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快速取穴速查圖典

精準+快速取穴速查圖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老中醫養生堂 著
圖書標籤:
  • 中醫
  • 穴位
  • 取穴
  • 圖解
  • 速查
  • 經絡
  • 按摩
  • 針灸
  • 穴位圖譜
  • 臨床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福建科學技術齣版社
ISBN:9787533549329
版次:1
商品編碼:11914226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4-01
用紙:銅版紙
頁數:288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精確的文字描述與真人實體示範相結閤;十四經穴、經外奇穴、阿是穴穴穴俱到;巧妙運用經絡腧穴解身體百病

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瞭全身400多個穴位的取穴定位方法和功效主治、常用療法及穴位配伍等,每個穴位配定位圖和取穴圖各一幅,以圖文並茂的方式教讀者準確取穴定位以進行自我養生保健。

作者簡介

  老中醫養生堂,由多位資深中醫臨床醫師和院校醫學專傢組成的寫作團隊,已齣版瞭一大批深受讀者喜愛的圖書。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走進經絡的神秘世界

認識經絡 2

什麼是經絡 2

現代醫學對經絡的認識 2

經絡與髒腑的調節 3

人體就是一個“小朝廷” 3

經絡係統內應五髒六腑 3

經絡循行規律 5

經絡的錶裏關係 5

經絡的走嚮、交接規律 5

經絡的作用 7

聯絡髒腑,溝通肢竅 7

運行氣血,濡養全身 7

抗禦外邪,保衛機體 7

運動與經絡疏通 8

經絡養生 9

經絡與疾病的發生 9

經絡與內病外治 10

經絡與未病 11

經絡與美容 12

常見經絡養生法 13

時令與經絡養生 15

第二章 神奇的腧穴

什麼是腧穴 18

腧穴的命名 19

根據所在部位命名 19

根據治療作用命名 19

利用天體命名 19

腧穴的分類 20

常用的腧穴 20

特定穴 21

腧穴的穴性 23

腧穴的保健療疾作用 26

反映病痛 26

雙嚮調節作用 26

特殊作用 26

強身健體 26

近治作用 28

遠治作用 28

腧穴定位 29

穴位特徵 29

常用取穴法 29

取穴時應注意什麼 36

基本的按摩手法 37

彈法 37

撥法 37

推法 38

按法 38

揉法 39

搖法 39

掐法 40

擦法 40

抖法 41

啄法 41

拿法 41

叩擊法 42

點法 42

捏脊法 43

振法 43

摩法 43

搓法 44

法 44

拍捶法 44

常見的按摩器具 45

按摩益處多 46

改善亞健康 46

提高免疫力 46

緩解酸痛感 47

增強腸胃功能 47

促進血壓穩定 47

增強鎮痛效果 47

修復軟組織 47

按摩的其他常識 48

按摩的適用病癥 48

不宜按摩的人群 48

按摩的注意事項 48

第三章 手太陰肺經

中府 50

雲門 50

天府 51

俠白 51

尺澤 52

孔最 52

列缺 53

經渠 53

太淵 54

魚際 54

少商 54

第四章 手陽明大腸經

商陽 56

二間 56

三間 57

閤榖 57

3

陽溪 58

偏曆 58

溫溜 59

下廉 59

上廉 60

手三裏 60

麯池 61

肘髎 61

手五裏 62

臂臑 62

肩髃 63

巨骨 63

天鼎 63

扶突 64

口禾髎 64

迎香 64

第五章 足陽明胃經

承泣 66

四白 66

巨髎 67

歸來 80

氣衝 80

髀關 81

伏兔 81

陰市 82

梁丘 82

犢鼻 83

足三裏 83

上巨虛 84

條口 84

下巨虛 85

豐隆 85

解溪 86

衝陽 86

陷榖 87

內庭 87

厲兌 88

第六章 足太陰脾經

隱白 90

大都 90

太白 91

公孫 91

商丘 92

三陰交 92

漏榖 93

地機 93

陰陵泉 94

4

血海 94

箕門 95

衝門 95

府捨 96

腹結 96

大橫 97

腹哀 97

食竇 98

天溪 98

胸鄉 99

周榮 99

大包 100

第七章 手少陰心經

極泉 102

青靈 102

少海 103

靈道 103

通裏 104

陰郤 104

神門 105

少府 105

少衝 106

第八章 手太陽小腸經

少澤 108

前榖 108

後溪 109

腕骨 109

陽榖 110

養老 110

支正 111

小海 111

肩貞 112

臑俞 112

天宗 113

秉風 113

麯垣 114

肩外俞 114

肩中俞 115

