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心理与长寿人生

健康心理与长寿人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袁勇贵,李英辉 著
图书标签:
  • 健康心理
  • 长寿
  • 积极心理学
  • 幸福感
  • 心理健康
  • 抗衰老
  • 生活方式
  • 情绪管理
  • 压力应对
  • 老年心理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903326
版次:1
商品编码:1186129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43
字数:1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健康心理与长寿人生》以老年人的常见心理问题为出发点,采用问与答的形式及通俗易懂的语言,对老年人的抑郁、焦虑、失眠、记忆力下降等常见心理障碍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家庭照顾、自我保健等进行阐述,希望老年人及其照料者能通过阅读《健康心理与长寿人生》,对老年人心理特点及常见问题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及时发现,正确处理,使老年人度过愉快安逸的晚年。

作者简介

  袁勇贵,1972年出生,医学博士,主任医师,青年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主任。2013年在美国氟罗里达大学精神医学系访学1年。现任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心身与行为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委员兼秘书,南京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分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970814、81071101和81371488)3项,江苏省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生命健康科技)专项资金1项。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3项,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主编*作11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65篇,累计影响因子达220分。

目录

一、老年人与心理障碍
1.进人老年期后有哪些心理变化?
2.老年人常见的异常心理有哪些?
3.如何识别老年人是否患有心理障碍?
4.退休后的不适感也会引起老年心理障碍吗?
5.退休后如何调整好心态?
6.什么是“空巢综合征”?
7.如何避免“空巢综合征”?
8.老年人厌世心理是怎样产生的?
9.老年人产生厌世心理后如何应对?
10.什么是更年期综合征?
11.出现更年期综合征后怎么办?
12.老年人容易神经过敏吗?
13.老年人出现神经过敏后如何调适?
14.老年疑病症是怎么回事?
15.老年人出现疑病症状后如何应对?
16.不服老的老年人为什么更容易出现心理障碍?
17.不服老的老年人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18.自卑心理和老年人产生抑郁或焦虑有关系吗?
19.老年人如何克服自卑心理?
20.孤独对老年人心理有何影响?
21.如何帮助老年人走出孤独的困境?
22.如何确立老年人生存的意义,如何调节恐惧心理?
23.社会和子女应该怎样对待“老人希望有个伴儿”?
24.为什么老年人患躯体疾病后会引发负性情绪?
25.对老年人患躯体疾病后引发的负性情绪如何进行心理干预?

二、老年人的抑郁问题
1.抑郁症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2.抑郁症的患病率有多高?
3.遗传因素在老年期抑郁症发病中起什么作用?
4.病前性格在老年期抑郁症发病中起什么作用?
5.生活环境因素在老年期抑郁症发病中起什么作用?
6.躯体疾病在老年期抑郁症发病中起什么作用?
7.药物及其他因素在老年期抑郁症发病中起什么作用?
8.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9.老年期抑郁症如何诊断?
10.抑郁症最危险的后果是什么?
11.如何区分正常的抑郁情绪和抑郁症?
12.亲人去世引起的悲伤能诊断为抑郁症吗?
13.如何识别脑卒中后抑郁症?
14.如何区分老年期抑郁症和老年性痴呆?
15.抑郁症是痴呆的先兆吗?
16.抑郁症的常用治疗方法有哪些?
17.抑郁症患者的首选治疗是什么?
18.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如何选择药物治疗?
19.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如何调整药物剂量?
20.如果一种抗抑郁药无效,如何选择替换药物?
21.抑郁症需要服药多长时间?
22.看了药物说明书上那么多的不良反应,我就不敢吃了,怎么办?
23.身体出现了药物副作用怎么办?
24.如何减轻或避免药物副作用?
25.抗抑郁药有戒断反应吗?
26.近来自我感觉病情好多了,能否减药或停药?
27.遵医嘱服药很重要吗?
28.药会越吃越多吗?
29.如何避免和处理使用抗抑郁药过程中所出现的躁狂发作?
30.老年期抑郁症能选用电休克治疗吗?
31.经颅磁刺激能治疗抑郁症吗?
32.心理治疗在老年期抑郁症中的作用有哪些?
33.针灸疗法能治疗老年期抑郁症吗?
34.中药能治疗老年期抑郁症吗?
35.高压氧治疗对老年期抑郁症有效吗?
36.如何让老年人远离抑郁?
37.老年抑郁症会复发吗?
38.如何自我摆脱抑郁症?
39.家属如何对待抑郁症患者?
40.如何做好抑郁症患者的睡眠护理?
41.抑郁症患者没有食欲或食欲下降怎么办?
42.抑郁症患者如何预防便秘?
43.如何发现抑郁症患者自杀的先兆?
44.如何预防抑郁症患者自杀?
45.想自杀时如何寻求帮助?
46.有自杀危险者应该向哪些人求助?

