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钢琴全集练习曲(2原版引进)》由佐 尔坦·伽托尼、伊斯特凡·塞兰尼编订。
上海音乐出版社继出版波兰**版《肖邦钢琴全 集》后,又引进出版匈牙利布达佩斯音乐出版社 (Editio Mu-sica Budapcst简称EMB)的《李斯特 钢琴全集》(New Liszt Edition),这是中国音乐 出版界,也是中国钢琴界的一件大事。
李斯特和肖邦是两位主要的创作钢琴作品的作曲 家,他们的作品是钢琴家和钢琴学生必然而合理的决 定。
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弗朗茨·李斯特幼年即显 露出非凡的音乐才能,十一岁时被父亲送往维也纳学 习音乐,半年后与1822年底在维也纳国会音乐厅首演 ,引起维也纳音乐界的轰动。十二岁时李斯特前往巴 黎**演出,这次演出开始了他正式的演奏家生涯, 此后不断在法国、英国及欧洲各地巡回演出,得到当 时欧洲音乐界及皇宫贵族对他的赞赏,使其迅即成为 知名的钢琴家,他以华丽超众的技巧而声名显赫,盛 极一时。
总序
中文版序
序言
前言
手稿
三首音乐会练习曲
1.哀诉
2.轻盈
3.叹息
愤慨地
两首音乐会练习曲
1.森林细语
2.侏儒轮舞
根据帕格尼尼主题而作的大练习曲
1.
2.
3.钟
4.
5.
6.
评注
这套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古典乐迷的福音!封面那种沉稳的哑光质感,搭配着烫金的书名和李斯特那个标志性的侧脸剪影,拿在手里就感觉像捧着一件艺术品。我特地挑了一个下午,在阳台上泡了杯茶,慢慢翻阅这本厚厚的乐谱集。内页的纸张选择也非常考究,不是那种容易反光的亮白纸,而是略带米黄色的那种,长时间盯着看眼睛也不会太累。更让我惊喜的是,那些曲谱的排版,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清晰度。你知道有些旧版乐谱,五线谱密密麻麻挤在一起,连指法标记都快看不清了?但这里完全没有这个问题,每个音符、休止符、力度记号,甚至是作曲家手写的那些细微的表情符号,都印制得极其锐利和准确。对于像我这种需要反复推敲每一个细节的演奏者来说,这简直是救星。光是看着这些被精心处理过的乐谱,就已经能感受到一种对原作的敬畏之心。虽然我还没深入到技术层面去细究,但光从视觉和触觉体验上,我已经给它满分了。这份用心程度,绝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出来的,看得出出版方在引进和制作过程中下了血本的。
评分这本书的“翻译”或说“技术移植”工作,简直是艺术层面的重构。我们都知道,音乐的“翻译”远比文字困难得多,因为它涉及到听觉感知和肌肉记忆的重塑。虽然我主要关注的是乐谱本身,但我注意到,在那些对德语或法语术语有特定要求的段落旁边,都附带有精确且易懂的中文解释。但这并不是重点,重点在于,这种对术语的尊重,体现了一种对原著文化背景的深度挖掘。我记得在一首曲子的开头,有一个非常模糊的表情术语,我以前一直按着感觉去弹,效果平平。但在这套书中,通过对这个术语在李斯特生平其他文献中的交叉引用和解释,我瞬间明白了它要求的是一种兼具“激情爆发”和“贵族式的优雅收敛”的混合状态。这种细节的考究,使得每一次练习都不再是简单的机械重复,而是一次与李斯特精神世界的深度对话。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如何弹奏音符,更是如何理解音符背后的情感架构和时代精神。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音乐爱好者,我对乐谱的“可读性”和“注释”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我特别关注的是那些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性标注,以及演奏实践中的一些历史背景介绍。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虽然它以“原版引进”为卖点,但我们都知道,即便是最原汁原味的乐谱,也需要现代演奏者去理解其时代背景。我惊喜地发现,在一些关键的转调和速度变化处,编者加入了一些非常精炼的、却又切中要害的提示——这些提示显然是基于对传统演奏习惯的深刻理解。它们不是那种啰嗦的教学口吻,而是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你耳边低语的建议。比如,对于某些需要快速换把位的大跳,它提供的指位建议,明显比我旧版教材上教的更符合人体工学,让我在尝试那些高难度段落时,身体的紧张度明显降低了。这种“引进”的智慧,在于它既尊重了李斯特的“文本”,又巧妙地融入了现代演奏科学的成果,使得这些一百多年前的“魔鬼练习曲”对我们当下的学习者更加友好,而不是望而却步。
评分我一直都在寻找一套真正能体现李斯特这位“钢琴之王”那种宏大叙事感和鬼斧神工般技巧的练习曲全集,市面上很多版本要么是片段式的,要么就是为了迁就教学便利性而删减了某些复杂段落。而这本《全集》,给我的感觉就是“原汁原味,不打折扣”。我花了整整一个周末,对照着自己收藏的几份不同时期出版的录音版本,试着去理解那些极其复杂的和弦进行和跨越极宽的琶音。我发现,很多被其他版本“简化”掉的那些看似“不人道”的音符组合,在这里都得到了完整的保留。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挑战,更是一种对李斯特创作意图的深度还原。比如那些著名的“练习曲”(Études d'exécution transcendante)中的某些段落,光是看谱面就让人头皮发麻,需要极高的协调性和耐力。但当你真正沉浸其中,按照这个版本提供的精确指法和速度标记去尝试时,会体会到一种“挑战极限,突破自我”的快感。它不是那种让你轻松愉快的消遣读物,更像是一份需要用汗水和时间去交换的“武功秘籍”,但一旦练成,那种成就感是无可替代的。
评分我必须得提一下这套书在“完整性”上的震撼力。很多出版社碍于篇幅或成本控制,会把练习曲分成好几册来出,或者干脆只挑选最著名的那几首。但这个“全集”系列,汇聚了李斯特在不同创作阶段,针对不同技术难点所写的所有练习曲,包括那些相对不那么广为人知,但艺术价值极高的早期作品。我翻阅了其中一套相对冷门的“练习曲”,发现它们对特定的技巧,比如和弦的快速分解、或左手的独立声部处理,有着极其系统化的设计。这套书的设计思路,更像是一部李斯特“技术进化史”的编年史。当你按照曲目的顺序从头至尾阅读和练习时,你能清晰地感受到这位作曲家是如何一步步将钢琴的表现力推向极限的。这种完整的体验,对于想要系统性提升自己钢琴技能的人来说,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它提供了一个从基础到超凡的完整阶梯,而不是零散的几个高峰。我甚至觉得,如果能把这套书里的内容全部吃透,那么应对其他任何作曲家的炫技作品,都会感到游刃有余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