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全国通用教材 ——大提琴》由上、下两册组成,按照由浅入深、循 序渐进的原则,共分为十个级别。内容方面,在尊重 原作品的基础上,对其中一些作品的指法、弓法进行 了适当的调整。由于钢琴伴奏谱所占篇幅较大,在这 本教材中省略。
本书为上册《大提琴(1-7级)》,由中国音乐学 院考级委员会主编。希望这本教材的出版能促进大提 琴演奏艺术走进千家万户,对大提琴在我国的普及与 演奏水平的提高起到推动作用。
一级
一、音阶练习
1.G大调
音阶(一个八度,一弓两音)
琶音(一个八度,一弓一音)
2.D大调
音阶(一个八度,一弓两音)
琶音(一个八度,一弓一音)
二、练习曲
1.练习曲
2.练习曲
3.练习曲
4.练习曲
三、乐曲
1.沂蒙山小调
2.念故乡(选自《新世界交响曲》Ⅱ)
3.船歌
4.小快板
二级
一、音阶练习
1.C大调
音阶(两个八度,一弓两音,一弓四音)
琶音(两个八度,一弓三音)
2.D大调
音阶(两个八度,一弓两音,一弓四音)
琶音(两个八度,一弓三音)
二、练习曲
1.练习曲
2.练习曲
3.练习曲
4.练习曲
三、乐曲
1.优美的小快板
2.甜蜜的家庭
3.故乡的亲人
4.行板
5.木兰辞
三级
一、音阶练习
1.F大调
音阶(两个八度,一弓两音,一弓四音)
琶音(两个八度,一弓三音)
2.G大调
音阶(两个八度,一弓两音,一弓四音)
琶音(两个八度,一弓三音)
二、练习曲
1.练习曲
2.练习曲
3.加沃特舞曲
4.练习曲
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实在是令人赞叹,每一页的纸张都散发着一种高级的质感,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会轻易损坏。封面设计简洁大气,透着一种古典与现代交融的美感,让人在书店的众多乐谱中一眼就能被它吸引。我尤其欣赏出版社在细节上的用心,比如谱表的清晰度,即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辨认每一个音符和指位标记,这一点对于我们这种需要长时间对着乐谱练习的琴童家长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教材的排版非常科学合理,从基础的运弓练习到复杂的换把技巧,过渡得自然而流畅,不会让人感到突兀或者难度陡增。我记得我孩子第一次接触这套教材时,那种跃跃欲试的兴奋劲儿,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这套书看起来就让人觉得“专业”和“靠谱”。至于内容本身的难度设置,后面我会详细谈,但就这外在的观感和触感而言,它已经超越了普通教材的范畴,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我们家那位,现在都不太愿意把这套书随便放在书架上,而是郑重地放在琴包里,足见其分量。
评分这套教材的编排逻辑,简直是为中国考级体系量身定制的精准手术刀。它没有像某些西方教材那样,上来就堆砌大量的炫技曲目,而是采取了一种极其稳健、层层递进的教学法。第一级到第三级,重点放在基础气息的稳定和左手按弦的准确性上,曲目选择的都是旋律性极强、但技巧点非常集中的小品,保证了孩子在建立基本功的同时,不会过早地产生挫败感。特别是对于“连弓”和“断弓”的区分处理,教材给出了非常明确的视听参考(虽然这里指的是书本,但这种明确性体现在文字和谱例上),让老师和家长都能清晰地把握每一个阶段的教学目标。等到进入中高级别,开始引入一些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乐曲改编,这部分处理得尤为巧妙,它既保留了大提琴的厚重音色,又巧妙地融入了我们熟悉的五声音阶和旋法,让孩子在准备考级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和文化认同感。这种“内外兼修”的教学思路,是很多单一技术训练教材所不具备的优势。
评分这套教材的选曲风格可以说是中西合璧的典范,尤其是在七个级别中,对于不同时期和风格作品的选取,展现了极高的专业水准。它不仅仅满足于考级,更是在潜移默化中拓宽演奏者的音乐视野。我观察到,早期的练习曲目偏向于巴洛克时期的清晰线条感,有助于锻炼手指的独立性和节奏的精确性;中期则开始加入浪漫主义风格的作品片段,注重情感的连贯性和音色的丰富性;而到了高阶部分,它大胆地引入了一些近现代的演奏技法探讨,虽然这些可能不是考试的重点,但却为有志于未来深入学习的孩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种“面面俱到”的选曲策略,让学习者在升级的同时,不仅仅是在“应试”,更是在进行一次全面的大提琴艺术之旅。这种对音乐广度的追求,远比单纯追求某几个技巧的熟练要高明得多,它塑造的不是一个“考级机器”,而是一个有潜力的音乐人。
评分从长期使用的角度来看,这套教材的“工具性”设计非常人性化。它不仅仅是一本死板的乐谱集,更像是一个全方位的学习工具包。我注意到,很多练习曲后面都会附带一些关于“如何改进你的练习”的建议性文字,这些建议往往非常具体,比如针对特定段落应采用哪种握弓姿势,或者在特定把位上如何放松手腕。这种内嵌式的“微型指导手册”功能,对于那些没有条件频繁请到名师指导的地区的孩子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它有效地弥补了家庭教育与专业指导之间的鸿沟。我们家这位在遇到瓶颈期时,往往能从教材的某个不起眼的角落找到灵感,重新调整练习方向。这种超越了简单乐谱提供的价值,让它在众多乐谱中脱颖而出,成为我们琴房里被翻阅频率最高的书之一,因为它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候提供最实用的支持。
评分作为一名陪读的家长,我必须强调这套教材在“可操作性”上的巨大优势。很多高深的音乐理论,往往在教材中被简化得过于抽象,导致孩子似懂非懂。但这套教材,它在介绍新的技巧时,会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和直观的图示来辅助讲解。比如,在讲解“揉弦的力度和范围”时,它不像某些书那样只是简单地标注“快揉”或“慢揉”,而是会配上对弓法和指位紧张度的详细文字描述,甚至会用“像挤压一块海绵”这样的比喻来形容手指触弦的感觉。这极大地缩短了孩子从“理解”到“实践”的距离。我的孩子正是通过书上的那些细微提示,才真正领悟了某个特定音符的情感表达方式。而且,教材对于每个级别规定的考级曲目,其难度梯度和技术要求也匹配得非常吻合,这让我们在制定阶段性学习计划时,心里就有了一本“时间表”,知道在什么时间点必须攻克哪个难关,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避免了盲目训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