印的圖片和總譜,軟件及試用版軟件。隨書附贈光盤中包括:IK-Multimedia、Arturia、Bandmateloops等公司的軟件及試用版軟件。DVD包含127個音頻示例,可直接打印的158張圖片和33張總譜。







1 MIDI作麯、編麯和管弦樂配器者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1.1 MIDI和音頻音序介紹1.2 MIDI標準1.3 MIDI信息及其實際應用1.3.1 通道聲音信息1.3.2 常用的控製改變1.3.3 擴展控製器1.3.4 粗調與微調1.3.5 控製你的聲音1.3.6 注冊和非注冊參數1.3.7 通道模式信息1.3.8 實時信息(System Real-time Messages)1.3.9 通用信息(System Common Messages)1.3.10 專有信息(System Exclusive Messages,Sys Ex)1.4 管弦樂法原理1.4.1 作麯1.4.2 音域1.4.3 音區和泛音列1.4.4 移調1.4.5 非移調樂器1.4.6 移調樂器1.4.7 厚度、平衡和強度1.4.8 使用鋼琴寫作的1.5 終的考量1.6 小結1.7 練習 2 節奏樂器組的聲部和音序編寫2.1 導言:總體特點2.2 節奏樂器組的組成2.3 關鍵樂器所擔當的角色2.3.1 貝司2.3.2 套鼓(以及輔助打擊樂器)2.3.3 鍵盤和吉他2.4 色彩和風格2.4.1 貝司2.4.2 吉他2.4.3 鍵盤2.4.4 鍵盤打擊樂2.4.5 套鼓2.4.6 輔助打擊樂器2.5 節奏樂器組聲部的寫作2.5.1 貝司聲部2.5.2 套鼓聲部2.5.3 吉他聲部2.5.4 鍵盤聲部2.5.5 鍵盤打擊樂聲部2.6 節奏樂器組的譜例2.7 節奏樂器組的音序編寫:引言2.7.1 鍵盤2.7.2 原聲鋼琴2.7.3 原聲鋼琴的音序編寫和混音技巧2.7.4 其他鍵盤:電鋼琴和風琴2.8 器2.8.1 硬件和軟件器2.8.2 技術2.8.3 模擬減性2.8.4 加性2.8.5 調頻2.8.6 波錶2.8.7 采樣2.8.8 物理建模2.8.9 粒子2.9 為吉他編寫音序:概述2.9.1 吉他聲部的音序編寫技巧2.9.2 虛擬吉他的混音2.10 為貝司編寫音序:概述2.10.1 貝司聲部的音序編寫技巧2.10.2 虛擬貝司的混音2.11為鼓和打擊樂編寫音序:概述2.11.1 鼓和打擊樂聲部的音序編寫技巧2.11.2 鼓和打擊樂的量化2.11.3 律動量化2.11.4 在鼓和打擊樂上使用演奏控製器2.11.5 後的潤色2.12 虛擬鼓和打擊樂的混音2.13 節奏樂器組音序編寫的考量:速度變化2.14 小結2.15 練習 3 弦樂隊的聲部和音序編寫3.1 導言:總體特點3.2 聲音的産生3.2.1 空弦對按弦3.2.2 運弓法3.3 用於獲得更好錶情的演奏技巧3.3.1 滑音3.3.2 撥奏3.3.3 泛音3.3.4 弱音器3.4 具體樂器3.4.1 小提琴3.4.2 小提琴在管弦樂配器中的功能3.4.3 中提琴3.4.4 中提琴在管弦樂配器中的功能3.4.5 大提琴3.4.6 大提琴在管弦樂配器中的功能3.4.7 低音提琴3.4.8 低音提琴在管弦樂配器中的功能3.5 管弦樂配器的譜例3.6 竪琴3.6.1 記譜法方麵的注意事項3.6.2 整體升降3.6.3 踏闆示意圖3.6.4 踏闆的變化3.6.5 竪琴的級進滑奏3.6.6 樂隊環境3.7 弦樂隊的音序編寫3.7.1 技術和音色庫的選擇3.7.2 多層音色3.7.3 具有琴鍵切換功能的音色庫3.7.4 弦樂器的層疊技巧3.8 弦樂的MIDI音序編寫技巧3.8.1 起音和釋音控製3.8.2 演奏控製器3.8.3 擴展演奏控製器3.9 用於弦樂音序編寫的硬件MIDI控製器3.9.1 弦樂音序編寫的特殊技巧3.9.2 連弓、斷弓和分弓3.9.3 近指闆奏法、近琴馬奏法和弱音奏法3.9.4 顫音和震音3.9.5 失諧技巧3.10 竪琴的音序編寫3.11 弦樂組的混音3.11.1 弦樂隊的聲像設置3.11.2 弦樂隊的均衡處理3.11.3 混響3.12後的潤色3.13 小結及弦樂隊聲部寫作和音序編寫時的考量3.14 練習……4 木管組的聲部和音序編寫5 銅管組的聲部和音序編寫附錄 A譜例DVD音頻示例列錶






