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进行划分,收录了约100多个方案的茶席设计,每个方案里面含括茶类、茶器以及设计特点等文字,方便读者在进行茶室装点、品尝茶水的同时,选择合适的茶器和茶具,并由此美化我们的生活空间,提升大众的艺术品位。
茶阅世界是深圳市重点茶文化产业项目,是中国茶产业孵化平台,包含茶叶品牌、茶器美学、主题茶会、茶文化体验、茶文化广场、茶道培训、茶品美食、私人定制、020商城、创意茶空间十大板块。茶阅世界一直致力于给广大市民提供一个多元化的茶文化体验馆,构筑不同的主题茶空间,弘扬健康茶文化,给都市人群提供一个追求静谧的生活与休闲空间。
Part1 茶席摆设的协调与搭配
Part2 十大因素助你装饰完美茶桌
Part3 春季茶席
Part4 夏季茶席
Part5 秋季茶席
Part6 冬季茶席
茶之乐趣
我第一次知道茶并开始茶生活大概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时,周围很难找到喝茶或是可以称得上过茶生活的人们。那时的我正陶醉于茶花和陶瓷,在全国到处寻访陶工匠们。当我听到朋友这样一席话语时,“日本的茶人们多来采购我们的茶碗,他们是因为想和我国的茶人们进行沟通和交流,但是寻遍千里也很难找到过茶生活的人,这不能不令人担忧。像金老师这样对花和瓷器有一定眼光的人若能进行茶研究,应会很不错,试一试茶道吧。”
为此,我们夫妇二人彻夜难眠,陷入了苦恼当中。就这样,当黎明拂晓之时,我和丈夫做出了“先开始试试”的决定,就这样我们的茶生活随之开始了。40年光阴转瞬而逝,若说长,的确是一段漫长的岁月,这其间发生了不少事情,学会了很多东西,见了很多人,也受到了适当的招待与赞扬。但最重要的,是我在与茶为伴的这段岁月极其幸福,因为幸福才可以一直前行,因为幸福才可以竭尽全力,也因为幸福才得以传播茶文化。到现在,我仍然可以自信地说,我是最幸福的茶人之一。那么,到底茶是什么,茶生活又是怎样的,能够让我如此幸福而自信呢?
其一,通过茶,我守护了自己。无论何时、何地,都将我的身心、行动甚至哲学思想融入到茶水之中,在那里,我得以坚强地守护我自己。正是因为这些,今天的我才不会失去初心,不会丢失平静,也相对较少受到喜怒哀乐的制约,才能成就今天的自己。之所以能比别人学得更多,笑得更美,走得更远,教得更好,用得也更广,这都受益于我喝过的数万杯茶。
其二,通过茶,我学会了很多。在开始学习茶文化的同时,我也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有了本质上的了解,深深地陶醉在与茶文化有关的各种艺术世界里,涉猎于服装、饮食、音乐、图画、表演、茶桌摆设及宴会文化等众多领域,不仅对邻国文化,而且也对欧洲和非洲文化产生了兴趣。
其三,茶守护了我的生活圈。虽然比别人更忙碌地生活,但我并没有因此而发生家庭问题或是与亲戚、邻居疏远等,反而是通过喝茶,让我交到了更多的邻居与朋友,与他们的关系就像浓浓的茶水一样圆润而自然。在需要与人进行交流与沟通时,茶成了最有滋味的沟通饮料。
其四,茶赋予给我美好的想法与生活。在喝茶的同时,真正的美也随之映入眼帘,我领悟到了用空缺去填充的美学原理,知晓了协调与均衡的表现美,学会了在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相互依托中去开拓、引导未来的全新设计。知道了不固执、不偏见,用开放的眼界去看待这个世界时才能感受到真正的世界之美。得益于此,我得到了贫穷之时不失本色的智慧,具有了在匮乏之时也能够充裕分享的从容,学会了区分朴素与丑陋的东西。
我所追求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让更多的人学习并精通茶文化,让这个世界变得更明亮、更美丽、更干净和更平和。最后,衷心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认同茶的魅力,也希望茶文化能够得到日新月异的发展。
茶阅世界·素茗堂
朴天铉 金泰延
这本书真是颠覆了我对传统茶席的印象。我一直以为茶席就是一套整齐的茶具,外加一些装饰品,但《茶席摆设》让我看到了茶席背后蕴含的哲学和情感。作者在书中不厌其烦地强调了“人”在茶席中的重要性。她笔下的茶席,不是孤立存在的静物,而是为“人”而设,为“茶”而生。一个好的茶席,能够引导人们的心绪,让品茶的过程更加专注和享受。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观茶”的章节,作者详细描述了如何通过茶席的布置,来引发品茶者对茶的视觉、嗅觉、味觉乃至触觉的联想。比如,一个带有山峦纹样的茶壶,会让人联想到高山的清泉;一条古朴的麻布垫,则能唤醒人们对自然土地的亲近感。这种将自然元素、人文情怀与茶事巧妙融合的理念,是我之前从未深入思考过的。读完后,我迫不及待地想尝试在自己的茶席上加入一些“故事”,让它不再是简单的器物堆砌,而是能讲述一段心情,传递一份心意。