三、老年人的焦虑问题
四、老年人的睡眠问题
五、老年人的认知障碍
六、老年人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问题
七、老年人的其他心理问题
八、附录

前言/序言


《长寿之光:探寻生命延长的科学与智慧》 序言 人类对长寿的探索,如同对永恒的追寻,自古以来便贯穿于文明的进程中。从古籍中记载的传说,到现代科学的严谨研究,我们从未停止过对延长生命、提升生命质量的渴望。然而,长寿并非仅仅是数字上的累加,它更是一种积极、充实、充满意义的生命状态。这本书,正是希望集结当今科学前沿的洞见,融合古今人类对生命智慧的沉淀,为你勾勒出一幅清晰而可行的“长寿之光”图景。我们并非要贩卖虚幻的“不老神药”,而是希望通过揭示生命延长的科学原理,以及在生活中实践这些原则的方法,帮助你构建一个更健康、更充实、更可能拥有长久生命的人生。 第一章:生命的蓝图——遗传与衰老的奥秘 衰老,是生命历程中不可逆转的自然进程。但是什么在驱动着这个过程?我们出生时自带的“生命蓝图”——我们的基因,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章将深入浅出地解析基因在衰老中的作用,从端粒的缩短、基因突变的累积,到细胞的衰老与凋亡,我们将一一剖析这些复杂的生物学机制。 基因的遗传密码与寿命的预设:探讨基因如何影响个体的生长发育,以及一些基因变异是否与早衰或长寿有关。我们会介绍一些著名的长寿家族研究,以及从中我们能获得的关于遗传因素的初步认识。 端粒:时间的刻度:详细解释端粒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为何会随着细胞分裂而缩短。我们会讨论端粒酶的作用,以及目前关于如何维持端粒长度的研究进展,并澄清一些关于端粒与“返老还童”的误区。 细胞的“衰老”与“死亡”:介绍细胞衰老(senescence)的概念,以及衰老细胞在体内累积可能导致的炎症和其他健康问题。同时,也会探讨细胞凋亡(apoptosis)的必要性,以及其在维持组织健康中的作用。 DNA损伤与修复机制:分析环境因素(如紫外线、化学物质)以及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如何导致DNA损伤,并介绍人体自身的DNA修复系统是如何工作的。理解这些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规避损伤,促进修复。 第二章:身体的守护者——营养与代谢的科学 “病从口入”并非一句空泛的谚语,我们的饮食习惯直接决定了身体的健康状况,进而影响寿命。本章将聚焦于营养科学的前沿研究,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的饮食搭配,优化身体的代谢功能,为长寿打下坚实的基础。 宏量营养素的平衡之道:深入解析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在维持身体机能中的作用。我们将讨论“健康脂肪”与“不健康脂肪”的区别,全谷物与精制谷物的差异,以及优质蛋白质的来源。 微量营养素的精妙作用:维生素和矿物质虽然需求量少,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我们将逐一介绍各类维生素(如维生素C、D、E、B族)和矿物质(如钙、镁、锌、硒)的生理功能,以及它们在抗氧化、免疫调节、骨骼健康等方面的关键作用。 抗氧化与自由基的博弈:详细阐述自由基的产生机制,它们对细胞的氧化损伤,以及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E、多酚类化合物)如何抵御自由基的攻击。我们将推荐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并讨论抗氧化补充剂的适宜性。 代谢调控与能量平衡:探讨胰岛素抵抗、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谢紊乱与衰老及慢性疾病的紧密联系。我们将介绍一些能够改善代谢的饮食策略,如低GI饮食、间歇性禁食等,并解释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肠道微生态:第二大脑的奥秘:揭示肠道菌群对人体健康,包括免疫力、情绪甚至寿命的深远影响。我们将介绍如何通过膳食纤维、发酵食品等来培养健康的肠道微生态。 第三章:动力的源泉——运动与身体的活力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古老的箴言在现代科学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规律而科学的运动不仅能强健体魄,更能激活身体的内在修复机制,延缓衰老进程,提升生活品质。 心血管系统的锻炼:详细阐述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骑行)对心肺功能的益处,包括降低血压、改善血脂、增强心脏泵血能力等。我们将提供不同强度和时长的运动建议,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 力量训练与肌肉的抗衰老:解释肌肉质量衰减(肌少症)是衰老的重要标志之一,并强调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深蹲)在维持肌肉量、增强骨密度、提高基础代谢率方面的重要性。 柔韧性与平衡性的训练:介绍伸展运动、瑜伽、太极等有助于提高身体柔韧性、改善关节活动度、预防跌倒的运动形式。 运动与基因的互动:探讨运动如何影响基因表达,促进细胞修复,激活抗衰老通路。