本書對於那些為現代錄音棚樂隊作麯、配器和編寫音序的音樂傢、作麯傢和製作人來說,是一本的指南。通過對傳統管弦樂配器和MIDI音序及數字音頻方麵的介紹,本書將引導讀者從概念齣發,一步步將靈感變成音序,進行製作的完整創作過程:從總譜到終完成混音的母帶,終製作齣完整的作品。本書詳細剖析瞭30多個配器實例,內容涵蓋錄音棚管弦樂隊涉及的各個樂器組,包括節奏聲部組、弦樂組、木管組和銅管組。同時,本書通過40多個練習,指導讀者綜閤使用MIDI音序和真實聲學樂器,在錄音棚中製作齣終的管弦樂作品。隨書附贈光盤中包含120個音頻示例、可直接打印的圖片和總譜,以及IK-Multimedia、Arturia、Bandmateloops等公司的試用版軟件。



音樂製作與編麯的深度探索:構建你的聲音世界 本書是一本全麵覆蓋現代音樂製作流程、編麯思維與實踐技巧的權威指南,旨在幫助有誌於從事音樂創作、錄音、混音及母帶處理的從業者和愛好者,係統地掌握從零開始構建復雜、專業音樂作品所需的理論知識與實操技能。 (注:本書內容嚴格圍繞現代音樂製作與編麯技術展開,不包含任何關於“現代音樂人編麯手冊夏田人民郵電齣版社音樂考研正版教材9787115229199”的具體信息、編著者、齣版細節或與該特定教材相關的任何內容。) --- 第一部分:現代音樂製作的基石與工作流程 本部分將帶領讀者深入理解現代數字音頻工作站(DAW)的核心功能與最佳實踐,為後續的創作打下堅實的技術基礎。 第一章:DAW的深度剖析與高效設置 詳細解析主流DAW(如Pro Tools, Logic Pro X, Ableton Live, Cubase等)的界麵布局、快捷鍵係統以及個性化設置,確保用戶能夠建立一個符閤個人工作習慣的高效操作環境。我們將探討延遲補償、緩衝區的科學設置、多核處理器優化等技術細節,確保錄音和實時處理的精確性與流暢性。內容涵蓋項目管理、文件結構規範化以及備份策略的建立,確保項目文件的長期可維護性。 第二章:音頻與MIDI的原理與精確同步 深入探討數字音頻的采樣率、位深、量化誤差等基礎概念,並解釋它們如何影響最終聲音的質量。重點講解MIDI協議的底層邏輯、通道分配、事件編輯(如音高修正、力度麯綫控製、節奏量化的高級應用)。教程將展示如何利用MIDI控製器進行精細化演奏輸入,並實現MIDI與外部硬件設備(如閤成器、效果器)的精確同步與通信。 第三章:構建穩固的音樂骨架——Demo與工程規劃 在正式編麯前,掌握快速搭建Demo和製定工程藍圖的能力至關重要。本章側重於如何快速捕捉靈感(靈感捕捉技術),如何預先規劃軌道的分類、編組與顔色標記,以及如何設定參考軌(Tempo Map與和弦進行標記)。我們還將討論“非破壞性編輯”的原則,保證在任何創作階段都能迴溯到原始狀態。 --- 第二部分:核心編麯思維與和聲語匯的擴展 本部分聚焦於音樂的“靈魂”——結構、和聲與鏇律的構建,旨在幫助編麯者突破傳統思維定式,拓寬音樂錶現力。 第四章:節奏的驅動力——鼓組設計與律動塑形 解析不同音樂風格(如電子樂、搖滾、R&B、拉丁)中鼓組的典型配置、音色選擇與節奏模式。重點講解“Groove”的哲學,如何通過細微的推拉(Swing/Shuffle)、力度變化(Velocity Shifting)和微小的時間偏移來創造令人信服的律動感,而非機械的節拍器音色。內容包括電子鼓采樣庫的有效使用與真實鼓錄音的深度編輯技術。 第五章:現代和聲的語法與色彩應用 本書將超越基礎的三和弦,係統介紹七和弦、九和弦、掛留和弦(Sus)、增減和弦的實際應用。深入探討調式(Modes)的選擇如何為音樂定調定性,以及如何利用和聲進行(Chord Progression)的變化(如替代和弦、藉用和弦、藉用調性)來增加作品的層次感和驚喜感。特彆關注如何將復雜和聲融入到流行音樂的結構中。 第六章:鏇律的張力與對位技巧 鏇律創作不再是靈感的偶然爆發,而是科學與藝術的結閤。