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一图做汤羹

一步一图做汤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梓晴 著
图书标签:
  • 家常菜谱
  • 汤羹
  • 快手菜
  • 易学
  • 美食
  • 烹饪
  • 家常美食
  • 一步一图
  • 新手入门
  • 健康饮食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0483992
版次:1
商品编码:1202232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9-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148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每个步骤都有大图 这次一定能做好

  ★每种食材处理,每个操作手法,每次状态变化都有大图展示

内容简介

  一锅精心烹制的好汤,总是能给家人带来别样的温情。煲汤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把一些各不相干的食材汇在一起,经过或长或短的时间,就能做出一锅香味四溢的汤。本书精选了一百多款人们熟知的汤羹,每一款都配有详细的步骤图和文字说明,还附有超级详细的“梓晴小叮咛”,让你轻轻松松就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好汤。

作者简介

  梓晴,新浪美食博主,热爱美食,对烹饪与营养颇有研究,对传统养生之道和现代营养学有深刻的认识。大学所学为教育专业,后来因为兴趣转学西点。现在为专业烘焙学校的高级烘焙培训教师,是多家报纸、杂志美食栏目的特约撰稿人。


内页插图

目录

PART 1慢火靓汤

5 蟹味菇玉米排骨汤

6 松茸鸽子汤

7 杂菌鲜鸡汤

8 鲫鱼豆腐汤

10 莲藕排骨汤

11 冬瓜大骨汤

12 黄豆猪蹄汤

13 青豆鱼头汤

14 香浓牛骨汤

15 萝卜猪骨汤

16 番茄牛腩汤

18 板栗花生鸡脚汤

19 羊肉汤

20 苦瓜大蒜排骨汤

22 苹果雪梨瘦肉汤

23 淮山药红枣乌鸡汤

24 滋补老鸭汤

26 春笋煲鸡汤

27 岩耳土豆排骨汤

28 四神汤

PART 2家常汤羹

30 榨菜肉丝蛋花汤

31 腊肉油豆腐暖汤

32 生汆丸子三鲜汤

34 西红柿疙瘩汤

36 西湖牛肉羹

38 酸辣肚丝汤

40 白蛤豆腐汤

41 鸡汤青菜钵

42 苦瓜三鲜汤

44 海米萝卜丝汤

45 油条丝瓜汤

46 萝卜丸子汤

48 口蘑四宝汤

49 猪肝菠菜汤

50 海带豆腐里脊汤

51 草菇丝瓜肉片汤

52 雪菜肉丝汤

54 木耳蛋花汤

55 酸菜芋头汤

56 鸡蛋三鲜汤

58 紫菜蛋花汤

59 西红柿鸡蛋汤

60 豉汁豆腐汤

62 娃娃菜肉丸汤

64 咸菜黄鱼羹

66 菠菜鸡蛋汤

67 干虾咸菜汤

68 折耳根排毒汤

70 西红柿土豆汤

72 什锦豆干酸辣汤

74 鸡汤白菜卷

76 西施豆腐汤

77 火腿冬笋汤

78 萝卜连锅汤

80 鸭血粉丝汤

82 萝卜丝蛋汤

PART 3异国浓汤

84 韩式泡菜豆腐汤

86 韩式海鲜大酱汤

88 意式田园蔬菜汤

90 土豆泥汤

92 番茄蔬菜浓汤

94 咖喱牛肉汤

96 奶油南瓜汤

97 培根蔬菜汤

98 芦笋浓汤

100 罗宋汤

102 日式豆腐蘑菇酱汤

103 法式洋葱汤

104 西班牙香蒜汤

106 奶油蘑菇浓汤

PART 4暖心香粥

108 香菇鱼片粥

109 香芋排骨粥

110 生菜碎肉粥

111 什锦鱼丸粥

112 滑蛋牛肉粥

113 皮蛋鸡丝粥

114 五彩水果冰粥

116 砂锅青菜粥

117 养肝四宝粥

118 家常鸡粥

119 百合南瓜粥

120 绿豆银耳粥

121 香菇肉蛋粥

122 腊八粥

124 干贝鸡丝粥

125 山楂消脂粥

126 止咳川贝水梨粥

127 沙茶牛肉粥

128 广东鸡茸粥

129 糙米蔬菜粥

130 皮蛋瘦肉粥

PART 5滋味甜汤

132 银耳莲子百合汤

134 银耳南瓜汤

135 银耳木瓜糖水

136 番薯糖水

137 冰糖莲子绿豆沙

138 酒酿紫薯珍珠小丸子

140 椰汁木瓜炖燕窝

142 年糕红豆沙

143 奶香玉米甜汤

144 杏仁水果西米露

145 海带绿豆糖水

146 什锦水果羹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名为《食光慢煮》的烹饪书籍的详细介绍,该书专注于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家庭炖菜与煲汤哲学,与您提到的《一步一图做汤羹》的侧重点截然不同。 --- 《食光慢煮:寻味都市烟火的炖煨哲学与家庭滋养秘籍》 作者:林晓岚 出版社:禾风文化 页数:480页 装帧:精装,附赠手绘风味图谱 内容概述 《食光慢煮》并非一本专注于“快速上桌”或“图文并茂”的汤羹速成指南,它是一本深入探讨“时间”与“食材”之间化学反应的烹饪哲学之作。本书将引导读者从容地进入一个慢节奏的烹饪世界,重新发现家庭厨房中,那些需要耐心与爱意才能酝酿出的深厚滋味。 全书共分为四大篇章,系统地梳理了从食材准备到火候掌控,再到风味融合的完整“慢炖”体系,旨在帮助现代都市人找回被快节奏生活挤压掉的饮食“仪式感”。 