我们会提及一些针对特定基因的研究,说明运动对个体长寿潜力的积极影响。 运动的个性化方案:强调没有“万能”的运动计划。我们将引导读者如何根据自身年龄、身体状况、运动基础来制定安全有效的运动方案,并规避运动中的常见误区。 第四章:心灵的滋养——睡眠、压力与情绪的和谐 身体的健康离不开心灵的安宁。长寿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存在,更是心理和精神上的富足。本章将聚焦于影响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睡眠、压力管理和情绪调适。 睡眠:生命的“充电器”:深入解析睡眠的生理过程,包括浅睡眠、深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REM)的各自功能。我们将探讨睡眠不足对身体和认知功能的负面影响,并提供改善睡眠质量的实用技巧,如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规律作息、避免睡前过度刺激等。 压力管理:与紧张情绪的和解:分析慢性压力对身体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造成的损害,以及它与多种衰老相关疾病的关联。我们将介绍多种有效的压力应对策略,包括正念冥想、深呼吸练习、渐进式肌肉放松法等。 情绪健康:积极心态的力量:探讨乐观、感恩、希望等积极情绪对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我们将介绍一些培养积极心态的方法,如积极心理学技巧、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寻找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社交连接:情感支持的基石:强调高质量的社交关系对长寿的重要性,包括情感支持、归属感和减少孤独感。我们将探讨如何建立和维护有益的社交网络。 心理韧性:应对挑战的智慧:介绍心理韧性(resilience)的概念,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更快地恢复和适应。我们将分享培养心理韧性的关键要素。 第五章:环境与生活方式——塑造长寿的外部因素 除了内在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我们所处的环境和日常的生活方式也对我们的寿命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本章将探讨这些外部因素,并提供优化生活环境的建议。 空气与水的质量:讨论空气污染、水污染对健康的潜在危害,以及如何通过选择合适的居住环境、使用净化设备等方式来降低暴露风险。 居住环境与社区支持:探讨安全、便捷、绿化良好的居住环境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以及积极的社区互动如何促进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和幸福感。 毒素的规避与排解:介绍生活中常见的环境毒素(如农药残留、重金属、化学添加剂)及其潜在健康风险,并提供识别和规避这些毒素的方法。 减少不良习惯的影响:深入分析吸烟、过量饮酒、久坐不动等不良习惯对身体的长期损害,并鼓励读者逐步戒除这些习惯。 持续的学习与终身成长:强调保持好奇心、不断学习新知识、参与有意义的活动对于延缓认知衰退、保持精神活力至关重要。 结语 长寿,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通过科学的认知、智慧的选择和持续的实践,可以逐步构建的人生。本书所探讨的每一个方面,都旨在为你提供一套完整的、可操作的指南。我们鼓励你将这些知识融入你的日常生活,将其视为一项长期而有益的投资。记住,每一次健康的饮食选择,每一次规律的运动,每一次积极的情绪调整,都在为你铺就一条通往更长久、更健康、更充实生命之路。愿你在探索生命奥秘的旅程中,收获满满,拥抱属于你的“长寿之光”。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觉得,所谓的“幸福”和“长寿”,似乎离我有点遥远,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东西。直到我读了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原来幸福是可以被主动创造的,长寿也可以是有质量的,而且这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积极心态”的力量。作者通过大量案例和研究表明,一个乐观、感恩、有希望的人,不仅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而且在生理上也更健康,寿命也更长。我过去常常陷入负面情绪的泥沼,总觉得生活充满了不如意,但读完这本书,我开始尝试着去寻找生活中的闪光点,去感恩身边的人和事。我开始主动去和家人朋友沟通,分享我的感受,也愿意倾听他们的心声。书中还提到了“意义感”的重要性,认为人生价值的实现是提升幸福感的重要途径。我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尝试去为之努力。这种“有目标的生活”让我觉得充实而快乐,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这本书不是一本枯燥的理论书籍,而是充满了智慧和力量,它像一位引路人,指引我找到通往幸福和长寿的道路,让我相信,每个人的生活都可以充满阳光和希望。