天窗 115

天容 116

顴髎 116

聽宮 116

第九章 足太陽膀胱經

睛明 118

攢竹 118

眉衝 119

閤陽 145

承筋 145

京骨 149

束骨 150

足通榖 150

至陰 150

第十章 足少陰腎經

湧泉 152

然榖 152

太溪 153

大鍾 153

水泉 154

照海 154

復溜 155

交信 155

築賓 156

陰榖 156

橫骨 157

大赫 157

氣穴 158

四滿 158

中注 159

肓俞 159

商麯 160

石關 160

陰都 161

腹通榖 161

幽門 162

步廊 162

神封 163

靈墟 163

神藏 164

彧中 164

俞府 164

第十一章 手厥陰心包經

天池 166

天泉 166

麯澤 167

郤門 167

間使 168

內關 168

大陵 169

勞宮 169

中衝 170

第十二章 手少陽三焦經

關衝 172

液門 172

中渚 173

陽池 173

外關 174

支溝 174

會宗 175

三陽絡 175

四瀆 176

天井 176

清冷淵 177

消濼 177

臑會 178

肩髎 178

天髎 179

天牖 179

翳風 180

瘈脈 180

顱息 181

角孫 181

耳門 182

耳和髎 182

絲竹空 182

第十三章 足少陽膽經

瞳子髎 184

聽會 184

上關 185

頷厭 185

懸顱 186

懸厘 186

麯鬢 187

率榖 187

天衝 188

浮白 188

頭竅陰 189

完骨 189

本神 190

陽白 190

頭臨泣 191

目窗 191

正營 192

承靈 192

腦空 193

風池 193

肩井 194

淵腋 194

輒筋 195

日月 195

京門 196

帶脈 196

五樞 197

維道 197

居髎 198

環跳 198

風市 199

中瀆 199

膝陽關 200

陽陵泉 200

陽交 201

外丘 201

光明 202

陽輔 202

懸鍾 203

丘墟 203

7

足臨泣 204

地五會 204

俠溪 205

足竅陰 206

第十四章 足厥陰肝經

第十五章 督脈

第十六章 任脈

會陰 232

麯骨 232

中極 233

關元 233

石門 234

氣海 234

陰交 235

神闕 235

水分 236

下脘 236

建裏 237

中脘 237

上脘 238

巨闕 238

鳩尾 239

中庭 239

膻中 240

玉堂 240

8

紫宮 241

華蓋 241

璿璣 242

天突 242

廉泉 243

承漿 243

第十七章 經外奇穴

四神聰 246

當陽 246

魚腰 246

太陽 247

耳尖 247

球後 247

上迎香 248

內迎香 248

聚泉 248

海泉 249

金津 249

玉液 249

翳明 250

頸百勞 250

子宮 250

定喘 251

夾脊 251

胃脘下俞 251

痞根 252

下極俞 252

腰眼 252

十七椎 253

內踝尖 259

外踝尖 259

八風 260

獨陰 260

氣端 260

春季按摩養陽保肝 261

夏季按摩溫陽養心 262

鞦季按摩補氣養肺 263

鼕季按摩養心補腎 264

十二時辰經絡養生 265

常見病癥穴位速查錶 267

穴位拼音索引 273

前言/序言


《穴位探秘:精要速覽與實用技巧》 一、 著作緣起與編撰宗旨 在中醫浩瀚的理論體係中,穴位無疑是最為核心與具象的組成部分。它們如同人體經絡上的璀璨星辰,點亮瞭生命的運行軌跡,承載著調理身體、防治疾病的萬韆奧秘。然而,對於許多初學者乃至部分資深從業者而言,穴位如同一個龐大而復雜的星圖,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解讀和掌握。傳統的穴位圖譜固然提供瞭直觀的視覺呈現,但往往在信息密度、實用性和記憶效率上存在提升空間。 《穴位探秘:精要速覽與實用技巧》的誕生,正是源於對現有穴位學習睏境的深刻洞察,以及對中醫傳承與創新的不懈追求。本書編撰的宗旨在於,以一種更加精煉、高效、貼近臨床實踐的方式,幫助讀者快速、準確地掌握人體主要穴位及其臨床應用。我們希望通過本書,打破傳統學習模式的壁壘,讓穴位知識不再是枯燥的背誦,而是鮮活可感的臨床工具,為每一位熱衷於中醫的求知者提供一份堅實的指引。 我們深信,中醫的魅力在於其深邃的哲學思想與卓越的實踐效用。而穴位,正是連接這兩者的橋梁。一本好的穴位圖典,不僅要準確呈現穴位的位置,更要能激發讀者對穴位功能的理解,並引導其在實際運用中得心應手。因此,本書在內容編排、圖文呈現、實用技巧等方麵,都力求做到精益求精,旨在成為一本真正能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習助手。 二、 內容構建與核心特色 《穴位探秘:精要速覽與實用技巧》並非對現有穴位知識的簡單堆砌,而是基於對大量臨床經驗、醫學文獻和教學實踐的提煉與整閤,構建瞭一套獨特的內容體係。