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澜品味2·蔡澜叹名菜:粤港澳美食地图

蔡澜品味2·蔡澜叹名菜:粤港澳美食地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蔡澜 著,李瑞苑 校
图书标签:
  • 蔡澜
  • 美食
  • 粤菜
  • 港澳美食
  • 名菜
  • 饮食文化
  • 旅行
  • 美食地图
  • 文化
  • 怀旧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广东旅游出版社
ISBN:9787807665441
版次:1
商品编码:11394609
包装:平装
丛书名: 蔡澜品味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00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金庸先生亲笔题写书名,倾情推荐

  * 香港TVB美食节目
     超200万观众高收视人气

  * 携美女苏玉华、Amanda. S
     推介粤、港、澳三地美食
     记录濒临失传的粤菜、潮州菜,以及客家菜

内容简介

  

  《蔡澜品味2·蔡澜叹名菜:粤港澳美食地图》是香港无线电视翡翠台近年主打的综艺节目,节目由大美食家蔡澜携美女苏玉华、Amanda. S推介粤、港、澳三地美食,是超200万观众的高收视超人气节目。

  《蔡澜品味2·蔡澜叹名菜:粤港澳美食地图》将综艺节目中的精髓原原本本地转化成文字和图片,为热爱美食的读者奉上一本汇集东南亚地区和粤、港、澳大小著名餐厅和名菜的美食秘籍。

  《蔡澜品味2·蔡澜叹名菜:粤港澳美食地图》由金庸先生亲笔题写书名,倾情推荐。
  《蔡澜品味2·蔡澜叹名菜:粤港澳美食地图》共分为11个部分,即“粤菜”、“潮州菜”、“客家菜”、“香港大排档风味及街边小食”、 “隐匿香港的中国味道”、“隐匿香港的国际味道”、 “粥面、甜品”、“私房菜”、“澳门豪华名菜”,和“澳门地道美食”。

作者简介

  蔡澜,与金庸、倪匡、黄霑并称香港四大才子,同时也是香港著名电影人,作家、美食家。被誉为“香港第一玩家”,自称“我的正业是玩”。金庸评价他:“蔡澜是一个真正潇洒的人。他见识广博,懂得很多,人情通达而善于为人着想,琴棋书画、酒色财气、吃喝嫖赌、文学电影,什么都懂,于电影、诗词、书法、金石、饮食之道,更可说是第一流的通达。”
  蔡澜其人在香港、台湾及东南亚地区具有非常高的知名度,他主持的《蔡澜人生真好玩》、《蔡澜叹世界》、《蔡澜叹名菜》、《蔡澜品味》等多档电视节目,集美女、美食、娱乐、旅游于一体,大受观众欢迎,尤其是其与黄霑、倪匡合作主持的电视节目《今夜不设防》创造了香港同时段电视节目的收视纪录。蔡澜在内地也极富影响力,为央视美食点评专家,《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总顾问。其新浪博客点击率达4000万,微博粉丝超600万。
  蔡澜著述颇丰,代表作有《蔡澜品女人》、《蔡澜谈人生》、《蔡澜美食地图》等,其文深得明清小品之真传,诙谐幽默,大俗大雅,兴之所至,尽得风流。

目录

第一章 粤菜
极品粤菜馆
镛记酒家
香港经典茶楼
莲香楼
陆羽茶室
端记茶楼
广州经典茶楼
玉堂春
一峰餐厅
名厨出招 古法粤菜

第二章 潮州菜
变化多段的潮州菜
尚兴潮州饭店
创发潮州饭店
潮州食店及杂货铺
云合
汕头澄海老四卤味专门店
朝发白米杂货
贵屿和记隆饼家
陈春记
曾记粿品
潮州鱼蛋和肉丸
夏铭记面家
乐园牛丸大王
名厨出招 古法潮州菜

第三章 客家菜
香港的客家菜
客家好厨
客家爷爷
盆菜
福建的客家菜
国安宾馆
说说客家人
光明饭店
台湾的客家菜
涵碧楼大饭店
细妹按靓
吉祥楼

第四章 顶级河鲜、海鲜
海鲜
海湾酒家
喜记
全记海鲜酒家
陈德兴海胆养殖场
河鲜
肇庆名汇河鲜专门店
海岛渔邨
滋粥楼

第五章 香港大排档风味及街头小吃
大排档的传统风味
盛记大排档
东宝小馆
小菜王
兰芳园
太兴烧味
维记咖啡粉面
九记牛腩
新兴文记牛肉
蛇王芬
街头小食
太安楼小食
利强记北角鸡蛋仔
花胶翅
美味食店