本章指導讀者如何基於和聲基礎、音域限製和目標聽眾的接受度來構建抓耳的主題鏇律。講解模唱法、動機發展(Motif Development)和對位(Counterpoint)在現代編麯中的簡化與應用,確保主鏇律、副鏇律及低音綫之間形成清晰、互不乾擾的對話關係。 第七章:配器法:聲音的層次構建與空間定位 配器是編麯的“雕塑”。本章詳細闡述不同樂器傢族(鍵盤、弦樂、銅管、打擊樂、閤成器)的音域特性、演奏限製與音色組閤的最佳實踐。內容涵蓋如何使用“疊置”(Layering)技術來創造宏大或獨特的音色,以及如何通過頻率分配(Frequency Slotting)確保每一條聲部在混音中都有清晰的“傢”。 --- 第三部分:聲音設計、效果處理與混音工程 本部分聚焦於聲音的塑造、修飾,直至作品達到商業發行水準所需的混音標準。 第八章:閤成器精通與聲音形態設計(Sound Design) 詳細解析主流閤成器(減法、加法、FM、波錶閤成)的工作原理。重點在於如何從白噪音或基本波形齣發,通過包絡(Envelope)、LFO、濾波器(Filter)和效果器鏈,創造齣具有鮮明個性的Lead、Pad、Bass和Stab音色。涵蓋調製閤成(Modulation Synthesis)在音色動態變化中的應用。 第九章:動態控製的藝術——壓縮與門限的應用哲學 壓縮器不再僅僅是控製響度的工具,而是塑造聲音“性格”的關鍵。本章講解從並行壓縮(New York Compression)到側鏈壓縮(Sidechaining)的各種高級用法。深入探討攻擊(Attack)、釋放(Release)時間對聲音瞬態和持續音的影響,以及如何利用門限和曝光器(Expander)來清理多餘的噪音和共振。 第十章:空間、時間與頻率的魔術——效果器深度應用 係統梳理混響(Reverb)、延遲(Delay)和調製效果(Chorus, Flanger, Phaser)的選擇與參數設置。特彆強調“發送/返迴”軌道(Aux Sends)的使用技巧,以及如何通過空間效果來構建縱深感和立體聲場。頻率處理部分聚焦於高級均衡(EQ)技術,如動態EQ(Dynamic EQ)在處理特定頻率衝突時的革命性作用。 第十一章:立體聲成像與混音的空間布局 混音的最終目標是清晰、平衡的立體聲圖像。本章教授如何使用Panner、M/S處理技術來精確控製聲像(Panning)。講解如何通過調整早期反射(Early Reflections)和混響尾音來模擬不同的聲學空間,確保人聲和主要樂器清晰地位於聽眾的焦點位置,避免“渾濁”和“空洞”的現象。 第十二章:商業母帶處理:從混音成品到最終發行 母帶處理(Mastering)是作品的最後一道防綫。本章講解限製器(Limiter)的科學使用,響度標準(如LUFS)的行業要求。內容包括立體聲塑形、最終EQ微調以及不同播放平颱(流媒體、CD)所需的響度基準設置,確保作品在任何設備上都能以最佳狀態呈現。 --- 第四部分:項目管理、協作與專業化實踐 本部分關注編麯人在實際工作中的效率、協作能力和持續學習的方法論。 第十三章:項目協作與交付規範 在現代音樂産業中,與製作人、混音師、藝人之間的有效協作至關重要。本章指導如何準備“可混音的”軌道包(Stems),文件命名規範,以及如何清晰地錶達自己的音樂意圖(例如使用參考麯目)。 第十四章:持續學習與技術迭代 音樂技術日新月異,本章提供瞭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幫助編麯人跟蹤最新的插件技術、硬件發展和行業趨勢,並建立一個個人技術知識庫,確保創作能力與時俱進。 --- 本書承諾提供一套嚴謹、可操作、麵嚮實戰的編麯與製作體係,幫助每一位讀者將腦海中的音樂願景,轉化為高品質、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專業音頻作品。

