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步骤都有大图 这次一定能做好
★每种食材处理,每个操作手法,每次状态变化都有大图展示
一锅精心烹制的好汤,总是能给家人带来别样的温情。煲汤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把一些各不相干的食材汇在一起,经过或长或短的时间,就能做出一锅香味四溢的汤。本书精选了一百多款人们熟知的汤羹,每一款都配有详细的步骤图和文字说明,还附有超级详细的“梓晴小叮咛”,让你轻轻松松就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好汤。
梓晴,新浪美食博主,热爱美食,对烹饪与营养颇有研究,对传统养生之道和现代营养学有深刻的认识。大学所学为教育专业,后来因为兴趣转学西点。现在为专业烘焙学校的高级烘焙培训教师,是多家报纸、杂志美食栏目的特约撰稿人。
PART 1慢火靓汤
5 蟹味菇玉米排骨汤
6 松茸鸽子汤
7 杂菌鲜鸡汤
8 鲫鱼豆腐汤
10 莲藕排骨汤
11 冬瓜大骨汤
12 黄豆猪蹄汤
13 青豆鱼头汤
14 香浓牛骨汤
15 萝卜猪骨汤
16 番茄牛腩汤
18 板栗花生鸡脚汤
19 羊肉汤
20 苦瓜大蒜排骨汤
22 苹果雪梨瘦肉汤
23 淮山药红枣乌鸡汤
24 滋补老鸭汤
26 春笋煲鸡汤
27 岩耳土豆排骨汤
28 四神汤
PART 2家常汤羹
30 榨菜肉丝蛋花汤
31 腊肉油豆腐暖汤
32 生汆丸子三鲜汤
34 西红柿疙瘩汤
36 西湖牛肉羹
38 酸辣肚丝汤
40 白蛤豆腐汤
41 鸡汤青菜钵
42 苦瓜三鲜汤
44 海米萝卜丝汤
45 油条丝瓜汤
46 萝卜丸子汤
48 口蘑四宝汤
49 猪肝菠菜汤
50 海带豆腐里脊汤
51 草菇丝瓜肉片汤
52 雪菜肉丝汤
54 木耳蛋花汤
55 酸菜芋头汤
56 鸡蛋三鲜汤
58 紫菜蛋花汤
59 西红柿鸡蛋汤
60 豉汁豆腐汤
62 娃娃菜肉丸汤
64 咸菜黄鱼羹
66 菠菜鸡蛋汤
67 干虾咸菜汤
68 折耳根排毒汤
70 西红柿土豆汤
72 什锦豆干酸辣汤
74 鸡汤白菜卷
76 西施豆腐汤
77 火腿冬笋汤
78 萝卜连锅汤
80 鸭血粉丝汤
82 萝卜丝蛋汤
PART 3异国浓汤
84 韩式泡菜豆腐汤
86 韩式海鲜大酱汤
88 意式田园蔬菜汤
90 土豆泥汤
92 番茄蔬菜浓汤
94 咖喱牛肉汤
96 奶油南瓜汤
97 培根蔬菜汤
98 芦笋浓汤
100 罗宋汤
102 日式豆腐蘑菇酱汤
103 法式洋葱汤
104 西班牙香蒜汤
106 奶油蘑菇浓汤
PART 4暖心香粥
108 香菇鱼片粥
109 香芋排骨粥
110 生菜碎肉粥
111 什锦鱼丸粥
112 滑蛋牛肉粥
113 皮蛋鸡丝粥
114 五彩水果冰粥
116 砂锅青菜粥
117 养肝四宝粥
118 家常鸡粥
119 百合南瓜粥
120 绿豆银耳粥
121 香菇肉蛋粥
122 腊八粥
124 干贝鸡丝粥
125 山楂消脂粥
126 止咳川贝水梨粥
127 沙茶牛肉粥
128 广东鸡茸粥
129 糙米蔬菜粥
130 皮蛋瘦肉粥
PART 5滋味甜汤
132 银耳莲子百合汤
134 银耳南瓜汤
135 银耳木瓜糖水
136 番薯糖水
137 冰糖莲子绿豆沙
138 酒酿紫薯珍珠小丸子
140 椰汁木瓜炖燕窝
142 年糕红豆沙
143 奶香玉米甜汤
144 杏仁水果西米露
145 海带绿豆糖水
146 什锦水果羹