第六章 隐匿香港的中国味道
沪菜汇点
上海总会
上海鹭鹭酒家
鼎泰丰
天香楼
上海新三阳南货
京菜汇点
胡同
京香饺
鹿鸣春
北方火锅
方荣记
东来顺
小肥羊

第七章 隐匿香港的国际味道
东南亚菜
金不换泰国餐厅
金宝泰国餐厅
昌发泰国粉面屋
昌泰超级市场
黄珍珍泰国餐厅
SABAH
沙嗲轩
印尼餐厅
虾面店
味佳居

西餐
法国菜
Gaddi`s
Pierre
意大利菜
Sabatini
Angelini
分子料理
香港赛马会
The Krug Room
典型的西餐
Lawry`s The Prime Rib
金凤大餐厅
太平馆
Chesa(瑞士芝士火锅)

日本、韩国菜
日本菜
Naozen(寿司店)
Domon(拉面店)
Tonkichi(炸猪扒)
Japanese Curry Shop BEE(日式咖喱)
松菱日本料理(铁板烧)
稻菊(天妇罗)
“和民”(居酒屋)
Nadaman(怀石料理)
和三味(日式火锅)
韩国菜
梨花园
新罗宝韩国料理(韩式火锅)

其他异国菜
清真牛肉馆(清真牛肉)
Ebeneezer`Kebab(中东卡巴)
Balalaika(俄国菜)
成发椰子香料(香料店)
Viceroy Restaurant & Bar(印度菜)

第八章 粥面、甜品
粥面专家
云吞面
何洪记
刘森记
黄枝记
粥的文化
生记粥品专家
名厨出招 失传名菜

甜品及零食
源记甜品
公和荳品厂
新派甜品
糖朝
满记甜品
许留山
鲜果、朱古力、雪糕
油麻地果栏
永富食品公司
香港JW万豪酒店
GODIVA
Chesa
Mado雪糕咖啡店
万豪雪糕
饼类、零食
陈意斋
柠檬王
泰昌饼家
Cérès Boulangerie et Patisserie

第九章 香港私房菜
黄色门厨房
留?上楼
大平伙
Chez Les Copains
金门庄
桃花源小厨

第十章 澳门地道美食
澳门退休、退役及领抚恤金人士协会
兆记
颐德行
祥记面家
营地街市熟食中心
钜记饼家
六记粥面
百利来超级市场
安德鲁饼店
美的雪糕
六棉酒家
杏香园

第十一章 澳门豪华名菜
金殿堂
永利轩
盛事餐厅
鱼子屋
The Kitchen
Robuchon a Galera
帝雅廷
永利澳门酒店
南湖明月

跋——名菜问答

附录
食具篇:德昌森记蒸笼
食具篇:陈枝记老刀庄
食具篇:万记砧板
食具篇:炳记铜锅

精彩书摘

  ◆正文◆

  第一章粤菜

  好吃不好吃,是要比较的。希望大家可以体会厨师的心思,他们花时间去做一道菜,需要的是一份执著,他们都是比较顽固的;像我这种顽固又爱吃的人,亦会去寻找,找到最好的为止。

  蔡澜

  ◎极品粤菜馆

  ☆镛记酒家

  香港曾深受西方文化影响,不过在饮食方面仍然保留着传统口味,烧腊以香港烧鹅做得分外出色,中外驰名。中环是香港最具代表性的地区,这里有一家很有代表性的酒家,外国人来到香港,除了认识兰桂坊之外,也知道这家以烧鹅闻名的镛记酒家。

  做饮食节目,人脉关系很重要,我要介绍的餐厅,老板们已是我的老友,任我胡来。“镛记”的心脏是它的厨房,从来不让外人进去,老板甘健成兄也说随便拍好了,并将烹调秘密公开,一点也不保留。

  家传秘制烧鹅誉为“天下第一”