第一篇:慢煮的序章——理解炖煨的本质 (约120页) 本篇着重于理论构建与基础准备,强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它完全不涉及单一菜式的步骤分解,而是侧重于烹饪思维的转变。 1. 锅具的选择与养护的艺术: 详细分析了砂锅、铸铁锅、陶罐、甚至高压锅在“慢炖”效果上的差异。每一类锅具的特性(如蓄热性、透气性)如何影响最终汤品的口感层次,配有专业材质分析,而非简单的“建议购买”。 2. 基础高汤的阶梯式构建: 深入探讨了“骨汤”、“菌汤”、“素高汤”的制作原理。重点解析了浸泡时间、焯水温度的微小变化如何决定汤汁的清澈度或浓稠感。例如,关于牛骨的“冷水慢煮”与“沸水封口”对胶原蛋白释出的影响,进行了实验性对比分析,这远超普通食谱中一笔带过的“将骨头放入水中煮沸”。 3. 香料与药材的“唤醒”: 阐述了干货(如干贝、老姜、陈皮)在入锅前需要经过的“醒发”过程。如何根据不同的季节和食材特性,确定香料的“浸泡液选择”(水、酒、茶水),以及“煸炒”还是“直接入锅”的哲学依据。 第二篇:食材的潜能——深度发掘与搭配逻辑 (约140页) 此篇是本书的核心理论部分,它将食材视为拥有自身“生命周期”的元素,而非仅仅是食谱中的配料。它不教授如何切配,而是教授如何“理解”切配背后的目的。 1. 动物蛋白的“纤维重塑”: 针对不同肉类(鸡、鸭、猪、牛、鱼)的肌纤维结构,探讨了“文火慢煨”如何逐步瓦解结缔组织,实现入口即化的口感。其中包含关于“浸渍”与“腌制”对蛋白质变性影响的深度解析,以及如何通过加入天然嫩化剂(如山楂、菠萝酵素)来优化炖煮时间,这与单纯依靠长时间加热的传统做法形成对比。 2. 根茎与瓜果的“风味释放”: 侧重于土豆、山药、冬瓜、南瓜等淀粉类和高水分食材在长时间加热中,其淀粉糊化与糖分焦糖化的平衡点。如何控制火候,使南瓜的甜味被提纯,而非煮成糊状。 3. 野菌与海产的“旨味叠加”: 专门开辟章节分析了海鲜(如鲍鱼、海参)和野生菌类(如松茸、羊肚菌)的“鲜味阈值”。探讨了如何通过控制与其他食材的加入顺序,实现旨味(Umami)的“层叠效应”,而非简单的“一锅煮”。 第三篇:火候的艺术——时间与温度的精妙掌控 (约110页) 本篇将火力视为一种可塑的“媒介”,而非简单的加热工具。它聚焦于如何根据厨房环境(海拔、湿度)和锅具材质,微调火候的艺术。 1. 炉火的“呼吸”: 细致区分了“微沸”、“冒泡”、“滚沸”三个状态下,锅内液体的分子运动差异。介绍了如何通过观察蒸汽的形态和声音,来判断锅内的实际温度,尤其是在使用燃气灶和电磁炉时的“临界点”判断法。 2. “焖”的哲学: 区分了“关火后自然冷却”与“保温焖制”的区别。深入探讨了在炖煮后期,关闭热源后,食材利用余温继续成熟的“二次烹饪”效应,如何用于保证肉类的软嫩度。 3. 炖煮进程的“中途干预”: 探讨了在长达数小时的炖煮过程中,何时可以揭盖撇油、何时可以加入易熟配料,以及如何通过“少量补水”来维持风味稳定性的专业技巧,而不是简单地要求全程不要揭盖。 第四篇:地域风味的溯源与重构 (约110页) 这一篇超越了基础技法,带领读者领略不同地域的“慢炖”风格,并提供“解构与重组”的思路,鼓励读者创新。 1. 北方“醇厚”: 分析了东北炖菜和陕北老汤的重油脂、重香料的特点,重点在于如何处理动物脂肪,使其成为风味的载体而非负担。 2. 南方“清鲜”: 探讨了粤菜的“老火靓汤”与江南的“煨菜”的差异,强调食材原味的保留与水质对汤色和口感的决定性影响。 3. 东西方融合的“跨界炖煮”: 提供了将法式红酒炖牛肉(Boeuf Bourguignon)的慢炖技术应用于中式牛腩的思路,或是将四川泡椒的酸辣引入传统排骨汤中的实验性范例。 总结: 《食光慢煮》是一本献给那些愿意为了一口温暖、滋养的食物,而愿意付出时间的烹饪实践者。它不提供速成秘籍,而是倡导一种深入食材、尊重火候、享受过程的厨房生活美学。全书以散文诗般的笔触穿插在严谨的烹饪分析之间,旨在培养读者的“火候直觉”与“风味感知力”。全书不包含任何“一步一图”的简化流程,而是要求读者在理解原理的基础上,去“感受”烹饪的每一个阶段。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必须承认,我是一个非常注重视觉体验的读者。很多食谱书,图片拍得漂亮是漂亮,但往往和实际操作有很大出入,要么光线太暗,要么食材的摆盘过于夸张,让人望而却步。但这本《一步一图做汤羹》的处理方式堪称教科书级别。它的配图不是那种“样板间”式的完美展示,而是非常贴近家庭厨房的真实场景。你几乎可以从那些细致的“局部特写”中,看到食材的纹理、汤汁的浓稠度变化,甚至连锅铲翻动的角度都考虑进去了。这种“所见即所得”的呈现方式,极大地降低了操作的心理门槛。每次我做到某个关键步骤时,只需对照书上的图片,就能立刻确认自己的操作是否到位,极大地减少了失败率。对于追求效率和准确性的我来说,这种严谨的图文配合,是它最大的亮点。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远不止是几道菜谱那么简单,它重塑了我对“慢生活”的一种理解。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我们似乎很少有时间去耐心地等待一锅汤慢慢煨熟。但当我按照书中的指引,静静地看着火候的变化,闻着食材在蒸汽中慢慢释放的香气时,那种被治愈的感觉是无可替代的。它提倡的不是“快手菜”,而是“用心煲”。即便是最简单的家常汤,只要付出了时间,它就会以一种更饱满的味道回报你。这本书像是一个安静的伙伴,在你疲惫的时候,温柔地提醒你,生活的美好往往就藏在这些需要慢下来才能品味的细节之中。每一次翻阅,都像是一次心灵的SPA。