我必须承认,我是一个非常注重视觉体验的读者。很多食谱书,图片拍得漂亮是漂亮,但往往和实际操作有很大出入,要么光线太暗,要么食材的摆盘过于夸张,让人望而却步。但这本《一步一图做汤羹》的处理方式堪称教科书级别。它的配图不是那种“样板间”式的完美展示,而是非常贴近家庭厨房的真实场景。你几乎可以从那些细致的“局部特写”中,看到食材的纹理、汤汁的浓稠度变化,甚至连锅铲翻动的角度都考虑进去了。这种“所见即所得”的呈现方式,极大地降低了操作的心理门槛。每次我做到某个关键步骤时,只需对照书上的图片,就能立刻确认自己的操作是否到位,极大地减少了失败率。对于追求效率和准确性的我来说,这种严谨的图文配合,是它最大的亮点。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远不止是几道菜谱那么简单,它重塑了我对“慢生活”的一种理解。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我们似乎很少有时间去耐心地等待一锅汤慢慢煨熟。但当我按照书中的指引,静静地看着火候的变化,闻着食材在蒸汽中慢慢释放的香气时,那种被治愈的感觉是无可替代的。它提倡的不是“快手菜”,而是“用心煲”。即便是最简单的家常汤,只要付出了时间,它就会以一种更饱满的味道回报你。这本书像是一个安静的伙伴,在你疲惫的时候,温柔地提醒你,生活的美好往往就藏在这些需要慢下来才能品味的细节之中。每一次翻阅,都像是一次心灵的SPA。
评分从排版和设计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编排极其人性化。很多工具书,为了追求内容密度,常常把文字挤得密密麻麻,阅读起来非常费力。但这本汤羹指南,明显在留白和信息层级上做了大量的优化。每道菜谱的结构清晰,从准备材料到最后出锅,逻辑链条异常顺畅。更难得的是,它似乎考虑到了不同读者的阅读习惯:对于初学者,有详细的步骤拆解;而对于有经验的读者,则提供了灵活的“变化与替代”选项,让你可以在既定框架内自由发挥。这种“包容性”的设计,使得这本书的生命力得以延长,它不会因为你学会了几道菜就束之高阁,反而会成为你不断探索新组合的灵感源泉。
评分这本烹饪书简直是为我这种厨房新手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做汤羹情有独钟,但总觉得步骤复杂,食材难以掌握。翻开这本书,那种亲切感立刻涌上来。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生活化,就像邻家阿姨手把手教你一样,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专业术语。比如,讲解如何处理基础的食材,都会细致到火候的微妙变化,让人觉得做汤羹并非遥不可及的学问,而是可以融入日常的乐趣。我尝试了其中一道清淡的蔬菜汤,光是看图解步骤,我就充满了信心。那种用最简单的材料,做出最滋补的味道,是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它让我相信,烹饪的本质不在于炫技,而在于用心。每一次的尝试,都伴随着成功的喜悦,这对我来说,是极大的鼓励。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地方,在于它对“养生”概念的融入,完全没有那种生硬的说教感。它不是简单地罗列药材和功效,而是将传统智慧融入到日常的煲汤流程中。比如,在介绍某款季节性汤品时,作者会很自然地提及,在特定气候下饮用此汤对身体的调理作用,但措辞极其温和,让人感觉更像是一种生活常识的分享,而非刻意的推销。我尤其欣赏它对“食材搭配”的理解。有时候,几种看似不相关的材料组合在一起,竟能激发出奇妙的和谐感。这种潜移默化的引导,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家中那些闲置已久的干货和香料,不再是单纯地把它们当作调味品,而是视为一种生活情趣的载体。
评分不错实用
评分不错实用
评分不错实用
评分不错实用
评分不错实用
评分不错实用
评分不错实用
评分不错实用
评分不错实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