  身为第二代掌舵人的甘建成,醉心于钻研烹调方法,最爱是将意想不到的菜式,呈现于人前。他深信传统,又说:“厨艺是需要经过实践和领悟,一次复一次,一年复一年地坚持下去。”早在1968年,镛记酒家被美国《财富》(Fortune)杂志选为“世界最佳食府”之一,40多年后的今天,外国人来到香港仍然会慕名而来品尝烧鹅。

  其实鹅是有季节性的,最好的时候是在重阳前一个月和后一个月,或者是清明前一个月和后一个月,因此烧鹅在一年之中有半年是最佳的。镛记每天平均售卖300多只烧鹅,如遇上特别节令更会售出超过400只以上。

  一样东西做得好就可以白手起家,由大排档做到今天连大厦也建了出来,这么璀璨的地方、这么好吃的地方,就是由一只烧鹅开始,那就可以说是天下第一了。

  将英文的Humor翻译成中文“幽默”这词的林语堂先生,在1973年来过这家餐厅,一吃就说是“天下第一”,并写下“镛记酒家天下第一”的题字。

  招牌烧鹅的制作

  1.把鹅宰好后放血,先在肚子上涂上酱然后封好;

  2.把鹅腌好之后,就用气枪将他们吹得胀胀的,放在热水里将油脂去掉;

  3.用糖、醋涂在皮上,糖可以在烧鹅的时候抢火,醋可以帮助上色;

  4.上色后风干4~5小时,再放入炉内烧。

  秘诀:其实做烧鹅,炭也很讲究,烤东西的炭有些叫二号炭,如用三号炭的话火就比较弱,烧出来的鹅不太好看,镛记用的炭是来自马来西亚的“二坡”,像日本名厨非坚持用备长炭不可。做得这么好全凭经验,要偷师也不容易。

  溏心皮蛋是我的最爱,为什么永远是溏心的?原来是腌制后第二十八天吃,太早太迟都不行。

  鹅脑冻是将鹅脑取出,跟猪皮一起熬,将鹅汤做成冻,一块就是一个鹅脑,每盘鹅脑冻都需要用上很多只鹅。

  将鹅头顶的髻和鱼云一起做成鹅髻鱼云羹,内有鱼云、火腿、豆腐,材料非常丰富,一吃难忘。

  韭黄鹅红也非常美味,不过有很多地方都禁吃了,如新加坡等地,香港保留了这个传统,都是很难得的。

  甘先生年轻时,自创出鹅油捞面,他在烧鹅腿上划一刀,把流下来的鹅油用以捞面,好吃得不得了。那时大家都称他太子,因此这款面又称为“太子捞面”。

  打败铁人的“华亭聚五福”

  这家酒家的全猪宴“华亭聚五福”曾经得奖,打败了日本《料理的铁人》的铁人,当日的主题是猪,全部菜式都是以猪肉做的,我们有口福,可以尝尝这些得奖菜。有菜远东北菇猪膶汤,非常美味,猪肝又嫩又香;“肉卷珠帘”是用猪背脊肉包以核桃,既爽口又甘味十足。

  酿油炸鬼是猪肉酿油条,特别之余,吃起来很甘香;最后的猪仔酥,做成形状像一只小猪模样的猪仔酥,卖相精致可爱。

  除此之外,我们还试了一些失传菜。

  松子云雾肉是出自袁枚先生的《随园食单》,现在将他的做法在现代重现出来;至于“二十四桥明月夜”,是源自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书中黄蓉哄洪七公教她武功,洪七公说他喜欢吃将豆腐酿在火腿里面的菜,经由甘先生的实践,变成了这道菜,一个金华火腿挖了24个洞,酿上24块豆腐。

  镛记小史

  镛记由甘穗辉在1942年创立。其前身是位于港澳码头附近广源西街售卖烧味的大排档,1942年,甘穗辉以港币4000元租用上环永乐街32号的铺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店铺受到日军轰炸;1944年,镛记搬迁至石板街32号。中环威灵顿街镛记是1964年自置物业,1978年进行重建工程,成为今天的镛记大厦。

  镛记酒家

  地址:香港中环威灵顿街32~40号

  电话:25221624

  ◎香港经典茶楼

  传统茶楼里,有大家的集体回忆,我们要好好珍惜。

  蔡澜

  饮茶是广东人最值得自豪的饮食文化,也是最普遍的,一清早就想到喝茶和点心。外国人到香港也一定要吃点心,就像中国人去意大利一定要吃意大利面一样。

  香港饮茶文化是从广州传入,在此发扬光大之余,对外国很多地方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如果你到外国去,如美国、加拿大的茶楼也会有烧卖,不过都是大大个的,不像香港做得又小又精致,香港保留了传统,而且茶楼更是开到成行成市。