评分

这本书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在我迷茫的人生道路上,为我点亮了一盏灯。我一直对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着模糊的概念,知道要饮食均衡,要适度运动,但总觉得缺乏系统性的指导。这本书的出现,正好解决了我的困惑。它不仅仅停留在“吃什么”、“做什么运动”的表面,而是深入探讨了健康背后的深层原因,包括我们对食物的态度,我们对身体的感知,以及我们如何看待衰老。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健康行为的心理学基础”的解读印象深刻,作者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而有些人却屡屡失败,这让我对自己的行为模式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找到了改善的方向。例如,我过去常常因为“想吃就吃”的心态而打破饮食计划,但现在我学会了在想要吃不健康食物的时候,先暂停一下,问问自己是否真的饿了,或者只是出于情绪的驱使。书中还强调了“个性化”的重要性,认为不存在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健康秘诀,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和偏好来制定最适合自己的健康方案。这种“量身定制”的感觉让我觉得健康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可以触手可及的实践。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我的生活方式,并激励我做出积极的改变,朝着更健康、更有活力的方向前进。

评分

这本书简直打开了我对健康与幸福认知的新大门!一直以来,我总觉得健康只是身体层面,只要没生病就万事大吉。但读了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心理健康才是那个隐形的支柱,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也决定了我们能否真正享受到“长寿”的意义。书中关于情绪管理的部分,我印象尤其深刻,作者用非常贴近生活的例子,讲解了如何识别、接纳甚至转化负面情绪,而不是一味地压抑或逃避。我过去常常因为工作上的小挫折而情绪低落好几天,影响到生活和人际关系,但现在我学会了用更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甚至从中找到成长的契机。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提到了积极心理学的一些概念,比如感恩、乐观和希望,这些看似虚无缥缈的东西,竟然真的对提升生活满意度和预测健康寿命有着神奇的效果。我开始每天写感恩日记,记录下生活中值得感激的小事,感觉每天的心情都明亮了很多。而且,作者还结合了一些科学研究成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心理状态如何影响生理机能,比如压力激素的释放,免疫系统的强弱等等,这让我更加坚信,心理健康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加项”,而是我们追求高质量生活的基石。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朋友,引导我一步步探索内心,重塑对健康的理解。

评分

我必须说,这本书真的刷新了我对“长寿”的定义。以往我总以为长寿就是活得久,能够看到子孙满堂,安享晚年。但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长寿,是活得有质量,活得有意义,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能保持身心的愉悦和活力。书中对“积极老化”的探讨,着实让我眼前一亮。它不是鼓励我们去逆龄生长,而是教我们如何在每个年龄段都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和好奇心。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找到人生目标”的章节,作者认为,即使退休了,依然可以找到新的兴趣爱好,参与社区活动,或者投身于志愿服务,这些都能让我们感受到被需要,拥有价值感,进而提升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我一直觉得退休后生活会变得空虚,但读完这本书,我反而跃跃欲试,想要去尝试一些以前因为工作忙而没时间做的事情,比如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或者加入一个读书会。另外,书中还详细阐述了社交互动对老年人的重要性,强调了建立和维护良好人际关系能够有效预防孤独感和抑郁症。这让我更加重视与家人朋友的相处,也愿意主动去结识新朋友,扩大自己的社交圈。这本书就像一本“人生说明书”,帮助我提前规划未来的生活,让我对自己的晚年充满了期待,而不是恐惧。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一个嘈杂的都市里,突然听到了一阵清泉叮咚的声音,让我瞬间宁静下来。我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够真正让自己内心平静下来的方法,尝试过冥想,试过瑜伽,但总觉得差了点什么。这本书恰恰填补了这个空白。它没有教我们那些高深的理论,而是提供了一系列非常实用、可操作的技巧,让我能够更好地与自己的内心对话。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觉察力”的训练,作者通过一些简单的练习,教我们如何去关注当下,感受身体的每一个细微变化,倾听内心的声音。我曾经是个非常焦虑的人,总是担心未来,害怕出错,但通过这些练习,我发现自己能够慢慢地把注意力从纷繁的思绪中拉回到现实,感受此刻的宁静。书中的“自我关怀”部分也让我受益匪浅,我一直习惯于牺牲自己的需求去满足别人,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爱自己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作者鼓励我们要学会给自己留出空间,做一些让自己感到放松和快乐的事情,即使是很微小的事情,也能带来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补充”让我觉得,面对生活的压力时,我不再感到那么不堪重负。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心灵的地图,指引我找到内心深处的安宁与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