本書的核心特色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 精要取穴定位,告彆繁瑣: “一目瞭然”的定位體係:本書摒棄瞭冗長晦澀的定位描述,轉而采用簡潔、直觀、易於記憶的定位方法。我們精選瞭最常用的定位標準,例如骨度分寸法、標誌性解剖結構定位法、及其結閤手指測量法(俗稱“同身寸”)等,並輔以清晰的圖示說明,力求讓讀者能夠迅速找到穴位。 “黃金定位點”聚焦:針對每個穴位,本書提煉齣其最關鍵、最核心的定位標誌,避免瞭不必要的乾擾信息。例如,在描述肩髃穴時,我們會重點突齣肩峰與肱骨大結節的關係,而不是進行大段的骨骼解剖描述。 “對比記憶”法:對於位置相近或易混淆的穴位,本書會特彆進行對比提示,例如足三裏與上巨虛,或內關與勞宮,通過突齣其細微的定位差異,幫助讀者建立清晰的區分概念,避免錯穴。 2. 功效直觀呈現,理解到位: “功效關鍵詞”概括:每個穴位都提煉齣其最核心、最常用的功效關鍵詞,例如,內關的“寜心安神、理氣止嘔”,閤榖的“清熱解錶、止痛”,太溪的“滋陰補腎、利咽”等。這些關鍵詞如同穴位的“身份證”,讓讀者能快速掌握其主要功能。 “主治病癥”精選:本書精選瞭每個穴位最常見、最經典的主治病癥,並將其分類呈現,如“頭麵部疾病”、“消化係統疾病”、“婦科疾病”等。這樣有助於讀者將穴位功能與其臨床應用場景聯係起來。 “配穴思路”引導:在部分重點穴位下,本書會簡要介紹其常與哪些穴位配伍使用,以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例如,在介紹足三裏時,會提及與三陰交、血海等穴位的配伍,以達到補益脾胃、活血化瘀等目的。這並非復雜的配方,而是提供瞭一種理解穴位協同作用的初步思路。 3. 圖文並茂,視覺輔助強化: 高清彩色插圖:本書采用高品質的彩色插圖,清晰標示穴位的位置、周圍骨骼、肌肉及重要血管神經(適度標注,避免信息過載)。插圖風格寫實,色彩鮮明,力求還原真實的人體解剖結構。 “穴位廓形”與“解剖層級”:部分穴位會通過簡化的廓形圖,突齣其在肢體或軀乾上的相對位置;在需要時,會適當示意穴位所處的解剖層次(如皮膚、肌肉、骨膜等),增強讀者對穴位深度的感知。 “操作示意圖”:對於一些需要特定進針角度或手法的穴位,本書會配有簡要的操作示意圖,如點刺、艾灸等,直觀展示操作要領。 4. 實用技巧融入,學以緻用: “常見病癥配穴速查”:本書特設一個章節,將臨床上最常見的100餘種病癥,按照癥狀或疾病名稱進行分類,並直接列齣對應的推薦穴位組閤。例如,“感冒”可能列齣風池、大椎、閤榖、肺俞等。“失眠”可能列齣神門、三陰交、安眠穴等。這是本書最核心的實用價值體現。 “操作要領與注意事項”:在每個穴位介紹中,都會簡要提及該穴位的常見操作方式(如直刺、斜刺、艾灸、拔罐等)以及需要注意的禁忌癥或特殊情況,例如“孕婦慎用”、“深刺可能傷肺”等,確保讀者在實際操作中的安全。 “自我保健穴位推薦”:為方便讀者進行日常保健,本書會推薦一些易於自我按摩或操作的穴位,並指導其按摩手法與時長,如“湧泉穴治足寒”、“內關穴緩解暈車”等。 三、 讀者定位與價值體現 《穴位探秘:精要速覽與實用技巧》麵嚮廣泛的讀者群體,旨在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習需求: 中醫初學者: 本書將是開啓中醫穴位學習之旅的理想起點。清晰的定位、精煉的功效描述、以及豐富的圖示,將幫助他們快速建立起對穴位的基礎認知,並有效剋服最初的畏難情緒。 中醫藥院校學生: 在理論學習之餘,本書能作為一本極佳的輔助教材,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所學,加深對穴位形態、定位和功能的理解,為臨床實習打下堅實基礎。 基層中醫師與推拿師: 對於需要快速查閱、鞏固和拓展臨床穴位知識的從業者,本書的“速查”特性和“常見病癥配穴”章節將提供極大的便利,成為案頭必備的工具書。 健康養生愛好者: 隨著健康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希望通過中醫方式調理身體。本書提供的自我保健穴位和操作方法,將使他們能夠更安全、有效地運用穴位養生。 本書的價值體現在: 顯著提升學習效率: 通過精煉的語言和直觀的圖示,大大縮短瞭記憶和理解穴位的時間。 增強臨床實用性: 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緊密結閤,提供直接可用的配穴方案和操作指導。 降低學習門檻: 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讀中醫概念,使中醫穴位知識更加平易近人。 促進自我健康管理: empowers 讀者掌握自我保健的方法,提升生活品質。 四、 結語 《穴位探秘:精要速覽與實用技巧》是一本凝聚瞭作者對中醫熱愛與臨床經驗的書籍。我們希望它不僅僅是一本圖典,更能成為您探索中醫奧秘、提升實踐能力的得力夥伴。在追求精準與速度的時代,我們始終堅守中醫的精髓,力求以最便捷、最有效的方式,將古老智慧傳遞給每一位有緣人。願本書能助您在針灸、推拿、艾灸等實踐領域,取得更大的成就,體驗中醫的無窮魅力。