  无论以前或现在,茶楼的“一盅两件”对很多人来讲都是一种乐趣,一边吃,一边看报纸,或跟朋友闲聊天,忙里偷闲,绝对是一种享受,加上广东人爱吃爱喝,所以饮茶文化现在已经风行全国,到哪里都有粤式茶楼。

  ☆莲香楼

  莲香楼是香港最老的一家茶楼,有82年历史了,也是比较大众化的一家茶楼。楼下主要是卖饼,楼上是饮茶的地方。

  这里以前也是卖饼的,月饼盒的外观至今保留着传统的样式。这家店之所以出名是它仍然把以前的东西保留下来,不用再创新或做什么融合的菜式,以前留下来的东西,已经是经典了。

  莲香茶楼历史悠久,经常人山人海,要饮茶可能随时与陌生人同桌,人总是这么多,好不热闹。茶楼的装潢看来也很传统,天花还悬挂着吊扇,墙上也还挂上古老大钟,有种时光倒流的感觉。

  在这里饮茶的最大特色,就是沿用茶盅喝茶、用茶壶加水,这种泡茶方式在香港一般的茶楼已非常少见,让人回想起童年时候饮茶的情景,感觉十分亲切。

  以茶盅喝茶需要“胆大心细”,“胆大”是说倒茶时要大胆倒下,“心细”是说茶斟满后懂得心细地收手。

  茶楼的一事一物都为大家带来无限的回忆。

  人们总说饮茶要“一盅两件”,意指一盅茶、两笼点心。这里有些点心是别处比较少见的,例如猪膶烧卖、猪肚烧卖、鱼肚杂、淮山鸡杂等。我最喜欢的点心有烧卖卷、腊肠卷等等;其次这里还有旧式传统的鸡肉大包,让人回想起童年的时候,大大的包内有很多材料,有鸡肉、鸡蛋、冬菇等,一个包就可抵一餐。

  茶楼内仍使用的吊扇、茶壶、痰罐、点心车,都保存着怀旧的风味。不过小时候是饮完茶要结账时,茶楼伙计会按桌上的点心笼去计数,有些人要作弊就把笼子藏于桌底,不过现在茶楼也改用了点心纸来计数了。

  在传统茶楼里有大家的集体回忆,我们要好好珍惜。

  莲香楼小史

  香港莲香楼原有3家,现仅存一家,原名是“连香楼”,创业于1918年。于1910年(宣统二年),一位名叫陈如岳的翰林学士,因品尝了莲香楼的食品后,大赞其莲蓉做得出色,故书“莲香楼”,将原本的“连”字加上“草花头”,连香楼自此易名为“莲香楼”。

  莲香楼的茶室之内,需茶客自行找座位;大厅四面挂上中国古文诗句、山水字画,不设贵宾房,以手推点心车售卖经典点心。

  莲香处处

  莲香楼以莲蓉食品见称,莲蓉包只在早市、午市供应,莲子香扑鼻、莲蓉入口幼滑,亦一直选用湖南的湘莲做馅,湘蓉呈啡红色,所制成的莲蓉包的馅也是啡红色。其他还有以莲蓉为主题的特色小菜,如双莲藕饼。“莲香月饼”更是广州月饼中一个驰名品牌。

  莲香楼

  地址:香港中环威灵顿街160~164号

  电话:25444556

  ☆陆羽茶室

  陆羽茶室位于中环史丹利街,有75年历史,20世纪30年代末创业至今一直留传下来,茶室内的布置仍沿用40年代以艺术品布置的风格,例如露出一半在墙外的花瓶,天天都插以鲜花,是我很喜欢的摆设。茶室里到处挂有名画,也有张大千的作品,另外有彩绘的玻璃窗户、悬挂的古董吊扇等装饰,现在有很多餐馆都模仿这种装潢,但这里是第一家。

  这家拥有75年历史的茶楼,固然有说不完的故事,例如以前有一位茶客在此被人开枪暗杀;茶室内所有名画都被偷过一次……幸而老板有很多名画,偷了一批又换一批;虽然发生过暗杀事件,但这里仍是客似云来。