用戶評價

評分

從一個純粹的考研學習者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知識體係組織得極其嚴謹,脈絡清晰。它似乎預設瞭讀者可能在學習過程中會産生的各種疑惑點,並在相應的章節進行瞭預先的解答和鋪墊。大到音樂作品的宏觀結構分析,小到某個特定樂器音色的選擇哲學,都被係統地納入瞭考量範圍。它的參考價值不僅僅局限於考試範圍,更像是一部可以伴隨職業生涯成長的參考指南。每一次重讀,都能從舊的知識點中挖掘齣新的理解層麵,這正是優秀教材的標誌。對於需要進行係統化、標準化知識儲備的備考人士來說,這本書無疑是高效吸收和整閤現代音樂知識體係的利器。

評分

這本書的排版和裝幀設計真的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沉穩又不失現代感的風格,一看就知道是下瞭不少心思的。紙張的質感也很好,拿在手裏有一種紮實的觸感,長時間翻閱也不會覺得纍。尤其是一些關鍵樂理概念的圖示,繪製得非常清晰直觀,即便是初學者也能迅速抓住重點。封麵設計也很有品味,色彩搭配得恰到好處,讓人忍不住想打開一探究竟。不過,如果能增加一些在綫資源的鏈接或二維碼,比如配套的音頻示例或者軟件操作視頻,那就更完美瞭,畢竟現代音樂的教學越來越離不開多媒體輔助。整體來看,作為工具書,它的視覺體驗已經遠遠超齣瞭預期,讓人在學習之餘也能享受閱讀的樂趣。

評分

當我第一次翻閱這本書時,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的實用性達到瞭一個令人稱奇的程度。它不像某些理論書籍那樣高高在上,充滿瞭晦澀難懂的術語,而是非常接地氣地告訴你“在實際工作中,你應該怎麼做”。舉個例子,書中關於鼓組編排的章節,不僅僅告訴你標準的“四四拍”結構,更詳細分析瞭針對Funk、Hip-Hop和電子樂等不同流派時,軍鼓和底鼓的細微偏移(groove offset)如何影響整體律動。這種近乎於“手把手”的教學方式,極大地縮短瞭理論到實踐的轉化周期。我甚至可以直接將書中的某些“小竅門”應用到我手頭的工程文件裏,立刻就聽到瞭效果的提升,這種即時反饋的學習體驗,是很多教材無法給予的。

評分

這本書在內容深度上的挖掘,可以說是令人印象深刻。它不僅僅停留在基礎的和弦進行或者基本的配器法上,而是深入探討瞭現代音樂製作中那些“微妙的”處理技巧,比如如何通過微妙的動態變化來增加情感張力,或者在混音階段如何巧妙地利用空間效果來塑造聲場。作者顯然是一位經驗極其豐富的實踐者,他對不同音樂風格的理解非常到位,並且能將這些復雜的概念分解成易於理解的步驟。我特彆欣賞其中關於“動機發展”那一部分的論述,它提供瞭一種係統性的思維框架,讓我在創作自己的作品時,不再是簡單的片段堆砌,而是能構建齣更具邏輯性和連貫性的音樂結構。對於那些想從“會編麯”邁嚮“會寫好歌”的進階者來說,這本書的價值簡直是無法估量。

評分

這本書的行文風格非常平實且富有洞察力,讀起來完全沒有傳統教材那種枯燥感。作者仿佛坐在你的對麵,以一種非常真誠和耐心的態度,分享他多年來的心血和教訓。尤其是在探討“音樂性”與“技術性”平衡時,他的一些觀點非常發人深省,提醒我們技術始終是為音樂服務的,而不是相反。書中對於不同DAW(數字音頻工作站)環境下操作的兼容性考慮也很周到,雖然沒有深入到某個特定軟件的每一個菜單,但其核心的編麯理念是跨平颱的,這對於在不同設備間切換的音樂人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優勢。總之,它成功地搭建瞭一座堅實的橋梁,連接瞭音樂的感性世界和技術的理性框架。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