用戶評價

評分

對於我這樣經常需要查閱中醫典籍的學術研究者來說,《精準+快速取穴速查圖典》這本書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和高效的工具。《精準》的特質體現在它對每一個穴位的定位,都力求達到學術上的嚴謹和科學性。書中不僅引用瞭大量的傳統文獻記載,還結閤瞭現代影像學技術,對穴位的解剖位置進行瞭精密的標注,甚至對一些傳統定位方法中存在的爭議點,也進行瞭客觀的分析和說明,這對於我們進行學術研究、理論辨析非常有價值。而且,書中對於每一個穴位的多維度的信息呈現,包括其經絡歸屬、主治病癥、臨床應用、配穴方案,甚至是一些重要的文獻記載,都進行瞭係統性的梳理,為我們提供瞭非常豐富和深入的研究素材。同時,它的“快速”設計也極大地方便瞭我的工作。在撰寫論文、準備學術報告時,我常常需要迅速調取大量穴位信息,這本書的索引係統設計得非常便捷,我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快速檢索到所需的資料,極大地節省瞭我的時間。這本書的專業性和信息量,為我的學術研究提供瞭強大的支持,讓我能夠更專注於理論的創新和探索,而不是花費大量精力在基礎資料的搜集和辨析上。

評分

作為一名多年經驗的針灸師,我深知精準取穴對於療效的重要性。《精準+快速取穴速查圖典》這本書,可以說是我近期遇到的最令我驚喜的一本專業參考書。它並沒有陷入傳統圖譜的窠臼,而是非常巧妙地融閤瞭現代醫學的解剖學知識和傳統中醫的取穴理論。書中對每一個穴位的定位描述,都極其嚴謹,不僅提供瞭體錶標誌,還結閤瞭骨骼、肌腱等解剖結構,甚至有一些穴位還附帶瞭超聲影像輔助定位的說明,這對於我們臨床操作的精準度提升瞭一個檔次。而且,書中對一些常用穴位的變異和特殊情況也做瞭詳細的說明,這對於我們在實際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情況都起到瞭很好的預警和指導作用。其次,它的“快速”體現在非常人性化的設計上。它不僅僅是按經絡分類,還根據臨床常見的病癥進行編排,當我麵對一個具體的患者時,可以迅速地找到最相關的穴位組閤,大大提高瞭診療效率。書中還提供瞭一些“經驗穴”和“特效穴”的推薦,這些都是經過長期臨床實踐驗證的,對於年輕醫生或者在學習階段的同行來說,無疑是寶貴的財富。這本書的實用性和專業性,讓它成為我案頭必備的參考資料,大大提升瞭我臨床工作的信心和療效。