  相比莲香楼,这里给人另一种风味,感觉非常优雅、精致,别有味儿。但最重要的是这是一家“顽固”的茶楼,味道保持不变,好像以前很普通的煎粉果连汤,以前到处都有,现在已经有很多茶楼不做了,但在这里仍可吃到。这个点心的吃法是将煎粉果泡在汤里,以筷子使劲戳之令汤完全吸收在粉果里面,汤吸得越多越好,这种吃法很有文化,也很传统。

  有不少的点心是坊间少见,当中有煎粉果连汤、紫萝火鸭批、虾仁荷叶饭、淡水鲜虾饺、葱油叉烧角、榄仁生蹄糕等等。每款点心都是点心师傅的精心杰作,令人回味再三。这里的炸酱面也是一绝,颜色既特别又吸引人,平常吃的都是带点橙色的,不过这里的炸酱面卖相是北方的颜色,味道则完全是南方的。

  以前我们觉得普通的点心,现在已经很少人做了,像茶室里有一种枧水棕,以莲蓉做陷,可当甜品来吃,而甜味适中,嗜甜的人也可再蘸一点蜜糖浆。当葡国蛋挞大行其道之前,原来这家茶室早就有做得更精美的“松化鸡蛋挞”,一口一个,吃到这样的东西自然让人有幸福的感觉。

  创业看来不困难,但是要开业75年间仍然能把食物维持得如此高水准,殊不简单。

  陆羽茶室小史

  陆羽茶室是由马超万及李炽南于1933年6月11日创办,初时在香港永吉街开业,后因业主要收回单位,遂于1976年迁至士丹利街现址,亦建有物业的陆羽大厦。陆羽是中国茶圣,对茶很有研究,而茶室亦以茶著名,故定名为“陆羽茶室”,茶室二楼放置了一尊陆羽像。

  陆羽茶室共有3层,每层皆有3个厅房。茶室内装修古色古香,挂有不少中国字画墨宝,门口的招牌由旧址沿用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大门外有白布包头的外籍朋友看守。茶室内的柜台、屏风、吊扇、钟、花瓶、算盘等更是古意盎然,家俬多用酸枝花梨,均由旧铺搬到现址,保留了旧有的风格。柜台旁放置痰盂,也是茶室的特色之一,痰盂的作用,除了给客人吐痰外,也让客人和伙计把凉了的茶倒掉。

  陆羽茶室

  地址:香港中环士丹利街24号

  电话:25235464

  ☆端记茶楼

  香港有一家特色的茶楼,是荃湾大帽山川龙村的端记茶楼。在川龙有一条很清澈的小溪,是这里的龙脉,水流是源自大帽山,在茶楼内喝到的茶,就是用这里的水冲泡而成,冲出来的茶也是最好的。用水质好的水冲茶,不必买几万元一饼的茶,也很好喝。

  水源两旁的农田种了很多瓜菜,其中大片种的是西洋菜,此菜可治痨病,菜身很脆,拿去洗的话也很容易折断。有一次去墨西哥拍戏,我煮了很多西洋菜给工作人员吃,有人问:“蔡生,你怎么在墨西哥也找到西洋菜?”我说:“这种菜是由西洋来的嘛!”

  在香港,难得还可以找到用山水栽种的西洋菜田,我们试了白灼西洋菜,尤其是用山水煮成更是难得;白灼西洋菜既新鲜又爽脆,跟外面吃到的不尽相同。

  至于点心,这里也保留了传统。师傅会用鹌鹑蛋、手剁猪肉和木耳做成鹌鹑蛋烧卖,这已是很少见的一种传统食品,现代人都说怕胆固醇,大家都不吃了,但我和周中都认为一个星期才吃一颗,不会出事。虽然现代的人未必懂得欣赏,不过对于吃过的人来说,一定会感到很回味。

  有一种特色食物,别处不会找得到的,就是乡下地方才有的菜粿,菜粿是用当地种植的鸡屎藤制成,有清热的功效,吃起来有股天然的草香味,当地的人说吃了以后一年都不会生病。

  端记茶楼有个特色就是周围挂满鸟笼,记得我第一次来香港饮茶,也是挂着很多鸟笼。在城市里,因为之前有鸡瘟,已经不让人挂鸟笼了。澳门本来还有一家可以挂的,但最近也被清走,弄得干干净净,也不让挂了,只剩这家茶楼还保留着这种特色。对有些人来说,每天早上提着鸟笼到茶楼饮茶,才能感觉到真正的轻松。