评分《茶席摆设》这本书,将我从一个只是“喜欢喝茶”的爱好者,引向了一个更深层次的“品茶”境界。它让我明白,茶席不仅仅是泡茶的场所,更是人与茶、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作者的叙述风格非常亲切,就像一位良师益友,一点一点地引导我走进茶席的艺术世界。书中关于“礼仪”与“意象”的结合,让我耳目一新。她不仅仅强调茶席的视觉美感,更注重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寄托。例如,在讲解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茶宠时,作者会详细说明不同动物造型的寓意,以及它如何与主人的品性相呼应。这种细节的呈现,让茶席变得更加鲜活和有生命力。我还很喜欢书中关于“气韵”的论述,作者认为一个好的茶席,应该能够传递出一种自然、和谐、宁静的气息。这种气息,不是靠堆砌华丽的器物就能获得的,而是需要通过对细节的把握,对整体意境的营造来实现。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茶席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对未来的茶席布置充满了期待。
评分终于读完了这本《茶席摆设》,虽然名字听起来聚焦于器物和摆放,但实际阅读体验远不止于此。它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茶道行家,娓娓道来,将我对茶席的认知从“好看”提升到了“有灵魂”。书中对于不同季节、不同茶类的茶席设计,都有着细致入微的讲解。比如,关于春季的茶席,作者推荐了哪些颜色作为主调?是明媚的嫩绿,还是柔和的粉色?搭配什么样的花材能最大程度地衬托出春茶的清新与生机?我尤其喜欢关于“留白”的章节,它教会我如何用看似简单的空隙来营造意境,而不是将茶席填满。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物品,而是深入浅出地解释了每件器物在茶席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它如何与茶汤的色泽、香气、口感相互呼应。读到关于“季节性”的内容时,我脑海中立马浮现出无数画面,仿佛亲身经历了一场场不同时节的茶会。那份对细节的执着,对自然之美的捕捉,让我深深折服。它不仅仅是指导如何摆放,更是传递一种对生活美学的理解和感悟,让人在品茶之余,也能感受到来自茶席的宁静与雅致。
评分《茶席摆设》这本书,可以说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我本身对茶道就有浓厚的兴趣,但一直苦于找不到一本能够系统指导我如何布置茶席的书籍。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如同及时雨。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将那些看似高深的茶道美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得淋漓尽致。她不仅仅教你如何摆放茶具,更重要的是,她引导你理解每一样物品选择背后的用心。从茶席的主题设定,到色彩的搭配,再到器物的选择与摆放,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细致入微。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意境营造”的论述,作者通过对光影、声音、香气等非物质元素的巧妙运用,让茶席变得生动起来。例如,她建议如何通过选择适合的灯光来烘托茶的色泽,如何利用自然的声音(如流水声、鸟鸣声)来增添茶席的雅趣。读着读着,仿佛自己也置身于一个充满禅意的空间,心灵得到了洗涤和升华。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关于茶席布置的指南,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提升生活品质的教科书。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在于,茶席的布置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要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心境、甚至不同的品饮者来调整。作者在《茶席摆设》中,花了大量的篇幅来探讨“变化”的重要性。她认为,一成不变的茶席容易让人感到乏味,而恰当的“变”则能为茶事注入新的活力和惊喜。这种“变”体现在器物的选择上,比如,同一款茶,在不同的季节可以用不同的盖碗来搭配;也体现在空间的处理上,有时是简约的留白,有时则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呼应季节的花草。她还提到了“道具”的选择,不仅仅是茶具本身,还包括一些辅助性的物品,如香插、笔墨纸砚、甚至是一本好书,都可以成为茶席的点睛之笔。我特别喜欢她关于“人与器”关系的阐释,认为器物是为“人”服务的,好的茶席能够衬托出人的气质,而不是喧宾夺主。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的茶席布置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模式,而是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能够更自由地表达我的个性和对茶的理解。
评分一如既往的好
评分一如既往的好
评分一如既往的好
评分一如既往的好
评分一如既往的好
评分一如既往的好
评分一如既往的好
评分一如既往的好
评分一如既往的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