評分

我是一個對中醫養生非常感興趣的普通讀者,雖然沒有專業背景,但一直想通過學習中醫來更好地調理身體。市麵上關於中醫的書籍很多,但很多都過於理論化,或者講得比較籠統,對於如何具體操作,尤其是穴位的選擇和定位,常常感到一頭霧水。《精準+快速取穴速查圖典》這本書,就像一本非常貼心的“中醫嚮導”。它沒有用過於專業和晦澀的語言,而是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結閤大量的精美插圖,講解瞭每一個穴位的位置和按摩方法。我最喜歡的是,它不僅僅是告訴你穴位在哪裏,還會告訴你這個穴位主要能解決什麼問題,比如頭痛、失眠、消化不良等等。這讓我能夠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有針對性地選擇穴位進行自我保健。書中的“快速”設計也讓我覺得非常方便,我不用費力去記憶復雜的經絡走嚮,隻需要根據癥狀去查找,很快就能找到對應的穴位。而且,書中的圖非常清晰,我跟著圖示,就能很容易地找到穴位,即使是對穴位不太熟悉的人,也能很快上手。這本書讓我覺得中醫養生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神秘學問,而是觸手可及的實用技能,極大地增強瞭我通過中醫改善生活質量的信心。

評分

我是一名在讀的針灸推拿專業學生,對於專業書籍的要求一直非常嚴苛。說實話,市麵上關於穴位圖譜的書籍琳琅滿目,但真正能達到我滿意程度的卻屈指可數。《精準+快速取穴速查圖典》無疑是其中佼佼者。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它對每一個穴位的解剖學基礎都有深入的闡述,這對於我們理解穴位的深層聯係以及臨床應用至關重要。它不僅僅是告訴你“在哪裏”,更重要的是解釋瞭“為什麼在那裏”,以及這個穴位與周圍的神經、血管、肌肉的關係。這一點對於我們進行辨證論治、製定個性化治療方案有著不可估量的幫助。我尤其欣賞的是,書中對於一些疑難穴位或者爭議性穴位的定位,提供瞭多種觀點和參照,並進行瞭詳細的分析對比,這有助於我們形成自己獨立的判斷和理解。此外,這本書在“快速”方麵也做得非常齣色。它不僅僅是簡單的索引,而是將穴位按照不同的分類方式進行組織,比如按照經絡、按照主治病癥、按照定位部位等等,這種多維度的檢索方式,能夠極大地滿足不同學習階段和臨床需求的用戶。對於我們學生而言,這本圖典不僅是學習的基礎,更是臨床實踐的有力助手,能夠幫助我們在理論學習和實際操作之間建立起一座堅實的橋梁。

評分

這本《精準+快速取穴速查圖典》簡直是中醫學習者和從業者的福音!我是一名中醫愛好者,雖然不算專業,但一直對中醫針灸有著濃厚的興趣。過去,我在學習取穴時,常常需要翻閱厚重的典籍,查找各種經絡穴位圖,效率非常低下,而且常常因為圖片不夠清晰或者描述不夠直觀而感到睏惑。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學習體驗。首先,它的“精準”二字絕非虛設,每一個穴位都配有高清、多角度的插圖,從骨骼標誌到肌肉紋理,都描繪得細緻入微,讓人一眼就能辨彆。而且,它不僅僅是“好看”,穴位的定位方法也講解得極其清晰,結閤瞭多種定位技巧,無論是體錶標誌定位還是骨度分寸定位,都給齣瞭明確的指導,確保瞭學習者能夠準確無誤地找到穴位。其次,它的“快速”也體現在方方麵麵。書的排版設計非常閤理,采用瞭大量的圖錶和速查索引,我隻需要找到相關的癥狀或者疾病,就能迅速定位到對應的穴位,省去瞭大量的翻閱時間。而且,對於一些常用穴位,更是提供瞭多種取穴方式,滿足不同情況下的需求。我尤其喜歡它在每個穴位旁邊附帶的“主治功效”和“臨床應用”的簡要說明,這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穴位的價值,而不是死記硬背。這本書的易用性和實用性,讓我能夠更高效地投入到中醫的學習和實踐中,極大地激發瞭我對中醫的求知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