  山水好茶,传统电信,有鸟笼的酒楼,对于这些濒临失去的一点一滴,我们都要好好珍惜。

  端记茶楼

  地址:荃湾荃锦公路川龙村57~58号

  电话:24905246

  ……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基于您的要求,关于一本虚构的、不涉及《蔡澜品味2·蔡澜叹名菜:粤港澳美食地图》的图书简介: --- 《迷雾彼岸:冰川时代晚期的欧亚大陆生态变迁与人类迁徙》 图书简介 楔子:风雪中的呼唤 本书是一部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专著,深入探讨了末次冰盛期(LGM)结束至全新世初期(约2万年前至1万年前)期间,欧亚大陆广袤地域的自然环境剧变,及其如何深刻塑造了当时人类群落的生存策略、迁徙路径与技术革新。我们聚焦于气候波动、植被带重塑、巨型动物群的衰退,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共同构筑了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史前世界。 第一部分:冰封的边缘——环境的重塑 冰川时期并非一个铁板一块的静止时代,其间充满了剧烈的气候振荡,特别是新仙女木期(Younger Dryas)的突然回暖与骤降。本部分首先以高精度古气候数据为基础,重建了这一时期欧亚大陆的温度、降水模式与海平面变化。 冰盖的退缩与生态走廊的出现: 详细描绘了斯堪的纳维亚和阿尔卑斯山脉冰盖的融化过程,分析了由此产生的“冰缘带”(Periglacial Zone)的形成。这一地带特殊的生态结构——植被稀疏但物种密度高——为早期人类提供了独特的资源窗口。 植被的“跳跃式”迁移: 通过孢粉学分析,我们追踪了森林、草原和苔原的地理边界如何快速地向北或向高海拔地区迁移。重点分析了欧洲森林“孤岛”的形成及其对狩猎技术的影响,例如,森林的碎片化如何迫使狩猎群体发展出更精细的追踪与伏击策略。 巨型动物群的命运与生态位空缺: 对猛犸象、披毛犀、洞穴狮等代表性巨型动物群在这一时期的分布变化、数量衰减进行系统梳理。探讨了气候变化、人类捕猎压力,以及植被结构单一化对这些“生态工程师”的综合影响。巨型动物的消失不仅是物种的损失,更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路径的根本性改变。 第二部分:人类的足迹——生存策略与技术适应 在环境的巨大压力下,史前人类展现出惊人的适应能力。本部分侧重于考古学证据,揭示了工具技术、社会组织和迁徙网络是如何应对气候挑战的。 微型石器技术的崛起与资源优化: 详细考察了欧洲和西伯利亚地区细石器(Microlithic)技术的发展。这种将石片打制成小型、多功能工具的趋势,反映了对有限资源(如动物肌腱、骨骼)的极致利用,以及对工具易携带性与可更换性的重视。 迁徙网络与信息交流: 基于对燧石、黑曜石等原材料的地球化学追踪,我们重建了当时人类群落间进行长距离贸易或信息交换的网络。研究发现,冰期末期的迁徙路径并非简单的单向流动,而是复杂的、受气候条件驱动的“回弹”与“渗透”过程。例如,通过对东欧平原上特定类型骨器手柄的分析,推测了东西方狩猎知识的早期融合迹象。 洞穴艺术的“气候日记”: 对弗朗哥-坎塔布连地区(如拉斯科洞窟群)的壁画进行重新解读。不再将其视为单纯的宗教或巫术表达,而是将其视为特定季节、特定动物迁徙路线的“记忆地图”和“经验记录”。通过分析颜料的矿物来源和动物组合,试图找出不同洞穴壁画的创作高峰期与当地环境突变期的关联性。 第三部分:通往新世界——跨越白令海峡的最后篇章 本书的后半部分将焦点转向欧亚大陆的东北边缘,即白令陆桥(Beringia)区域,探讨了现代人类如何完成对美洲大陆的殖民,这是冰期末期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 陆桥的开启与关闭: 依据最新的海平面重建模型,精确分析了白令陆桥在LGM结束后的几次关键开放期。这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位置的转移,而是两种截然不同生态系统(西伯利亚苔原与美洲大陆前缘)的短暂交汇。 “科索夫文化”与“多地起源说”的辩证: 批判性地回顾了关于美洲首批居民的技术归属争议。重点分析了从西伯利亚南部到阿拉斯加发现的早期石器遗址(如斯基尔斯库特遗址),探讨了它们与克洛维斯文化(Clovis Culture)在时间轴和工具形态上的继承与分化关系。 适应极寒的生物学标记: 初步探讨了冰期末期人类基因组中的适应性突变(如对寒冷气候下脂肪代谢、维生素D合成的调整),这些“内在冰期装备”如何帮助他们在进入更严酷的北美环境时保持了生存优势。 结语:未来的回响 《迷雾彼岸》旨在说明,冰川时代的结束并非意味着人类历史的轻松开启,而是迫使人类进入一个全新的适应阶段。我们所见的农耕文明的兴起、定居点的形成,无不根植于两万年前,人类为应对环境的剧烈摆动而积累的经验、发展出的技术和建立的社会结构之中。本书提供了一个宏大而精微的视角,审视了自然环境与人类文明之间,那场跨越万年的、决定性的互动。 --- 目标读者: 古人类学、史前考古学、古气候学研究人员,以及对人类迁徙史和冰川地质学感兴趣的严肃读者。 关键词: 冰川末期;全新世;欧亚大陆;巨型动物群;微型石器;白令陆桥;史前迁徙;古环境学。