评分

从排版和设计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编排极其人性化。很多工具书,为了追求内容密度,常常把文字挤得密密麻麻,阅读起来非常费力。但这本汤羹指南,明显在留白和信息层级上做了大量的优化。每道菜谱的结构清晰,从准备材料到最后出锅,逻辑链条异常顺畅。更难得的是,它似乎考虑到了不同读者的阅读习惯:对于初学者,有详细的步骤拆解;而对于有经验的读者,则提供了灵活的“变化与替代”选项,让你可以在既定框架内自由发挥。这种“包容性”的设计,使得这本书的生命力得以延长,它不会因为你学会了几道菜就束之高阁,反而会成为你不断探索新组合的灵感源泉。

评分

这本烹饪书简直是为我这种厨房新手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做汤羹情有独钟,但总觉得步骤复杂,食材难以掌握。翻开这本书,那种亲切感立刻涌上来。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生活化,就像邻家阿姨手把手教你一样,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专业术语。比如,讲解如何处理基础的食材,都会细致到火候的微妙变化,让人觉得做汤羹并非遥不可及的学问,而是可以融入日常的乐趣。我尝试了其中一道清淡的蔬菜汤,光是看图解步骤,我就充满了信心。那种用最简单的材料,做出最滋补的味道,是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它让我相信,烹饪的本质不在于炫技,而在于用心。每一次的尝试,都伴随着成功的喜悦,这对我来说,是极大的鼓励。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地方,在于它对“养生”概念的融入,完全没有那种生硬的说教感。它不是简单地罗列药材和功效,而是将传统智慧融入到日常的煲汤流程中。比如,在介绍某款季节性汤品时,作者会很自然地提及,在特定气候下饮用此汤对身体的调理作用,但措辞极其温和,让人感觉更像是一种生活常识的分享,而非刻意的推销。我尤其欣赏它对“食材搭配”的理解。有时候,几种看似不相关的材料组合在一起,竟能激发出奇妙的和谐感。这种潜移默化的引导,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家中那些闲置已久的干货和香料,不再是单纯地把它们当作调味品,而是视为一种生活情趣的载体。

评分

不错实用

评分

不错实用

评分

不错实用

评分

不错实用

评分

不错实用

评分

不错实用

评分

不错实用

评分

不错实用

评分

不错实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