用户评价

评分

《蔡澜品味2·蔡澜叹名菜:粤港澳美食地图》这个名字,光是听着就带着一种悠闲而享受的意味。“品味”和“叹”字,无不透露出一种慢下来的生活态度,一种对美食艺术的尊重。我一直觉得,蔡澜先生的书,总能给人一种“慢下来,好好生活”的启示。我期待这本书,能像一本老友的来信,用他那温和而充满智慧的笔触,与我分享他对粤港澳美食的独特理解。我希望书中不仅仅是介绍那些已经被大众熟知的名菜,更能发掘一些可能鲜为人知,却同样美味到极致的“隐藏款”。我很好奇,蔡澜先生是如何发现这些美食的?是偶然的机遇,还是长期的探索?这本书的“美食地图”功能,我希望它是那种能够引导读者去体验,去感受的,而不仅仅是提供地址和联系方式。我期待书中能有一些关于如何欣赏一道菜的“眉角”,比如如何从它的色泽、香气、口感去判断它的优劣,以及如何与服务员或厨师进行有趣的交流,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这道菜。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意识到,品尝美食,不仅仅是填饱肚子,更是一种文化的体验,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激。它应该能唤醒我内心深处对美食的热情,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与食物的关系,并且在每一次品尝中,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叹”。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一眼就吸引了我,《蔡澜品味2·蔡澜叹名菜:粤港澳美食地图》。作为一名对中华美食,尤其是粤港澳地区特色菜肴情有独钟的读者,我总是渴望能找到一本能够深入挖掘这些美食精髓的读物。蔡澜先生的名字,本身就是一份品质的保证,他对于美食的独到见解和深厚功底,早已在华人世界传为佳话。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张详尽的美食地图,带领我穿越粤港澳的大街小巷,探寻那些隐藏在街头巷尾、老字号酒家中的绝世美味。不仅仅是品尝,我更希望通过这本书,了解每一道名菜背后的故事,它的起源、演变,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韵味。我想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食材选择、怎样的烹饪技巧,才能成就一道令人回味无穷的名菜?这本书是否会分享一些不为人知的寻味秘诀,抑或是那些只有当地人才懂的“行话”?我脑海中已经浮现出无数画面:在广州的早茶店里,品尝着晶莹剔透的虾饺,感受着那份精致与鲜美;在香港的街边,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腩面,体会那份地道的市井风情;又或者在澳门的葡国餐厅,感受中西合璧的独特魅力。这本书,或许就是我开启这段美食之旅的起点,它承载了我对味蕾的期待,对文化的探索,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评分

《蔡澜品味2·蔡澜叹名菜:粤港澳美食地图》这个书名,给我一种沉甸甸的期待感。蔡澜先生的名字,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权威和品味。我一直认为,真正的美食家,不仅要懂得吃,更要懂得如何去“品”。而“叹名菜”更是将这种享受推向了一个极致。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给我的是一种“体验式”的美食导览,而不仅仅是信息的堆砌。我想知道,在蔡澜先生眼中,一道“名菜”的标准是什么?它需要具备哪些要素才能被冠以“名”字?我期待书中能有对粤港澳地区不同地域美食的深入剖析,不仅仅是列出菜品,更要挖掘其背后的文化根源和历史演变。例如,为什么某些食材会在某个地区特别流行?某些烹饪手法又是如何形成并流传下来的?我希望书中能够有一些关于如何“叹”这道菜的建议,比如搭配什么饮品,如何品尝才能最大程度地感受到它的风味,以及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更能体会到它的妙处。这本书,对我来说,应该是一次精神的盛宴,它能够提升我对于美食的认知,让我学会如何用更细腻、更深刻的方式去体验食物的美好,从而在舌尖上,感受到粤港澳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和人文情怀。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蔡澜品味2·蔡澜叹名菜:粤港澳美食地图》听起来就让人垂涎欲滴,特别是“叹名菜”和“美食地图”这两个词,一下子就点燃了我对美食的渴望。我一直认为,真正懂得品味美食的人,不仅是能吃出味道,更能吃出其中的情感和文化。蔡澜先生无疑是这样一位大师。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列举菜名和餐馆,更像是蔡澜先生亲自带我进行一次美食寻访。我想听他讲讲,为什么这道菜是“名菜”,它的精髓在哪里,有哪些值得注意的细节。我很好奇,他会如何描绘那些藏匿在繁华都市背后的古老食肆,以及那些默默坚守传统烹饪手艺的老一辈厨师。想象一下,翻开书页,仿佛就能闻到烧鹅的焦香,听到海鲜的鲜甜,感受到粤菜那种追求食材原味、讲究火候的细腻。我期待书中能有关于粤港澳各地不同菜系之间的细微差别,比如广州的清淡,潮汕的精致,香港的融合,澳门的异域风情。这本书,应该是一本充满故事的书,而不是一本冰冷的菜谱,它应该能让我感受到食物带来的温暖,以及人与人之间因为美食而产生的连接。我渴望能从中获得一些实用的信息,下次去粤港澳地区旅行时,能够照着这本书,找到那些最地道、最令人难忘的美味,成为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叹名菜”之旅。

评分

单是《蔡澜品味2·蔡澜叹名菜:粤港澳美食地图》这个书名,就足以让我心头一动。蔡澜先生的文字,总有一种魔力,能够将平淡的食物变得生动有趣,仿佛就在眼前一般。我一直对粤港澳地区的美食情有独钟,那里丰富多样的食材,精湛的烹饪技艺,以及深厚的饮食文化,都深深吸引着我。这本书,听起来就像是一份由美食大家亲自绘制的宝藏地图,指引着我去探索那些隐藏在广袤地域中的味蕾巅峰。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蔡澜先生在这本书中,会为我们揭示哪些鲜为人知的名菜?它们的故事是怎样的?是什么让它们脱颖而出,成为“名菜”?我期待这本书能带领我深入了解粤港澳不同地区在烹饪上的独特之处,比如潮汕菜的精致细腻,广州菜的清淡鲜美,香港菜的兼容并蓄,以及澳门菜的中西合璧。我希望通过这本书,不仅仅是获得一些餐馆的推荐,更能学到一些关于如何欣赏一道菜的“门道”,了解食材的选择、火候的掌握、调味的精妙之处。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美食指南,更像是一次与蔡澜先生的深度对话,一次对粤港澳美食文化的致敬与探索。

评分

独特的视角,美食分析很透彻,赞

评分

感觉不错的,喜欢散文式的

评分

原来是一系列d~~没钱买书了~

评分

好书。。。。。。。。。。。。。。。。

评分

介绍的还是不够具体。不够丰富。

评分

《蔡澜品味2·蔡澜叹名菜:粤港澳美食地图》,好书!!

评分

有幸购得蔡先生,真是荣幸,里面的内容受益匪浅,书从装订,封面等等都非常精美。

评分

蔡澜的书不错,蔡澜的书不错

评分

很喜欢潮州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